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人的眼中,狐狸大概是挺有人气的动物。在很多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中,狐狸往往演化为千姿百态的角色,狐狸如果能看懂这些文字,一定也乐不可支,觉得自己是个“大腕”。
狐与狸实际上不是一种动物,据史书记载:狸,兽名,哺乳动物,似狐而小,身肥而短。之所以人们把它俩看成同种动物,主要可能是“狐”与“狸”的特征太相似,俨然孪生兄弟或者姐妹般难以区分。应该说,在“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动物界,狐狸不是活得最洒脱的主,它没有虎豹那样张扬的霸气,它没有豺狼那样凶悍的本钱……它只能在躲避猛兽攻击的同时,猎食一些几乎是没有抵抗力的鸡鼠等聊以果腹,这也就决定了它多疑、狡诈、阴毒的禀性,而这些特性通过作家们的生花妙笔的再度艺术塑造,狐狸俨然某种人物了!
在我看过的文学作品里,把狐狸作为女性角色描写的最多,也就是“狐狸精”。在平时如果你把某一女性比做“狐狸精”,对方肯定不依不饶跟你急,即便涵养再好,内心也绝对不悦。然而,古代的书生在寂寞的书房里郁闷苦读时,忽然来了那么一位千娇百媚的“狐狸精”时,大都笑纳……在把“狐狸”引进文学作品的大家中,蒲松龄老先生是应该是高手中的高手,在他的笔下,有的“狐狸精”甚至比人类更显得有情有义……
我觉得有个成语“狐假虎威”很有意思,老虎本来是可以吃掉狐狸的。但是,最终老虎大王非但没有吃掉狐狸,还乖乖地跟在狐狸的小屁股后面走……这个成语经常让我产生荒诞的想象:虎者,应该是威风八面的英雄,古代就有“虎将”一说;狐者,应该是美人吧,比如“九尾狐”等曾经让纣王之流“不爱江山爱美人”……那么老虎心甘情愿听信狐狸的谎言,冒着毁誉的耻辱接受狐狸的摆布,是否有些“英雄难过美人关”的意味呢?
狐还有“淫亵”一说,只有经过千年修炼得道升仙后它才能摆脱这种“卑贱”习性。这似乎与俗人一个样,要真正能做到清心寡欲的境界,需要抵挡住外界的种种诱惑,需要完善自身的修养和定力。大凡普通百姓之辈,由于面对诱惑的机遇极少,这种功力显得很强;而那些达官显贵,由于面对诱惑的机遇多多,翻船落马者频频出现,似乎与这类狐有“异曲同工”的缘分。
相对而言,国外的文学作品中的狐狸更像“狐狸”,符合它的某些自然本性;中国的文学作品中“狐狸”更像“人类”:天仙、淫棍、恶魔……,虚构成它的许多变异形象。
其实,我更喜欢文学作品中的“狐狸”形象是这副模样:仿佛一洒脱的白衣书生,他博学多才,能陪你说古论今,侃侃而谈……
-全文完-
▷ 进入余学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