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家与乡情)茶亭轶事休闲居士

发表于-2006年07月04日 上午11:30评论-4条

这条古老的驿道,修于哪个朝代,没有查考。但老人都说过去这条驿道,就是官府传达信息的道路,骑马一站一站跑着传,日夜不停。从故事主人公这里往北直达京城,往南到广东。

这条官道,每隔10里设一铺(站),建一亭子,由官府出资雇人管理,备有茶水,免费供过往行人饮用。所叫这亭子叫"义茶亭"。

后来改朝换代,由官府管理的"义茶亭",就停办了。

在官府停办"义茶亭"以后,有些亭子就由当地乐善好施的人家接管,继续为过往行人免费供应茶水。

随着时代的变迁,接管亭子人渐渐发生变化,有的亭子就由孤寡老人住下来,供应的茶水只为方便行人,他们或多或少丢几个铜板,不要老人白费力。这样,茶亭还在,但是,"义"字就取销了。

日本鬼子入侵我国后,这条官道变成他行军的主干道。日本鬼子一路走来,烧杀抢掠,原有的茶亭多数被毁,荡然无存。

日本鬼子投降以后,有一姓晏的孤寡俩老口在原地方搭起一个棚子,住下来,继续卖点茶水,大家还是叫它"茶亭"。

由于有了这个茶亭,使南来北往的行人常在这里聚散,远途的还要借歇(即不收费的)。后来,商业活动多了,借宿就改为收费,往后再发展成为饭铺、旅馆。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个茶亭里。

这一年冬天,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这天半夜,晏老头听见门外有鞭子响声,急忙开门一看,一只篮子里有一被包,露出一个娃娃脸。他知道这是有人送给他们的。包内是一个女娃,放有出生时间的红纸一张,一只玉菩萨,上有"富贵"二字,另有银元两枚。他赶快叫来婆婆,一定要把这些证据收藏好。

老人们喜不自胜,赶紧将女娃抱入房内,老头子将她拥入怀中暖着,婆婆子立即调点红糖水喂她,再去熬粥。

天亮以后,附近的村民知道这一消息,都来祝贺,两个鸡蛋、一升米、一些小孩衣服鞋帽。还有送奶水喂女娃的。老人高兴得年轻人一样,总是笑呵呵的。

就这样,老人一口一口将女娃喂大,取名喜婷(茶亭的喜事)。也是喜婷命大,也是老人的福气,这个娃子从来没有病过,长得白胖白胖的。不久又能走路了,也会喊爷爷奶奶,伶牙利齿的。喜婷聪明活泼,善解人意,十分逗人喜爱。

老人做点茶水生意,来往行人歇脚的,都不亏待他们。晏老头在屋边开荒种点菜,买点米,就熬过来了。喜婷七岁时,新中国诞生了。这不仅使老人的生活好起来,也使喜婷有了读书的机会。

喜婷上学以后,见同学们都有爸妈,不知道为何自己没有爸妈。

“奶奶,我的爸妈呢?”

“到很远的地方去了。”

“我要爸妈。”

“好孩子,好好读书。长大了,我再带你去见你爸妈。”

“嗯。”喜婷也就不再纠缠。

喜婷不仅学习用功,成绩优良,而且爱劳动,特别孝敬爷爷奶奶,放学后就帮奶奶洗衣、烧饭,帮爷爷挖土、种菜。

时间过得很快,喜婷小学就毕业了。男孩子和家庭条件稍好的多继续上中学。喜婷也多么想上中学呀,但她想到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自己应帮爷爷奶奶做事,不能再去读书了。她就把这个想法对爷爷奶奶说了。

“婷儿,你真是好孩子。”奶奶心痛得直流眼泪。

“不读书怎么行呢?我一定要让你继续读书。”爷爷坚决地说。

“我拿定主意了,我要帮您做事。”

“好孩子,听话,你多读点书,才对得起毛主[xi],你爸妈才高兴的。”

“婷儿,你爷爷说得对,你应该去读书。家里这点事,现在爷爷奶奶还能做。到我动不了时,再叫你帮忙不迟。”

喜婷在爷爷奶奶的坚持下,就去上了中学。

中学离家有20来里路,还要翻过一座上七里、下八里的大山。

那天,爷爷送她去学校报了名。校长老师了解喜婷的情况后,主动给她一张"人民助学金申请表",到乡政府签个意见,免费住读学校。爷爷和喜婷高兴得不得了,千恩万谢的感谢他们。

