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玩的最多的是踢毽子(而毽子,我们叫它猫,是母亲或姐姐用碎布头缝制的,是把六个里面装有玉米的小袋子角角对接而成的六面体)。
我会用脚尖踢,会用脚内侧、外侧踢,会跳着踢,会跷着脚踢。我最拿手的是用脚步尖不沾地踢,踢上二三百个是小意思。
还有一种玩法是踢方子:就是在地上画一“田”字,再在一对角上各画一“冂”,就可以在六个“口”中踢毽子,踢时要一只脚抬起,另一只脚踢,抬起的脚落地或踢进“口”字时一下没踢出,即为输。
最有趣的是拿毽子拿沙包丢,一般是四人分二组玩。
可以画二道线丢,线外二人拿毽子投中间的人,中间的人左躲右闪,如果把毽子接住,就记分,哪组分高为胜,如果被投中就下台换人。
可以画螺旋圈,圈外二人拿毽子,投站在螺旋圈起始点的人,被投中则被罚下换人。这个人既要躲投来的毽子,还要紧着沿螺旋线往外跑。如果毽子被接住,则可以把毽子用力往远处扔,趁那二人去捡时,快速往外圈跑,跑至外圈终点停住。接着再由外往里,直到回到起点则胜一命,这个机会也可以给同组的另一人。
或画一圆圈加一线俗叫踢油锅。一人站在直线以内,圈(锅)以外,另二人在直线外向“锅”内投毽子,毽子投中人或投入“锅”均下台,如果接住毽子则得分,最后分高组得胜。
还有一种游戏叫“攻城”,这种游戏可有多人同时参加。先在地上画相距三米左右的二个方块,代表两个“城”,通过猜拳把人分成二组,各组均选出自己的领导“城头”,其余的人都呆在自己的“城”里。这时,一方出一人去向对方挑战,对方就要根据双方的情况,派出一人或自己接受挑战。这二人要抬起一只脚,仅用一只脚着地,然后用手互相推,谁的脚先着地为输,输方需派另外的人继续挑战这个人。直到最后一方的“城”里人及“城头”都败下阵,一场游戏结束。
那时我是玩攻城的高高手,常常是当“城头”的我,根本不用我的“手下”出场,就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心里那个美。
而抓石子,适合二人在夏天玩。我只能算是中等水平。我却乐此不疲,到夏天右手手指甲总是被磨得薄薄的,上衣口袋也常被石子磨破。
那时看到石子堆就赶上去,仔细地挑出七块大小相对均匀的,装到上衣口袋里。等到天暖时,就约上一人找一块平整的地,相对而坐,玩抓石子的游戏。
可以玩七块的:一只手(一般人用右手)把石子抛起,然后用手背接住,接着快速翻过手来,把其中一块子接在手中作“叼”;下面开始抓石子:先抛出“叼”,就去抓起地上的六块石子中相对独立的一块,马上接住“叼”,依次再抓起二块、三块。无论其中哪个环节出错,则换人抓。
可以玩五块的:只需抛出四块石子,然后首局按抓四次一块,第二局按两次二块,第三局按一次一块和一次三块,第四局按一次四块抓起。
相对七块的,石子的抛法不同,而抓法和玩七块的一样,只是每次抓起的块数不同。此种玩法较简单,我因为水平不高,就常常玩五块石子的。
后来,大姐远嫁到有汉白玉石的曲阳。不久大姐回娘家,给了我七块石子,那是汉白玉的,它们个个大小非常均匀,而且有点晶莹剔透。原来是大姐专到石子场,挑了七块相对好看又均匀的白玉石子,又用锤子认真地给我一块块裁的。那七块石子,我用了几年,而且也着实让我的同伴羡慕了一阵。
终究抓石子是不太卫生,又坏衣服,岁数大点了也就不玩了。若干年后,我在我家的仓房里无意中看到了那七块石子,我拿起它们还把玩半晌,心中真有说不出的感慨。
“戳轴儿”也是夏天二人玩的一种小游戏。捡一把冰棍棒洗净做轴(数量不限),只要手能抓得过来就行,或是去了皮的细柳枝也行。要玩时,先猜拳决胜负,判定谁先玩,然后在地上画一个圆圈,胜方发轴,就是用手把轴随意地散在圆圈中,等对方把线外、线上的轴收起后,就可以用一根细棍做挑竿,把其余的轴一根接一根挑起,就算该方所得,如果说挑其中一根时,动了别的轴就换对方重新发轴、挑轴。待把所有的轴都挑完时,谁手中的轴多,谁就赢了。
还有就是玩抽陀螺、捉迷藏、老鹰捉小鸡、跳绳,不是受地方限制,就是需要工具,或不需要什么技巧,没上学时还玩,上了学就不玩了。
-全文完-
▷ 进入Xukd心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