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有感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这是苏轼的一首词,颇为伤情。
早在高中时读过柳永的词“杨柳岸,晓风残月……”深为感染,于是就对柳词人有着深浓的好感与兴趣。看了许多关于他的词文及评注,知道他的词浅显易懂,委婉清丽,深为世人喜爱,“凡汲水处皆有柳歌词……”,可见他写的词还是深为当时人们的喜爱。也许是因他的词多写个人情感的羁旅生活,词如人生,以至于历代文人对他的评价不是很高。也因如此,我也对其打了折扣,就这样成了“随从”,对于我的叛变我还有深感有愧,觉得对不起柳词人,世风如此,不敢过于叛逆,望其理解。回首千年,文人如斯!
同样也写了伤情的词,苏轼却在总的词风上显得大气,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就是较好的比较,不知当时社会是否也有品牌效应,如若这样,会有所偏颇的。
都说智者止于一笑,偶读有感,贻笑大方……
枫远于2005年8月26日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6-7-2 7:59:46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家在南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