就这样,喜婷读了三年初中。

喜婷在学习当中,刻苦用功,成绩全优。操行期期那都评"甲等"。在体育比赛中,她还是女子长跑第一名。她在文艺活动中,也是一个积极分子。因此,她在学校有一定的知名度,老师同学都知道"晏喜婷"这名字。因为这姓名好记住,特别叫顺口了,都是"宴席亭"、"宴席亭"叫个不停,引得大家发笑。

喜婷到初中毕业,虽不是大姑娘,但也渐渐地显露女孩子的特色。

喜婷长得不胖不瘦,中等个儿,两条小辫子,略圆的脸蛋露出少女的红晕,胸脯开始突出。她说话委婉清脆,笑中有甜蜜味道。她的这种女性妩媚,也为她在学校里的名气增添了份量。

毕业了,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照像留念,有的男同学总想挤到她一起,那些女同学拉着她又住那边一站。男同学很失望,又想单个合影,这对任何一个女同学都不可能,何况有名气的喜婷呢。那些男同学只得作罢。

初中毕业后,不少同学邀喜婷再读普高或报考中等专业学校,她都拒绝了。她实在不愿爷爷奶奶再为她操心,何况前一年奶奶跌了一跤,一只腿行动不便。爷爷奶奶都快70岁的人了,自己也大了,应该为这个家出力了哩!

喜婷这次把打算对爷爷奶奶一说,爷爷奶奶十分高兴,也不坚持让她再读下去。因为读完高中,还可读大学,读完大学还有书读,那没止境,自己也无力支持下去。女孩子读了个初中也差不多了;喜婷回家做点事,自己多个帮手,十分需要;还有,过两三年,她就要嫁出去了的啊。

“婷儿,这也好,有你这份孝心,我也满足了。有你在我身边,我好方便的哩。”奶奶说。

“婷儿回家就帮奶奶烧点茶水,洗洗抹抹一下,那些挖土种菜的事你不要去搞。”爷爷说。

“爷爷、奶奶,您俩老把我养大,我一定要终生报答。我能做的我都要做,这是应该的。”

“有这一句话就行了。”奶奶激动得又流泪了。

“不过,奶奶,我爸妈没养我一天,我恨他们,我也不想他们了。”

“婷儿,不要这么说,你是你爸妈生的,骨肉之情呢。”

“他们不管我,我就不管他们。”

“你爸妈的事以后说吧。”

喜婷回家后,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把爷爷奶奶的被褥衣服全部洗一遍。烧水煮饭全部由她做,挖土种菜也去帮忙,爷爷阻止不了。

喜婷读了书,见识也多一些,她想办法要把这个茶亭办出点名堂来,也是为生计着想。

“爷爷,把这亭子修一下吧。”

“我早想起新的,一直没动手。一是没帮手,二是没那多钱哩。”

“好解决,我来做,你莫急;借点钱,以后还得清的。”

爷爷奶奶听她这一说,更高兴了:没白养她!说话做事,入情入理,又有气魄。

喜婷的想法,得到爷爷奶奶的支持,就十分起劲,立即盘算和行动起来。

喜婷趁假期同学都在,就去找他(她)们商量。

喜婷先找她最贴心的同学艳茹。艳茹比她大月份,在学校像亲姐姐关照她。

这天,喜婷来到艳茹家。

“爸、妈,这是我同学喜婷。”

“伯伯、伯妈好。”

艳茹的爸爸、妈妈早就听说喜婷的爸妈长期不见,只有爷爷奶奶是亲人等情况,十分同情。刚才,喜婷一声“伯伯、伯妈好”,一股怜悯之情涌上心头,连说“好好好”。

“听说,你比艳茹小一点吧?”

“我叫艳茹做姐姐哩。”

“好呀,我又多了一个小女儿呀!”

“妈,要喜婷也叫你"妈"吧?”

“好呀,收个干女儿吧!”

“喜婷,要得吗?”

喜婷没一点思想准备,20多年从来没"妈"叫,叫一声"妈"还不好出口。顿了一顿,轻叫一声:“干妈!”

艳茹妈将喜婷拉入怀中,两人的泪水直往下流。艳茹也不停擦鼻子。

“好了,快叫干爸。”

“干爸!”

