回眸人生,曾几何时,我们开始渴求那天边有着不逝的彩虹,开始盼望人间有着不败的鲜花,于是,我们期待和追求自己有着完美的人生。然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心中的完美往往被太多的缺憾所代替。因此,我们面对属于自己的那一掬破碎,难免不发出阵阵唏嘘和沉重。何必惆怅!何必叹息!在人生的生命流程里,缺憾在更多的时候能够折射出人性的完美。
人无完人,缺憾是完美的孪生姐妹。没有缺憾,便无所谓完美。缺憾能给予完美以审美的补偿,能给予完美以意义的充实和诠释,所以,缺憾有时候本身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白璧微瑕,瑕不掩瑜”就是最好的说明。 米洛斯的维纳斯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一弯残月能勾起离人游子的无限愁思,半截秦砖,八分汉瓦,能激发考古学家的无穷兴趣。因此,有时缺憾也是人生的一种美!
人生的真谛,往往不是航程上的一帆风顺,也非路途中的平坦康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可能是一种得意忘形的自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是一种昙花一现的暂时,它们往往给我们留下虚幻的表象,不能说明生活的完美永恒。陋寺疏钟,断简残屑,晓风冷月,这些苍凉景象的后面,永远有着不尽的画意和诗情。人生何偿不是如此!没有缺憾,我们终将失去风景的多元和丰富。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到悲剧,所以都愿意以大团圆来结局,以得到到情绪上的安慰,心里上的满足。”这句话说出了我们很多人在审美上的迷失。
真正意义上的完美,隐于一定的缺憾!
没的皱纹的祖父母在孩子眼里会失掉许多祥和,没有弯度的公路在司机手下隐藏着危险,纵观华夏文明几千年,其间有多少人能够做到无怨无悔,好花常开?屈原容颜憔悴,杜甫啼饥号寒,雪芹泪尽于《红楼》……一幕幕的残缺,圆了文艺审美的破镜。正是他们的缺憾,才一扫千年历史中的虚伪,正是他们的缺憾,才定格了他们永远璀璨的人格之光!
在岁月的画卷中搜寻,我偶然看到了一位在巴黎郊外小路上慢慢而行的老人卢梭。如果说早年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的社交生活是一种完美,那么此时晚景凄凉的独步无疑是一种生命的残缺。然而,老人头顶天空一弯眉月,没有悲哀,没的沉沦,而是坦然面对。谁能想到,就是这位性格倔强的老人,最终在他迟暮的余晖中再一次展开思维的双翅———用孤独之火,照亮了他的余生,点燃了他的生命!
人生,离不开缺憾,面对缺憾,我们应该也应当坦然。
-全文完-
▷ 进入祝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