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在裕州城西六十里的三贤山脚下,有个小小的村庄,叫小王庄·村上有户姓王的人家,以打柴、狩猎为生,人称王猎户。王猎户为人憨厚耿直,深受乡邻的尊敬。育有二子,因肤色迥异,一黑一白,人称老大王大黑子,老二王二白脸。本是穷苦人家,没钱供孩子读书,王猎户常口授孩子们,为人一生,应本分从业,善待乡邻,走路补路,留名于后世。王氏兄弟聪明可爱,从小就表现出超常的精明,深受乡亲们的喜爱。不久,王猎户夫妇相继亡故。山里人虽然穷得如同霜打,但都是一些重情重义之人,大家你一勺我一碗,硬是把两个孩子养育成人。
有道是乱世出英雄。谁也没有想到,十几年后,王氏弟兄便成为小王庄响当当的人物。兄王大黑子为一方匪首,弟王二白脸入县衙当差。对于王氏弟兄两人,百里之内,没有不知晓的。尤其是王大黑子,网罗匪徒百人,每到一处,浩浩荡荡,安营扎寨,那声势高过官府的队伍。不同的是,王大黑子虽为匪首,但为人仗义,疾恶如仇,除暴安良,对于穷苦的百姓,则秋毫不犯,有时还会接济一些从富户人家打劫来粮食、衣物给穷人,以度荒年寒月。小匪们一踏入小王庄百里之内,便不敢妄为,说是到了王大王的家乡,都得以礼行事,一个个理顺得良民一般。百姓们一提到王大黑子,更是心涌热流,没有不说好的。然而那些土霸财主,提到王大黑子就心惊胆战,咬牙切齿,恨不能一口吃下王大黑子才解心头怨气。的确,王大黑子抢劫、绑票,找的都是大户人家的门槛,几乎所有的土霸财主,都遭受过王大黑子的敲诈勒索。王大黑子干的就是打富济贫的营生。
再说,王二白脸虽然在县衙当差,却不得志,一直干着走卒的行当,整日郁郁寡欢,远不如兄长活的潇洒。王二白脸以为,凭自己的才干本可以青云之上,正因为有一个做匪首的哥哥,才拖累自己不得施展,遭人唾弃。所以王二白脸对兄长怀恨在心,早没有了手足情长。
这年清明节,兄弟回乡祭祖,在父母的坟墓前相遇。事毕,兄长关心弟弟一番,说是有急事情要先行一步。王二白脸拉着哥哥的手,苦苦相劝,要他投靠官府。王大黑子一听,来了火气,愤然说道:官,狗官!府,屁府!欺压百姓者,是官!害穷苦百姓者,是官府!我虽然为匪,却视穷人为兄弟、百姓为父母;我虽不是官,却怜悯苦人于水火。两弟兄争来争去,最后闹了一个大红脸,黑道白道,各行其道,从此不再来往。
然而叫人奇怪的是,王大黑子却从不曾进犯县衙府宅。县长对王大黑子早有所闻,就是不肯前往剿匪平乱。安居县衙,悠然自得。
近几日,本县各路财主土霸集结县衙,强烈要求县长出兵剿除匪首王大黑子。要钱出钱,要枪出枪。
县长无奈,只得出兵。几次遭遇,官兵都有死伤,连连溃败。于是惊动了省衙门。就有告示贴出:凡拿下王大黑子首级者,官升三级,赏银千两。本来县长这样做只是为了敷衍。如今上头有了这样的一道命令,县长就感到头疼。
不想一日,王二白脸面见县长,开言道:大人,能取王大黑子首级者,惟我莫属。
县长一惊,你们可是同胞弟兄呀!怎忍心下手?
王二白脸说,虽为同胞弟兄,但因道路各异,早断了亲情。
县长又问,你可否看重官加三级、白银千两?
王二白脸语塞。
县长停了一会儿,朝王二白脸挥挥手,下去吧、下去吧!
谁知两天之后,王二白脸归来,手里果真提着兄长王大黑子的人头。猛地放在县长的面前。
县长望着王大黑子大睁着眼睛的头颅,眼圈发暗,颤颤地说,取你首级者,乃同胞亲人……你这个匪首没有了,还会有新的匪首,而新的匪首可否会象你这样重情重义!
王二白脸不解地望着县长……
县长问王二白脸,你兄长可否侵犯过咱们县衙?
王二白脸说,没有!
知道为什么吗?县长说,以他之剽悍性情,本容不得县衙的。可是他却……
王二白脸不语。
县长感叹道,王大黑子呀,你虽是匪首,却太重情义,才招致杀身之祸。本县知道,你之所以从不侵犯县衙,是因为你的兄弟在县衙当差呀!
王二白脸低下头。
县长理了理头发,说,王二白脸,我本来要委托你重任,可是你却……能弑父兄者,必能狠心宰杀朋友。幸亏我早一天认识了你的品行。
王二白脸脸色煞白,神色慌乱地望着县长……
县长向手下挥挥手,难过地说,送他上路吧,弟兄俩也好有个伴儿!
话音落,枪声响,王二白脸一头栽在了哥哥的人头旁。
-全文完-
▷ 进入风雨心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