艳茹爸也是高兴,忙叫儿子桂生过来相认。

桂生比艳茹爸大两岁,生得粗眉大眼,一表人材。

“叫桂生哥吧。”艳茹说。

“桂生哥。”喜婷叫一声,两人相视而笑。 

艳茹一家人都高兴。喜婷把这次来意向艳茹一说,艳茹立马表态支持,这事由她搞定,不要喜婷操心。

天下无奇不成书。正好艳茹的爸爸是泥工,哥哥是木工,一切由他们做。艳茹爸、妈、哥都说这就是自家人的事了,要喜婷放心。

艳茹爸、妈还说,喜婷的爷爷奶奶,也就是自己的爹娘,一定要去看望老人家。

艳茹说,她再去串连其他同学,特别要找那几个男同学来帮忙,那个想和喜婷照像的荣华更少不了他,因他会绘图。只要他来了,号召一下,十有九八的同学部可到齐。

喜婷想不到今天会发生认干爹、干妈的事,也想不到艳茹想得这么周到,心中十分满意和放心。一蹦一跳的唱着:"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一齐迈步向前进!"回家对爷爷奶奶一说,老人高兴就像天下的好事他们独得了一样。

由于艳茹的操办,荣华的串连,同学中除路程太远、到外地补习等原因,有几个未到之外,40多个同学都到喜婷家来了。

艳茹的爹、妈和桂生早就来了,慰问喜婷的爷爷奶奶,老人又是笑,又是流泪。想不到老来得福,来了这么多亲人。

艳茹和荣华一商量,决定由他俩分别负责女男两组的组织安排工作,女的搞饭吃,男的当副工。那个亭子由荣华设计,交艳茹的爸爸、哥哥施工。

在大家的帮助下,一个崭新的亭子(包括全部住房、杂屋有七间之多)在一个月内就建成了。

喜婷要荣华写了一块招牌,名字就叫"晏家茶亭"。茶亭正式落成,贴了大红对联、燃放了鞭炮,摆了八桌酒席。喜婷要爷爷奶奶、艳茹的爸妈坐主[xi],当地友人坐次席,同学们就随意落坐。

喜婷拿着酒杯,要艳茹、荣华陪着向大家敬酒,表示感谢。

“宴席亭,真的是宴席亭!”艳茹笑得最欢。

“想不到弄假成真。”荣华说。

“缘份、缘份!”同学说。

“同学的缘份!”另一同学说。

酒宴后,艳茹提议照像纪念,荣华笫一个支持。喜婷要照像的师夫把茶亭全景拍一张,正面一定要有"晏家茶亭"四个字。然后,喜婷要爷爷奶奶坐一起照一张,再是全体同学照一张。艳茹又提议男女同学分开照一张,其他的自由选择。大家又按她的办了。这时,喜婷说,这次修亭子,是艳茹、荣华发起组织的,为她俩合照一张,艳茹、荣华都觉得不妥,经过大家研究,要荣华站中间,艳茹、喜婷分站左右两边照一张,主人与客人都照顾到了。喜婷、艳茹、荣华都很惬意。

这样,喜婷才将大家送别。

话分两头,先说喜婷。

自修好茶亭之后,喜婷又去工商办了旅客住宿证,设了几个床位,方便远途过往客人,或其他需要住宿的人。

喜婷又根据不同气候,夏天增加解暑凉茶,其他时候有泡茶。这一来,旅客量大增,她的薄利多销策略初显成效。

这中间,还有不能忽视的因素是:喜婷热情待客,言语得体,而且她年轻漂亮,是远近第一位有中学文化的女孩子办茶亭。

当也政府也十分重视和关注。镇领导认为这不仅是劳动就业问题,而且是发展经济的一种形态,还有继承和发扬了"义茶亭"精神,值得总结推广。因此,镇领导要喜婷去座谈,还把她向县里介绍。

这样,"晏家茶亭"的名声也越传越远。不仅附近的休闲老人没事来喝茶,还有很远的男女青年也慕名来一睹"晏家茶亭"和喜婷的风采。

这种情况,是喜婷没有想到的。爷爷奶奶则认为喜婷是个"福星",是天意。

再说喜婷的同学暑假过后,有的考上了学校,有的进入打工队伍,有的去拜师学艺。这是八仙飘海,各显神通。

喜婷的同学,特别要提到的自然是艳茹和荣华了。艳茹考上了医专,荣华考上了师专,三年后,艳茹分到县人民医院,荣华则分到镇中学。

荣华在初中读书的时候,就喜欢上喜婷了,很多时候总是去和喜婷套近乎,他特别想和喜婷的像照在一起。荣华的相思,直到那次修建茶亭时才如愿以偿。他把那张照片留在身边,有时甚至下意识的放在贴心的口袋里。但是,荣华又有一点遗憾,多了一个艳茹站在旁边!

