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们在廉政谎言上除了有巧言令色口吐莲花的“浪漫主义”色彩外,在具体实施这些廉政谎言上也有其相应的配套“硬”措施。比如挖空心思制定一系列纸上谈兵的制度、喜欢东拼西凑一些所谓的“廉政警句”挂在自己的办公室…。其目的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以更加增强其“人猫”惑众性、技巧性、煽动性和欺骗性。
被称为黑龙江省“第一贪”的马德,在担任绥化市委书记期间,非常“重视”廉政制度建设,然而,当他大肆卖官、非法敛财2000多万元的犯罪事实大白于天下后,人们才明白,贪官摩下的“制度建设”,其实也是给老百姓上演的一场官场作秀剧。
马德同其他贪官一样,在上演作秀剧时,极具表演才能,他曾在绥化市各种重要会议上一再表态要“带头保持廉洁”、“决不搞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反复强调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并先后推出了“干部考察预告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常委会投票表决制”、“干部推荐责任制”、“领导班子廉政述职制”等一系列制度。可在背地里,他却干起了经营“帽子工厂”的勾当,以至想升官的要送钱,保官位的也要送钱。海沦市(县级市)市委原副书记王学武为了“转正”,当一次送给马德50万元人民币之后,次年便如愿以偿。肇东市(县级市)一位年轻的领导干部听说马德对他的工作“不太满意”,就急忙凑了25万元送去。在绥化买官、保官已成为潜规则的恶劣官场生态环境下,使很多干部产生了不给马德送钱连过年都觉得“不踏实”的心理,并认为官员已成为“高风险职业”了。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马德罪行败露后,涉案官员竟多达265人,10个县市的50%的处级干部牵连其中,仅绥化市各部门的“一把手”就有50多人。
制度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和约束性的特点,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措施跟进,再好的制度也会失效。诸多象马德这样的贪官,在他们摩下的制度建设其实完全如同虚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监督缺失,他们之所以打出制度牌,不过是赶时髦,完全是做给上级和那些不明就里的外人及老百姓看的,他们本人压根就未打算落实。那些制度的作用,只不过成了他搞腐败的道具和挡箭牌。
-全文完-
▷ 进入良药苦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