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想写,而是我无法写。昔日写作是种爱好,今日写作却成了一种责任。人有欢乐,但也有痛苦和惆怅。
生活按说是生命的一种外显形式,有时候有些人理解生活,有些人却不理解生活,有些人被喻为生活的强者,有些人则被认为是生活的弱者。这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关系,我不知道是相对于生活的什么来讲,有时候我怀疑是否真的有强弱之分。
我常以拥有五千多册藏书引为自豪,的确,到了不惑之年,能有自己的书房,有可读的书,实在是一件快事,平日里,书多也就读得多,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享受,虽说有时候我还不能完全理解。但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却是千真万确。
年轻时大脑无知,但许多幻想到了今日却耐人寻味;今已不惑,大脑成熟了,却没有了那么多的幻想,有时候我觉得说不定是读书的罪过,如果不读书,兴许大脑空些,幻想会更美妙。看来人不光是靠知识活着,有时也需要幻想,我知道人们不愿说自己是活在幻想中,可是人如果一切都实在,一切都自然,那么一切也就失去了引力,一切也都平淡无味。
读书本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可是今天看来,读书却是对生活的一种解剖,一种超越;昔日对生活朦胧的爱,在不知不觉的读书中却上升为一种莫名其妙的怨。
我有好多次不愿再提笔去写,一位哲人讲:只写社会不写人的作家是三流作家,而只写人不写社会的作家是二流作家,如果能把人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写,那才算是一流作家。不过今天仔细想来,不论你怎样写,也将会是一位不入流的作家。
写作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发泄,这话我是相信的,虽说这几年我大多的时候是处在无感想的写作之中,但偶尔心血来潮,也还能写出一点关于自己内心的情感,兴许就是因为这个,我才没有把手中的笔弃掉,我才没有完全泯灭对创作的幻想。
写作本不该全为自己,但我却总抛不开自我,有时候写作纯粹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那颗失落孤独的心,我写爱、写恨、写情,写自己想写的一切,到最后留下的全在自己的柜子里。
说心里话,今天的我,正是新的我,已不想再做文学家,也不想让别人唤我文人,我写作纯粹是一种宣泄,一种心与脑的交流。
读书能使人聪明,但同样也留下对等的痛苦。
自然界中,老虎是兽中之王,今日也罢,昨天也好,还是将来,这一事实都无法改变。社会则不然,它能把白的说成黑的,能把方的讲成圆的,能让你伟大,也能让你渺小。每每想到这一切,我就对写文章失去信心,特别是对那些已经发表于诸报刊的东西失去信心。记得初习文章的时候,总不希望别人来看自己的习作,那是因为有一种担心,生怕自己写出的东西文不达意。
今日有文章发表,我也并不认为是一篇好文章,退回来的文章本是泥牛入海的文章,在我看来,也不尽然是坏文章,今天不能发表,就不等于明天发表不了。有时候朋友开玩笑说,我是在自慰,开始我不接受,但过后一想,这有什么呢?就算是自慰又有何妨,人类如果学不会自慰,对于整个世界,痛苦和不幸总要越来越多。
书读多了,有时候我也能悟出点道理来,且不说这是不是人生的道理,只说在这世界上走了四十年的路,能活着且也不算很坏地活着到今天,这之中总还是有些值得自豪的东西。
几年来,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要伏案写上几笔,这时我觉得大脑是最清醒的,写出的东西多少溶进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情感流畅,这时才觉得写作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对自我的完善。
写作苦,有人说,痛是乐;读书苦,有人说,苦也是甜;初听这话,没有什么道理,细想却蕴含着一种哲理。苦是相对于乐的甜存在的,乐与甜的标准是什么呢?恐怕离开苦是无法衡量的,所以苦乐集于一体,也就是我常讲的,那是人生真谛。
不想写还得写!这就是人的劣性。
不想读还要读!这就是人的顽性。
-全文完-
▷ 进入心灵苦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