艳茹最了解荣华的心思,也对喜婷说过那点意思。她甚至找机会来撮合他俩的事。就是当时喜婷不冷不热的态度,总拿不准喜婷的心里到底有不有荣华?后来,她和荣华读书三年中,还分别写信给喜婷和荣华,劝他们公开谈一谈。

荣华呢,是个比较内向拘谨的男生,他爱喜婷,又怕喜婷不爱他,他不敢公开去对喜婷说,深恐喜婷说个"不"字,他会怎么办啊?

有一次,他鼓起勇气写封信给喜婷,问她好么!茶亭生意好么?那个"爱"字就是不敢写。喜婷回了一信,是鼓励他念书的话,没一点意思。

荣华对喜婷的相思就在内心深处煎熬了三年!

荣华这次分到镇中学教书,就是自己要求的,为了便于见喜婷。那天,荣华特地来茶亭看喜婷,喜婷十分热情招待他。荣华不仅见喜婷长得更丰满漂亮了,而且知道喜婷已小有积蓄,是镇上的一名人物呢。

荣华拜见了爷爷奶奶后,就和喜婷聊起来。

“喜婷,你发了呀!”荣华说。

“是你帮的,忘不了你和艳茹!”喜婷说。

荣华一听,好高兴,喜婷忘不了他呀!心里有他呀!又一想,又是把艳茹放在一起,味道不对吧?荣华又犹豫起来。

“喜婷,你的照片我还放在口袋里哩!”荣华又是隐蔽由远至近来试探。

“你站在谁身边?”喜婷问。

“我-----我站在-----站在-----艳茹身边-----”荣华不自然的说。才说完,他又后悔了,把自己放在喜婷一起的机会错过了!

喜婷呢,一听荣华不提自己,心里想起艳茹的话,是不是荣华变心啦?心中有一点不是味道的感觉。

“你站在我右边呀!”荣华补充说。

“嗯,你站在中间,不偏左,也不偏右。”这又是喜婷的双关语。

“我偏右一点吧。”荣华赶忙拿出照片给喜婷作证。这的确是事实,荣华的头偏向右一点,眼睛瞄着喜婷哩。喜婷以前根本没留意,今天荣华这一说,不仅觉得艳茹说的不假,而且荣华说的"偏右一点"也是真的呀!心里不觉一阵热乎,脸上泛起一块红云。

“喜婷,我想到你这里搭餐。”荣华这次是真的这么想,又是直接提出的要求。

“要得罗!”喜婷满口答应。

事情到此,进展到了一个实质的阶段,喜婷和荣华都有了一种满足感,十分高兴。

喜婷和荣华又写了一信告诉艳茹,艳茹好高兴哩。建议他俩公开谈一谈,不要错过了机会!

再说爷爷奶奶,他们看到茶亭经喜婷一手操办,家里过上好日子,很高兴。但一块心病放不下,喜婷21岁出头,过不久要嫁出去,这个家谁来主持呀!

“婷儿,奶奶想帮你找个对象啦。”有一天,奶奶对喜婷说。

“奶奶,不急哩。我不会出嫁,我要招扶您俩一辈子。”喜婷说。

“女娃子,不嫁?当老闺女呀!”

“我不嫁,别人嫁过来不行吗?”

喜婷这一说,奶奶心里的病落地了。转念一想,招上门孙女婿难呀。

“到哪里去找合适的呢?”

“我还是去找同学帮忙哩。”

“要得,去找吧。”

“奶奶,我去找那天来的同学帮忙要得吗?”

“你去试一试吧。”

“奶奶,我爸妈还管不管我罗?”

喜婷这么一说,奶奶心想,20多年的事情也该有个交待呀!

