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他参与了新感觉文学运动。新感觉文学运动,是以对抗自然主义文学的衰落和无产阶级文学兴起的。其特点是通过感觉,以暗示和象征来表现世界。它模仿的是表现主义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技巧,寻求标新立异,事实上其本身并没有任何明确的文学理论和主张,这种文学流派是没有生命力的。虽然川端康成曾是该文学流派的成员之一,他大胆吸收西方文艺的精华,积极接受日本古典文学审美意识的影响,运用日本文学传统手法,基本摆脱了新感觉派的桎梏,逐渐开辟出他独特的充满抒情美的文学世界,如《伊豆的舞女》、《雪国》等作品。
川端康成是伴随着死亡的恐惧长大成人的。由于亲人一个一个的去世,对幼小的川端康成来说,“设法活下去”始终是他人生的第一欲望。至于家庭的温暖,幸福的爱情等,对于童年时代的他,甚至在他青年以及后来的一生中近乎于一种奢侈,是根本无法想象和追求的东西。死亡和离别对他忧郁、孤独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导致了他的文学具有凄切、悲凉格调的重要因素。向往家庭的温暖,渴求人与人的真诚的感情交流,希冀摆脱内心的孤独,是长久生活在孤独之中的川端康成的内心欲求。他的作品《伊豆的舞女》以明快、凝练的语言,运用新感觉派手法,以抒情笔调将一个处于思春期的少女的纯真形象描绘于纸上,表现了自己渴望获得温暖和爱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折射了他内心的孤独。
《伊豆的舞女》的男主人公作为故事的叙述者之一,在小说开始就做了一番介绍“那年我20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的上衣,围着裙子,背上挂着书包。我独自旅行到伊豆来,已经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的木屐登上了天城山。”“我”自小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在心灵上遭受了很大的创伤。“我”为了从美丽的大自然中获得心灵的慰藉,趁学校放假之际,独自去了风景秀丽的伊豆半岛旅行。小说描写“我”在旅途中与一行卖艺人邂逅所发生的故事。“我”是一个来自东京的学生,而且是高中生,是一个有教养受人尊敬的人。然而孤儿的身世使我内心充满孤独,性情古怪。
卖艺人在当时处于社会底层,遭人歧视,在《伊豆的舞女》中时有表露:如老太婆说“那种人谁知道会住在哪儿呢,少爷。什么今天晚上,哪有固定住处的哟。哪有客人,就住在哪儿呗。”充满了轻蔑和鄙视。而“我”在与这些被社会冷落的人们的交往中,被他们的纯朴善良深深打动,并在他们中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在小说中也有暗示:“他们是母女兄妹,一缕骨肉之情把他们连结在一起。只有雇来的百合子……”在小说里作者还体验到朦胧的爱恋。卖艺人中的那个天真无邪的少女深深地吸引了“我”。少女的羞涩,青春的活力,充满传统教养的举止使“我”对于这个十五、六岁的女孩产生了梦幻。在与她的接触中,“我”的灵魂得到净化,“我”的扭曲的性格得到改变。“我”感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人与人的亲切之情。
川端康成在整篇小说中没有提到一个“爱”字,男女主人公之间也没有任何亲昵的言行举止,但小说的字里行间却无处不弥漫着温馨的爱恋和依依不舍等情感。初见时,她看着“我”脸红了,为“我”倒茶时“她的手颤抖着,茶水洒了”。“她还是个子呐。我更是快活、兴奋,又嘻嘻地笑了起来。脑子清晰得好像被冲刷过一样。脸上也始终荡着微笑的影子……”在下围棋时,“我心不在焉”,而舞女学弹时“一眼瞧见我,就停了手”等描写在在都飘荡着爱恋的因子。而当“我”离开时,她从门口探出头来,“您带我去看电影好不好?”委婉的央求,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但是,“我”却不得不离开他们,离开这个少女,重返东京。在归途的船里,泪水不断地淌出来。
在川端康成笔下,“我”与舞女之间那种朦胧的纯真而忧伤的少男少女的恋情表现得细腻、真挚。淡淡的忧伤和朦胧的爱情使得这部小说宛如一幅美妙的山水画,深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贯穿全篇的抒情式描写使人读后久久难以忘怀。“舞女”是作者心中对古老传统的追求,也是作者个人内心苦闷得以解脱的外在力量之所在。
《伊豆的舞女》在川端康成的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可以说就是作者本人。川端康成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提炼之后,写成此篇。伊豆之行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真可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全文完-
▷ 进入一棵会开花的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