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兵出国门》时的絮语
有机会遇到这部纪实报告文学,源自于朋友的给予。对于文字,一直心存敬畏。自是不敢放肆,于是静了心坐下来,摒弃一切杂事,在夜色暮合时分一个人蜷缩在沙发上,慢慢地细细地捧读,这样的姿势最合心意,像是咀嚼一道美肴,有些感恩的激动。
许是心急了一些,先看目录,就挑最为钟爱的章节读起来。不多久,便觉得这样断章取义的做法有些汗颜,便又老老实实地回到开头,重新读起。其实让我如此乖巧的原因,是因为那些文字,被文字本身所浸染的味道吸引。不敢读快,一段一段地读,如此,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怀想的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进入文字。对于军旅素材的文学作品,有些别人不觉的偏爱,这种偏爱又来自于一个时代在生命的素笺上画上印痕最深的一笔,这一笔成为纠缠我一生的情结,于生活中呈显性或隐性的存在着。
提到兵,我的脑里、心间、耳边、眼前便会自觉地浮现出一排排绿色的营房、响起嘹亮的号角声,看见在号角声中跑动着的英姿飒爽的男儿身影的校场。帆布包、军用水壶、搪瓷缸、解放鞋这一幕是我记忆深处最为久远深长的风景画,从不曾褪色,挥之而不去。但是,在这里,却是一群特殊的兵,他们走出了国门,不在营房,不在校场,而在一片原本美丽富饶的山水林间,因为特殊的原因,他们走上了战场,开始了战争的洗礼。
这是一篇纪实报告文学,真实的人和事带给我亲切的抚慰。在懵懵懂懂的年少春华,那时对于生活,最为奢侈的事情就是能看上一场戏或是一部电影了。为此,常常跑出好几里乡路,只为赶着看上一场戏或是电影。至今,印象里也只剩下戏曲《十五贯》和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了,可以说对于军营的渴望和对军人的崇拜,便是从这部电影开始的,战斗英雄史光柱的事迹不知淋湿了多少少女的心事和情怀,曾躲在被子里暗自写下一本本少女日记和一首首幼稚的诗篇。当然,那时的我们,也都深切的相信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电影和一些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都是战争的血醒味,说实话,我在读之前,也怕看到那种血淋淋的揪心场面,好在这是一部纪实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本身的文体特点或多或少地减少了这种文学想象的空间压感,让我能够含着泪但仍淡笑着静静地聆听文字与历史的轻语呢喃。
边读边想,边体味。不敢说品,只能体味。我通过读文字本身读出对作者记述的那场战争的认知与了解。当然,也在读文字背后作者的心灵感悟与情感支撑。文章很长,其实不适合我这样急性子的人,但是我想尝试,于是,我开始了阅读。
布局秉承了报告文学的特点,叙述与描写并重。正如内容提要里所说的,对大量一手材料进行巧妙的概括和提炼,运用形象的语言、环境渲染、细节铺陈的结构与手法,真实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这些不用多说,感受较深的是作者的语言特点。也许是作者为亲身经历过战争的军人,来写战事自是附带上了军人的特质,在形象的记叙与描写中,时不时地呈现出许多精炼、简短而又蕴含军理、哲思的句子,有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性术语,有强烈感情支配下的归纳式论断,语言大气、凝练又不失军人式的诙谐,读起来令人时而含眉紧锁,时而忍俊不禁地破啼为笑。这一特点也是吸引我深读下去的原因之一。
先从第三部分开始读的,又调转头读第一部分。因为作者采用了倒叙。越读感觉越浓,在我心底翻涌的所有情感,可以归结为六个字,那就是军味、军威、军魂。我认为这三个词是我随着作者的文笔描写开去而在我的头脑中递进产生的震撼。苦之极至的战争环境锤炼出军人独特的军味,斗智斗勇的军事指挥与战略战术,塑造了军威,而残酷的战争现实又铸就了军魂。看似轻松的“免费旅行”,实则为与亲人的生死别离;“一剑封喉”说的不是江湖论剑,而是战场功防的睿智;精选的十五个战地见闻故事,又岂能说尽战地生活的方方面面;死神与作者几次擦肩而过,来之不易的胜利又浸染了多少英烈的鲜血!文字里有作者对自身生命的内在体验,又有对战争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美好祈盼,这一切都在我的心中久久地回荡。
我记住了被作者寥寥数笔、白描勾勒的小疱连“连长”、泡排排长、投弹能手及黏糊兵,也感受了“死亡之谷”的“生死两重天”,想象着作者的“家书抵万金”情景;静静地聆听作者“战友自述”;那“二十八个昼夜”,让我的心又生生地涌出疼痛的泪水;当读到“今夜无人喝彩”我已是泪流满面了。
27年,弹指一挥间。尽管历史已久远,但是对越战老兵们的敬意,对英烈的怀念,却是“一年又一年”地绵延。这既是作者写作的感慨,也是我们希望人类永不再战的盼念。
让我与作者一起祈祷:世界需要和平。
-全文完-
▷ 进入如雪千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