“婷儿,我对你说了吧。”

喜婷早就有些猜测,自己是一个弃儿,爷爷奶奶就是唯一亲人,爸妈不要我,我也不要他们了。

爷爷和奶奶就把那年的事全部告诉她,那张红纸单子、那只玉菩萨和两枚银元及那些包被、篮子原物都让喜婷看了。奶奶将那只玉菩萨挂在她心胸前,嘱咐千万不能丢失,说不定它是今后认亲的话证物啊!

这时,喜婷跪在爷爷奶奶面前,放声大哭起来。

“哭吧,大声哭!21年你没哭过,今天你这苦命的孩子,应该哭!”

“爷爷、奶奶,你就是我的亲爷爷、亲奶奶。我一辈子不会忘记俩老的恩情。”

“孩子,你命苦,还不如爷爷奶奶的命苦啊!”这时,奶奶鸣咽起来,爷爷也不停的抹眼泪。

喜婷只知自己没有爸妈,没有母爱,从没听爷爷奶奶讲他们过去的事。

奶奶告诉她,老家远在河南,那年闹干旱,煌虫像黑云一样飞,遮天盖日,所到之处,植物吃个精光。父母饿死在逃荒途中,她随人流沿着驿道一路往南走,后来大家走失了,她一个人沿途乞讨,湖北官塘驿的一个茶亭的老人收养了她,这就是喜婷曾祖父。

喜婷曾祖父只有一个儿子,奶奶和他以兄妹相称,后来就结为夫妻。生了两个小孩,一个病死了,一个在后来逃亡中饿死了。

日本鬼子占领我国东北三省后,1937年,大举南侵。逃兵灾的人像潮水一样沿官道往南跑,有的往山岭荒野躲避。奶奶那时又怀一个,揣看大肚子与爷爷由北往南跑,途中小产,第三个孩也死了。最后爷爷奶奶流落湖南,在这个荒废的茶亭里住下来。不过两年,日本鬼子又入侵到了湖南,爷爷奶奶到山上躲了一年多,日本鬼子投降了,爷爷奶奶才回到这个茶亭。

喜婷20多年来笫一次清楚爷爷奶奶的苦难,爷爷奶奶养大她,又付出了多少心血,自己的苦只是没有爸妈,爸妈遗弃她也可能有说不完的苦呀。喜婷想到这,对遗弃她的爸妈的恨也就消失很多了。

再说荣华自到镇中学教书,借餐喜婷家后,一切好开心的。

但是,荣华家中的不幸,总是一层抹不去的阴影。

荣华家在10多里外的一个山村里。他一岁时,妈肚里小孩快要出生的时候,父亲被抓壮丁一去不回。妈生了一个女孩还不到一个月,不知什么原因就投塘自杀了。这件事是奶奶后来告诉他才知道的:

那年冬天,妈拿出两只玉菩萨对荣华说:“这只上面有你荣华的名字,那只上面有你妹富贵的名字,你俩个带着,以后兄妹见面就靠它了。”笫二天早上,妹不见了,妈就死了。

荣华是由外婆带着长大的,不过在去年已经去世,再没什么亲人了。这种悲苦凄凉的家庭环境,使荣华总是闷闷不乐、少言寡欢。而当与喜婷同学后,了解她的身世,没有父母这一点完全相似,一对孤儿在一起,说不清的原因有一种同情相怜的感觉。特别是自己丢了妹妹,从像貌上看又隐约有妈的影子,难道她真的是亲生妹妹吗?回头一想,又觉得自己太乱想了,喜婷只说爸妈没见过面,从来没有其他消息,又怎么和妹妹扯到一起呢。

世上的事情说怪就怪,你不信吧,又真有其事;你信吧,又是渺茫得不着边际。人们想要搞个明白,一要时日,二要证物。

荣华要解开心中的疑团,不自觉地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喜婷恰恰是自己相爱的人,那若是亲妹妹怎么得了呀!要搞清喜婷是不是亲妹妹,又从何着手呢?他的苦闷与矛盾,艳茹和喜婷都是不知道的。

那天,荣华特地到县城找艳茹,对她说了这一切。艳茹大笑不止,说荣华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而荣华郑重其事地说到那些解不开的疑团,要艳茹帮助多想办法。经荣华慢慢的说,艳茹才冷静地想想其中必有隐情。

