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诗为酒友,酒为色媒”的说法,有“李白斗酒诗百篇”这样脍炙人口的句子,洒脱豪放的个性,无羁无绊的处事态度,无疑与酒趣对他的抚慰解顾有关。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了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著名的文学家酒徒苏东坡李白的作品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这是诗人的雅境,诗即酒,酒即诗,是“人诗栖居于大地上”的极境。和生命的情韵蒸发了、升华了,如酒坊上空的袅袅雾气,人的一切活动就都充满了恬适的诗意。
至于为人诟病的是“酒为色媒”,其实我们可以取“色”的本意:亮丽的色彩,美好的感受。试想:那精美水晶杯中盛装的xo,映射着高贵的金色光泽,散发出醉人的醇香。红酒,它艳丽的色彩,浓郁的香气,迷人的口感,更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不会忘记黄土坡上的红高粱酒,入口辛辣刺激,如火焰炭烧,但却令人酣畅淋漓痛快非常。与这相反的,山西汾酒,绵甜而不腻,清洌如甘泉,恬淡如冷月,清彻透明的晶莹,柔润如玉的质感,更是令人耳目清新,愈品愈有味道。也许只有在饮酒的时候,那颗紧裹于红尘里的躁动的心、蒙昧的心、芜杂的心、麻木的心,才会被浸润软化,滤去沙粒,冲掉混浊,回复纯净自然。这时的心,才是敏锐善感的赤子之心,才能感受到平日熟视无睹的美好,或有天窗忽启的彻悟。
有酒的时候,三五良朋围坐,几杯酒下肚,世间闲事慢诉。事业有成者,心情特舒畅,乐于开怀畅饮。不担心囊中羞涩,又常有三邀六请,人前人后喝的体面,饮的风采,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盼望更进一步:“好酒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自然十分喜爱杯中之物。安居乐业者,知足长乐。平平淡淡中悠悠自得,浅饮小酌,待到“酒酣胆气尚开张”,便侃侃而谈,直抒胸臆,无强颜欢笑之烦恼,无虚意应酬之勉强。喝的自然,喝的豪气,桌上尽知己,碰杯皆朋友,也是别有一番风味。也有人生艰难者,或怀才不遇,或生不逢时,或桀骜不驯,或处世乏法,历尽人生艰辛,不堪生活重负,又不能解破红尘,于是借酒浇愁,把盏忘忧,尽管杯杯辛苦,但毕竟酒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也有看破红尘者——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穷达不较,宠辱偕忘,惟有花间一壶酒,微笑看风尘。酒之于他们可以说是菩提树,明镜台,是最挚爱的亲人朋友……
有美酒自然想到佳人,贾宝玉说女性都是水做的,此话说的真是妙极了,若以纯净水再加上女性的气质、女性的思想,那就是一坛浓香扑鼻、回味悠长的佳酿了。
人常说酒和战争一样是女人应该远离的东西,可我却从不认为酒是专属于男人的东西,与当今的女性们相比,古时的女性们似乎就豪爽许多,电视、电影里就常看到女大侠们捋起胳膊操起海碗与男人们较量:"咱们比比如何?”如《水浒》里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孙二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不只这些武林、市井中的女性们如此厉害,就连那些才女们对于酒似乎也有几分钟爱,翻开李清照诗词,就不难找出一些饮酒的大作来,如“昨夜雨蔬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她不但酒后能赋诗填词,还可以吹拉弹唱、琴棋书画,这功夫又是何等了得!还有商纣王身边的妖妃妲已,她比男人更为善饮。据《酒轶》中记载,当纣王醉卧后宫,她却不因狂饮而与之同醉,而是“千人皆醉她独醒”,在纣王烂醉如泥时,她还能抚琴弹唱,因而可谓中国女性中饮酒之奇。
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是很少饮酒的,面对美味佳酿,任你磨破嘴皮,费尽唇舌,千呼万唤她也不会为之所动;或者偶尔饮一点,也是“三杯两盏淡酒”浅尝辄止;或者干脆摆个饮料做个饮的姿势而已。
其实女人喝酒喝的是感情和气氛,提到女人喝酒多半想到的是红酒一类的高贵典雅的酒,女人追求的浪漫及至无非是一盏红烛,雪白的桌布,轻柔的音乐,配以幽雅的法餐,佐以精酿的葡萄酒……若是你看到哪个女人举着二锅头一类的白酒猛灌多少是有些刹风景的,不但女人见了会乍舌,男人不是将她当作兄弟般看待,便是会躲的远远的。这也可算做是男女有别的一种吧,但借酒消愁,无论男女都适用。再有,若是在温柔的烛光和轻优的音乐陪伴下,和意中人坐在一起,怕是酒量再好的男人或是女人都会醉的,只是醉意不在酒中……
然而生命中太多不能承受之重,不能承受之情,翻江倒海之后,人或许会冷漠无言,就如激情消褪之后,总是寂寞得想要死去。这时候,你静坐于斯,怔怔地看着杯底淌出的酒迹,怀恨给你身心带来苦难的东西,你发誓说,再不受它诱惑,这真像失恋的人发誓再也不爱了。
如此这般,你必须明白,家里有殷殷守侯的妻子,你必须洗漱干净好后回家。传说,在古代罗局帝国时代严禁妇女饮酒;男子外出归来,常常先检查一下妻子有没有饮酒,便凑到她嘴边闻一闻;这样沿袭下来,接吻便成了夫妇见面时的第一道礼节。此时则反之。
-全文完-
▷ 进入酒醉夕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