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文章:《何当共剪西窗烛》,我为这人世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歌,也为这悲惨的结局而泣 ……
一直以为,在文学作品中,虚假的成分总是占有多数,因而也不去想它的真实与否,感觉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读了这个故事,我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始终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女孩是不是太傻了,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值得吗?
故事中的“我”是一个导游,在茫茫的康熙草原,认识了也是导游的何剪烛,两人在 一天的忙碌之后,何剪烛和“我”讲她的故事;一个知青的孩子,一个被父亲丢下不管的孩子,一个8岁失去母亲的孩子,一个独自一人去寻找父亲的孩子,一个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的孩子,一个有了一份固定工作的女孩……也许是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那份对爱的眷恋和执着一直在陪伴着她,她把爱想象的那般美好,而“我”因为没有固定的职业,没有固定的收入,忽略了她的感受。她说:“女人的脚是跟着心走的,心到哪里,脚也会走到哪里;男人却是心跟着脚走,脚走了,心也就走了。”她喜欢吟颂她父亲留给她的那首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那短短的诗句,似曾影射着什么,也似乎预示着什么。两年之后,当剪烛告诉“我”要结婚的时候,“我”只告诉她:太美好的事只能点缀回忆,真实的生活是平淡的,祝她婚姻如意。就这样,又过了三年,当“我”已是功成名就之时,再找剪烛时,才知道她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她结婚的前一天晚上,穿上婚纱,从七层楼跳下摔死了。她在等待她理想中的那个他……而“我”却辜负了她的这片情谊。她要求把她葬在他们相识的地方,那个苍茫的康熙草原,那个远离都市的喧嚣、到处是清净的草原,没有留下任何记忆中的踪影,只有石碑上清冷的那七个字:何当共剪西窗烛。
她就这样凄然地离去了,没有怨恨,带着自己心存的那份希望走了,在她的心里,爱是唯一的,也是美好的。
我在为她惋惜,我也在为她懊悔,你就这样悄悄地离开值得吗?为了你所爱的那个人,为了心里的那份情,默默无语,用自己的行动来唤醒沉睡的那个他,值得吗?那代价付出的也太大了吧!
不求天长地久,不求彼此拥有,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也许此举也是个最好的结局吧!
我心在哭泣,为痴情的人儿落泪,为失去的人儿鸣怨。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份怎样的结局,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吗?
本文已被编辑[洗却铅华]于2006-7-10 8:21:0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阳光之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