“荣华,凭你信得过我这一点,我要求你不能对任何人说,再则你从今天开始千万不能对喜婷有半点不轨行为。其他的事听我的安排吧。”

“好的,我一定照你的办。”

这天,艳茹来找喜婷,寒喧一阵,故意挑逗问她和荣华的事怎么样了?喜婷模棱两可的样子,总是不露声色。喜婷却心生疑窦,干姐是想和荣华好吧,只要他们相爱,那才真的匹配,两个中专生,吃皇粮的,我哪里配得上。

艳茹见喜婷否定、肯定的话都没有一句,料想也有什么不好明说的事。

“我跟奶奶聊一聊,由她拿主意。”艳茹说。

“那好。我去做饭。”

艳茹问过奶奶好,就扯到喜婷的终生大事,又问到她爸妈到底在哪里?这样,奶奶就把喜婷说的一切都说了。

“那玉菩萨呢?”

“喜婷带着呢。”

艳茹听了一切,虽然解开了疑团,这事情又怎来摆平哟!自己一直撮合他俩好,差点出大事呀!这一想,一向精明能干的艳茹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瘫软在椅子上。待喜婷进来时,她还没回过神来。

“看看你的玉菩萨。”

喜婷递给她,她接过一看,上面果真有"富贵"二字。

“我也戴一戴,伴点福气。”艳茹拿着玉菩萨往自己朐胸前一挂。

喜婷见干姐喜欢,也不反对,只说"吃饭了"。

“等荣华吗?”艳茹装着样子说。

“他昨天打招呼说,不来了。”

艳茹吃过饭后,径直来到学校,把一切都告诉荣华,取下玉菩萨给他看。荣华的猜测验证了,一种复杂的心情真难以言状。高兴得不得了的是,喜婷果真是他的亲妹妹。让他难堪的是,怎么去面对认她啊!荣华搓着双手,焦燥不安,望着艳茹:“我怎么办啊?”

艳茹也在冥思苦想,寻求对策,就和荣华商量起来:“我让你俩来医检查一下血型,一是多一个确认,二是找一个台阶,再进入到兄妹相认。”

“也只能按你的办,渐进式的回归亲情关系吧。”

隔了几天,艳茹约见荣华和喜婷,故作轻松地说:“我找同事说好了,让你俩去做个血型检查,何时来哟?”

荣华和喜婷表示改日同去医院找她。

又过了几天,荣华和喜婷去医院找艳茹,艳茹又安排他俩抽取血样,下午看结果。三人同到艳茹宿舍喝茶。

“我怎么看你俩个面相有点相像呢?”艳茹没事就想法儿解套。

“是吗?”荣华连忙配合她,为解套打基础。

“有这回事?”喜婷不经意地说。

艳茹立即拿出那三人合影:“你们再看一看是不是有一点相像。”

荣华越看越有了底。喜婷左看右看,似乎有点像,有时又摇摇头。艳茹和荣华也不再多说什么。喜婷就笑问艳茹在学校有不有意中人。

艳茹听喜婷这一说,心底突然有了一个奇想,马上抓住机会,说:“要让哥哥桂生先找好对象再说。”

“桂生哥还冒找呀?”喜婷很关心地问。

“还没合适的呢?”艳茹说。

“也该找一个啦。”荣华好像也有了一点什么感觉。

事情的发生,有时是从偶然中出现的。艳茹、荣华、喜婷三个人对桂生的事,冥冥中萌生了一点原始的想像,后来事情的发展,又正是沿着这一偶然的一句话向前推进的。

他们吃过中饭,休息一会,就去看化验单。艳茹故作惊讶地说:“这就巧啦,你们俩个都是ab型哩!”

