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湘西的大山里走出来,见惯了张家界的奇险秀丽,以为那已是山美的极致了,颇有些得意的味道。但是,自从我见到了岳麓山以后,这种得意就变成了惭愧。因为我没有想到,海拔仅仅295·4米的岳麓山竟是如此风流大气。
第一次到岳麓山,还是1987年的秋天。那时刚刚求学离家,看见满山灿烂的红叶,忽然想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诗句,激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书生意气,却也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惆怅。可是当我看见岳麓书院大门上“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对联以后,那种影影绰绰的惆怅就无影无踪了。书院并不很大,但是曲折,幽深,庄严而又亲切。一走进去,不知怎的,朱熹,王阳明,王夫之,魏源和曾国藩,左宗棠的名字便在我的心头沸腾翻滚。撇开学术素养和政治成就,单是他们严谨而又开放的治学态度,就足以傲然于世。我想涵吞三湘四水的湖湘文化的背景中是绝对少不了他们的背影的。前几年,文化苦人余秋雨和台湾诗人余光中先后在书院外冒雨纵论文化的本质,其内涵已远远超过演讲本身的意义。而这些盛事,竟然都发生在这岳麓山下。
从公园大门往右走不远,就是闻名遐迩的爱晚亭。稍读诗书的人都知道,它的名字化用了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大红的亭子隐身在漫山的红叶之中,只有旁边的一条小溪千百年来替它倾吐着幽幽的心曲。我不知道这里曾经留下了哪些政治伟人,名人学者,经济巨子的足迹,但是,只要是来岳麓山的,不管他们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而来,断没有不到爱晚亭下坐一坐的道理。谁不爱枫林晚景呢?
踏着软软的落叶,沿着窄窄的石板小路而上,耳畔尽是空气流过松针的声音,心情也跟着纯净起来。一路上还会碰见几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就是黄兴,蔡锷,陈天华。黄兴的大将之风,蔡锷的天下大义,陈天华的警世壮烈,都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不到岳麓山,哪里想得到这些历史课本上的名字竟是如此厚重?
小小的岳麓山负载的历史远不止如此。斜过一道山棱,矗着一座高高的纪念碑,那就是国民党73军抗日阵亡将士的集体墓碑。从周围依然存在的一道道战壕和阵亡将士的人数可以想见当时战斗的惨烈。我没有查过军史,碑上也没有刻下英雄的姓名,不知道有哪些英雄长眠在这里。但是,我知道,岳麓山吸收了英雄的血液,接纳了英雄的灵魂,它帮我们记住了这个英雄的群体。可以说,岳麓山也是英雄的山了。
带着对英雄的钦敬,直上山顶云麓宫。云麓宫享受着岳麓山的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古人曾在此留下“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的诗句,当然是俯视湘江滋生的感慨。现在,脚下是一字长蛇的大学城,对面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省会长沙。如今的长沙日新月异,应该是吸取了岳麓山的智慧和勇气吧?
-全文完-
▷ 进入王先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