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度辉煌,曾经几番退隐,在此期间的酸甜苦辣,至今记忆犹新。
不能说写过多少好文章,不能说从中得到多少孰优孰劣的评价,也不能说在写作中有怎样的心得体会;究竟是写了,就像写日记,写随笔,写杂感,有什么写什么,随缘而作,风静则心平,秋去春归。不论别人如何评价,写,还是要写的,否则又拿什么请别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呢。
时间也过了许久,考虑了良久,想到中国也曾经历过一次维新,甚至有过一次新文学运动,为的大多都是革新,摒弃以往一些不够的,发扬一些优良的,创造一些新的东西,由此,兴许我所要写的文章,无论体制,还是内容,似乎也应该来一次维新,一次革新运动。清代某个名士有这样的一段话:
“出而为情、为景、为事,人未尝言之而自我始言之,故言者与闻者,诚可悦而咏也,使即此意、此辞、此句虽有小异,再见焉,讽咏者已不击节;数见,则益不鲜,陈陈踵见,齿牙余唾,有掩鼻而过耳。”
此言果有真意,细细想来,终究竟白而不蓄,太过直露,不宜回味。
这一辑中可能会出现更多对散文大家之作的触心之檄,虽然依然以随笔及杂感的文制出现,当然少量的抒情、描绘的笔墨会用来为多数的评论、笔记等添色加彩。
学习固然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事。究竟在学习的范围和方法上谈,极为杂乱繁多。写作当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属于语言运用部分,如同理论研究之余的社会实践。之所以提及学习,还因为当写作的过程有坎坷之时,恰是缺少知识积累,恰是需要补充和学习的时间。
写作是一件苦事。但假使有心阅读百科知识,巧用文字去丰富思想,兴许就不会那么苦了。
当然了,之所以言苦,是仅指一点:寂寞。
写作是寂寞的,耐不住寂寞,就会被世俗的污浊所包围,心灵会不经意之间被污秽的气息所侵袭,所腐蚀。
写作要存着一颗平常心。其实,任何一件事都应本着一颗平常心,只是写作时尤其显得突出。作家不是天生就被赋予作家的名号和从小就能够长篇大论著作于世。
作家不是这样,又何况平常百姓人家,又何况我们这类无名之卒,然而写作究竟还是要进行下去的,不能因此而轻言放弃。想契柯夫说的那样:不论是大狗或是小狗,都应该叫,就按照上帝给它的嗓子叫好了。
写这辑文稿之前,我曾慎重考虑过以后写作的方向。确实地,过去曾写过许多文章,更多的是散文,类似记叙、描写及抒情等是以前文章的常用手法,悲怆,沧桑是过去文字的感情基调。
预备这以后以评述、议论为主要手法,更多的写作人文色彩浓重的文章,将笔墨撒在文学的各个角落。
这些足够说明,我的文章将要维新,我的思想也即将维新;假如可以的话,我还想把我的灵魂一并来一次彻底的维新。
最后,对于写作,感谢书本,感谢社会,也感谢自己。
2003年2月27日初写
2006年6月19日修改
-全文完-
▷ 进入慕容雪渊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