“怎么会呢?”荣华更有了底,也作惊讶地说。

“有问题么?”喜婷问。

“有一点。怎么说呢,很遗憾,我也不懂,好像同血型的人不能组合家庭吧?”这是艳茹卖的关子,糊弄外行人。

“啊?”荣华作怀疑状,喜婷则表示认可。

“慢慢来吧。”艳茹又设了一个下台的潜台词。

艳茹、荣华、喜婷、喜婷这三个人的心态,互相并不摸底,特别是艳茹和荣华不知喜婷想什么?其实,喜婷对这个结果并不十分难以接受,因为她一直认为自己和荣华互相有爱慕之意,但并不确定,而是游移的。如果因血型影响她如荣华走不到一起,那只是天意如人意啊!但她绝没想到兄妹血缘关系这一点。

自此以后,艳茹和荣华又商量了一次做好兄妹相认的准备工作。最后的方案是:找一个恰当时机,由荣华讲述自己的身世,讲自己有一个亲妹妹送别人了,试探喜婷的反应。然后再逐步讲些细节,直到对证玉菩萨,才能揭开兄妹的面纱而相认。

荣华就依照计划行事。

那天,他和喜婷聊天,有意问她爸妈到底有着落没有?

“至今还不明不白。”喜婷告诉他。

荣华叹了一声气,说:“我说自己命苦,你还苦些。”

“听说你是外婆带大的。爸妈呢?”

荣华感到这正是自己要实行的计划。就把自己的身世讲了个大概。这一讲,真的引起喜婷的好奇心。就问道:“你有个妹妹送人啦?”

“外婆这么说的。”

“后来有消息吗?”

“外婆也打听过,母亲死前又没讲送往何处,到哪里找啊?”

“这倒是。”

“喜婷,我也曾胡思乱想过,你是爸妈遗弃的,是我那个妹妹多好呀?”

“真的吗?”

“不会这么巧罗!”

“要有什么对证就好。”

“你有吗?”

“奶奶给了一个玉菩萨,说是那个包里的。”

荣华心里跳得好高,又只能忍着不一下说穿,他要让喜婷产生联想的心理准备,而且要请艳茹到场。

“啊!喜婷,这样好不好,我还有个堂舅,我去问一下,看有新情况没有?下次我再来告诉你。不过-----”荣华故意不说了。

“不过甚么?”

“好像以前外婆也讲一句玉菩萨的话。”

“一句话算什么。”

“我就是想去问清楚这句玉菩萨的话啊!”

“你快去问,明天就去吧!”

“好!”

这都是荣华的心计,故意给喜婷留下畅想空间。

荣华走后,喜婷特别把这一句玉菩萨的话讲给爷爷奶奶听。

“有这巧事吗?等荣华来了我们来问他。”

“奶奶,荣华真的是我亲哥怎么办?”

“那要相认哩!”

“那是喜事呀!”爷爷补了一句。

喜婷就不好意思讲曾经有点意思的事。

这一夜,喜婷睡不着,想起这么多年的事,到今天还是一团迷雾;而且又冒出这么多离奇曲折的事来,让人猜不透人间为什么这样的复杂,浪漫点说就是很有趣的!

喜婷又想到,自己好在做事稳当,没和荣华公开谈爱,果真那样的话,只怕也要投塘哩!这一想,惊出一身冷汗。

喜婷又把前前后后、大大小小的事,反反复复、一件一件的回忆。越想越觉得好奇怪的,难道是他们在考查我、验证我什么?越想越觉得自己是荣华的亲妹妹。为什么荣华在验血后总是离我远远的,再不来茶亭吃饭啦!

对了,十有八九荣华是亲哥!她笑了,自言自语:“我有亲哥啦!”

这天,艳茹和荣华来了,见过爷爷奶奶,才落座,喜婷就迫不及待的问荣华:“那句话有消息吗?”

爷爷奶奶、艳茹和荣华,都知道是指玉菩萨的事。

“找到了!-----”

“找到了甚么了?”荣华没说完,爷爷奶奶和喜婷一齐问。

“我找到玉菩萨啦!”

爷爷奶奶猛的站起来,差的摔倒,艳茹赶忙扶住,喜婷却呆呆站着,惊得手脚打起颤来。

“爷爷奶奶,您老坐着。”荣华说。

“喜婷,你也坐着,听荣华说。”艳茹说。

荣华其他都不说了,只把他妈生前交待的那话说了,并拿出那只玉菩萨送给爷爷奶奶看。

爷爷奶奶眼含泪水,长叹一声;“天意!天意!”

爷爷奶奶这才对喜婷说:“婷儿,你也把玉菩萨拿给荣华看。”

荣华接过喜婷的玉菩萨,装着大惊失色的样子,大叫一声:“富贵!”

