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走过那艰难的岁月(8)朱伏龙

发表于-2006年07月09日 晚上11:31评论-0条

洁白、轻柔的窗帘,在晚风的拂动下如同波浪般地起伏着。月光如水,穿过暗夜的层层包围,渗进了窗内。伴着窗帘的轻舞,它扑朔迷离,时隐时现。 

也许,它好奇窗内的世界。 

静静地躺在床上,用早已麻木的头脑欣赏着窗帘优美的舞姿。从那一缕缕柔和的月光中,我看到了尘世间的微尘。它们在丝微气流的吹动下不断地上上下下,忙忙碌碌。也许,它们想停下来小憩片刻,然而,那气流却极为残酷无情,在它不断的催动下,微尘失去了自由,也失去了喘息的机会。渐渐地那尘埃变化了,化作一张张熟悉的脸庞。爸、妈、姐姐、奶奶、还有我。我们都是漂泊于尘世间的微尘,“气流”吹得我们各奔东西,即使是在这月圆之夜也难得一聚!也许,漂泊就是微尘生命的本质吧! 

渐渐地,看得心也乱了。睡意全无,索性走下床去,将拂动的窗帘一拉到底!刹那间,月光像开闸的洪水般涌进屋内,溢满整个房间。感觉像是在海底仰望,月光夹杂着秋凉,透过肌肤,直插我的心脏!兴奋的情绪在我的脑中奔流,冲撞,我想高声呐喊,却又怕打破这和谐、静谧的夜晚。于是,回床躺下,慢慢享受这只属于我的,片刻的安逸,并试图找回那不可能找回的睡眠。 

清冷的月光婆娑着我的脸庞,像一只生病的女孩的手,温柔而又冰凉。窗外,圆月专注地看着我,和我看她的眼神一样,惊异而又略含凄楚。她借用了太阳的光芒,然而,和太阳那粗暴得令人俯首称臣的光芒比起来,她的光芒黯淡、温柔而又纯洁,显得平易近人。如果说太阳是一位孔武有力,脾气暴躁的男人,那么月更像是一个柔情似水,善解人意的女子。 

千年了,她还是一成不变,橙黄明亮的脸庞焕发着憔悴而又迷人的光芒。她纯洁的外表,高贵的气质让世人看到后不由得便生出一种怜悯的感情,继而对她的怜悯便化作了自我的哀伤。 

千百年来,正是这张凄美的脸伴随着秋日的凉风激发了万千诗人心中淡淡的忧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是李煜的亡国之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张继的落榜之愁;“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是白居易的乡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孤独的愁绪……太多太多清丽婉约的诗词因她而成,到底是她的憔悴引发了诗人的感伤,还是诗人的感伤使她变得憔悴,已经无人知晓。不过,千年来诗人的愁苦化成了字字珠玑,时时闪现着隽永和智慧的光芒。也许,伤感的诗人不应埋怨由月引发的凄惨,反而要感谢由她带来的灵感! 

远处,一盏街灯孤立在瑟瑟的秋风中。它试图用自己微弱的光芒照亮足下的土地,以减少夜中独行者丝许的孤独。然而,独自一人来到灯下,形影相吊,徒然更增寂寞!如果独行的人抬头看一下明月,也许他会得到丝许心灵上的慰藉。毕竟,无论你走到哪里,月总跟着你,不离不弃,仿佛远在天边,却又终生相依。她是一切孤独、失落者的知音,古诗为证:“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看着看着,幻觉再次左右了我的眼睛。朦胧中,圆月变换成了姐姐恬淡、美丽的脸庞,爸妈写满沧桑的脸庞,奶奶慈爱安详的脸庞,最后出现的,是我因想家而愁苦的脸庞。忍不住,我的眼睛里已有晶莹的液体在蠕动。不是我太脆弱,在这种环境之下,世俗之人谁都一样。月总易引发人的伤感,我不怪她,反而更加爱她。在这静谧而又美妙的晚上,家人虽然不能团聚在一起,然而, 能够共看一轮圆月,让她传递我们之间的祝福,也算是极大的慰藉了。 

今夜无眠,月圆更增寂寞。我不知道,在这宁谧的团圆之夜,是否有人会想起漂泊在外、秋思凄凉的我。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朱伏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薄云残雪点评:

每人个都有过这样的时刻,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思绪,它是与人生岁月密切相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