立即跪倒在爷爷奶奶前,又叫一声;“爷爷!奶奶!”大哭起来。

喜婷也赶忙跪倒在爷爷奶奶前,变成一个泪人儿。

艳茹也哽咽不止。

爷爷奶奶止住泪,发话了:

“荣华、喜婷,不哭了,站起来,你们是亲兄妹了,20多年能够相认,这是菩萨保佑,才有荣华富贵哩!来,你俩站到我们前面,对着行一鞠躬,就是正式相认了啊!”

荣华、喜婷又向爷爷奶奶磕了三个头,站起互相行礼,四只手握在一起。

“哥!------”喜婷只一声"哥",就泣不成声。

“妹!”荣华也流泪不止。

这时,爷爷又发一声叹息道:“唉!我们当时就让喜婷叫"富贵"好了,荣华不是很早就认她了么?”

“可能这是合该如此,是有一个20多年的期限吧。”奶奶说。

艳茹说话了:“爷爷、奶奶,今天是一个大喜日子!我来放一挂长鞭子,庆祝,你们再照个像吧。”

大家都按艳茹的操办着。

荣华、喜婷兄妹相认以后,消息四处传播,为这<晏家茶亭>又增加了传奇故事,生意更加兴隆,荣华又回"家"吃饭了。

喜婷对荣华说:“哥,我就要去看妈!”

“明天去!”

荣华和喜婷,一身素装,来到妈坟前,摆三牲水果,焚香点烛,燃纸钱鞭炮,跪倒便拜,大哭不止。

“妈,我没见过您啊,您怎么不要我了啊?我恨您呀!我从小没有"爸"、"妈"叫呀!-----”喜婷的那一声声哭诉,凄厉而炽烈,感天地,恸鬼神。荣华这个男子汉都禁不住放声豪啕起来。

祭毕,喜婷又向荣华打听妈为什么要投塘自杀的事来。荣华又怎能说得清呢。老人都不在了,时间又过20多年,到那里去寻找答案?她心中闷闷不乐,企望梦中见到妈,问个明白。但往后这种梦一直没有发生。任何猜测、什么沉冤,那只是由编故事的才胡乱写几笔就行了,但这件事对荣华和喜婷来说,那是要负责任的。所以,对荣华也好,喜婷也好,历史没有答案倒比有答案更为清静。

<晏家茶亭>自从荣华来了以后,爷爷奶奶又多了一个亲人,如果再加上喜婷的干爹干妈、艳茹和桂生,就更是一个"大家庭"!每当年节、生日喜庆,他们八个人就正好围着一桌,俨然一个三代同堂的盛况!

<晏家茶亭>的故事,并没有到此为止,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事不断在这个茶亭里演绎。

这里,只把这些新鲜事列一纲目,详细故事将由文人再去写几篇小说吧。

首先,在爷爷、奶奶七十大寿时,荣华和艳茹举行了婚礼。

接着,在干爹、干妈五十生日时,桂生和喜婷也结为夫妻。

而且干爹、干妈和桂生都住到茶亭来,都好互相照应、帮助。荣华却到县城与艳茹住,工作也调到县中学了。

一年之后,第四代人又来到茶亭,两个新生命见到的<晏家茶亭>,那是另一番景象!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休闲居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ziyan0826点评:

一间小小的茶亭
讲述着离奇而又温馨的故事
文笔朴实
构思清晰

文章评论共[4]个
吟媚-评论

谢谢支持专题。:)at:2006年07月04日 下午3:03

唐长泉-评论

文章中有你的风格,加油!写出你内心的世界。有空来我家坐坐。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m/tangchangquan唐长泉的博客。江西南丰人
  【休闲居士 回复】:好的,交个朋友,多一个学习对象。点击你的网页就可进入对话吗? [2006-7-5 8:20:28]at:2006年07月04日 晚上7:29

朱树清-评论

学习了!
  【休闲居士 回复】:谢你看它。应该向你学习哩! [2006-7-5 18:13:54]
  【朱树清 回复】:你太客气了,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吧! [2006-7-5 18:16:26]at:2006年07月05日 上午11:59

悲秋道人-评论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淡中说传奇
  【休闲居士 回复】:谢你总是这么关心我。我就又去<长篇连载>再写一篇<风流日记>,望你支持。 [2006-7-7 18:52:15]
  【悲秋道人 回复】:呵,你真是个风流才子啊! [2006-7-11 20:06:13]at:2006年07月07日 中午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