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依无上境戴云山人

发表于-2006年06月13日 上午10:50评论-4条

依无上境——我在琢磨着它的含义!

这是秦岭“净业寺”前挂的一块石匾。它是由佛法和书法造诣坡深的赵业初大师提写的 。“依”字的单人旁的竖画末端用了重墨,也许那在无意间已经写出了他的苦楚;“依”的最后一笔“奈”用了“反奈”,可是收笔却用了露峰,这也是大师当时在皈依时忍受那欲望的煎熬而留下的伤痕;而在“境”字的最后一笔钩写得有些轻快,也许那是修道后的一种飘渺,有为后的一种快感吧!

多少的轻快才能带来一丝的轻快;多少的痛苦才能带来一点快乐;惟有伤痕累累的肉体方能练就一颗不朽的灵魂。也许这是他对佛、对人生的感悟,对后世弟子、对生活在这个浮躁世纪中的人们的一种忠告吧!

依无上境,这是一种永恒的痛苦,永恒的距离……就因为永恒的痛苦才能期待永恒的快乐;永恒的距离才能引导永恒的追求——这就是佛!赵大师已经能将佛溶入书法,在书法中自然的流露。他的经历,他的期望都在流露着佛的真谛!

在大雄宝殿上供奉着金光闪闪的释迦摩尼佛祖。它静静的望着那一勤在它面前磕头跪拜的虞诚的信南信女们,它没说什么,也不想说什么……因为此时不说是什么都说!那温和的目光是对信们的答复,它已经在那一束看透万物的目光中告诉他们所有的一切,关键在于他们能否体悟,怎样体悟!

当他们跪在佛祖面前真诚的闭上双眼的时候,他们便能进入佛的心中和佛心灵相通,于是在这一瞬间——他们所有的苦痛都别抚平,所有的心愿也都得以实现。他们来时的满脸苦楚已经被此时的笑容替代。因为在与佛接触的这一瞬间,佛理解了他们的心情,体会了他们的体会,答应了他们的祈祷……那颗落魄孤独的心已经有人理解,有人收留。他们摆脱了受摧残的苦海,虞诚的笑了。

在寺庙的后面是一条通往山顶“卧佛寺”的路——用柴门关着!!

柴门上加一个大锁!一个“高僧”向我们解释道:“环境污染已是二十一世纪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为了不让山进一步受到污染,我们特关闭此通道,为社会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但是如果想上,得先到上面找方丈,经过他的允许才能上,阿弥陀佛,各位施主,给你们带来不便,还请你们原谅……”

我们在那旁边休息了会儿。那“高僧”一遍又一遍的向想上山的人们“解释”着。很多“顽灵不通”的人们无奈的返回了;还有一批“可教化的”按照“高僧”的指点去找了方丈。

当然他们上了就再也没有下来了。每当那“可教化的人士”上去一会儿便听到一阵狗吠声——他们交完了过路费!!

在刚看到那故事的开头,即和尚说为了保护环境而不让上山之际。在我心中便产生了一对矛盾:那小和尚还真行啊,还真有环境意识!可是,他们做的也太离谱了,怎能为了保护山中的环境而把上山的路给断了呢?!

这不明摆着说——喝酒回误事而禁止天下人喝酒,女人会带来麻烦而不能结婚吗!

是啊!

消灭罪恶最有效的办法是消灭人欲望;而消灭人性最有效的也是消灭欲望!他们会为了消灭所谓的罪恶而消灭掉人性。这难道不是佛法的精髓吗?他所做出的禁止上山的举动不是与其宗旨如出一辙吗?——真是精通“佛法”啊!

等见到那故事的下文才,那简单的结论也随之便得复杂了。当我看到那柴门是为了收过路费而设,却美其名曰:保护环境之时,我也真的不知道该怀疑谁、该指责谁。是佛?是僧?还是这个丰富多彩的社会?

是佛吗?不!佛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要求压制自己的一切欲望而进入一种空的境界。那绝对不是佛的过错。佛虽然压制了很多人的欲望,也可能因此而使人痛苦。佛很可能是这样的:他是一为媒人!经它是介绍,人才与痛苦结下了不懈之缘,无天荒地老用不分离。但是,它绝对没有使人贪得无愿的过错,因而怨不得佛。

那么是那帮在佛的面前装作虞诚的“高僧”?可是那又为什么使本想戒欲的众僧却燃烧更大的欲望呢?他们不是心如止水吗?

不!这个世界确实是太丰富多彩了。他们再也忍受不了那多姿多彩的诱惑。这世界的节奏太快了,他们已经不知不觉的和那节奏产生是共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却越来越浮躁。就像进入d吧一样,他们不知不觉的跟着疯狂的摇动

在经济迅速膨胀的今天,连那些以前被称作看破红尘的高僧也无法静坐参禅,那一方净土也吹遍了高节奏的疯狂经济之风。世界已经没有一片安宁之地了。世界已经彻底的陷入了疯狂,人心也已不再冷静。他们的心率加快、血液的温度升高……他们已经彻底的蜕化变态成经济动物,不再会思考问题,一切仅仅是满足其器官的快感……

佛已经死了!!原来那能让疲惫的心灵暂时得到歇息的净土也已经不复存在。热门已经彻底的失去了精神之柱——变得疯狂,变态了!这是多么可怕是一个现实啊。

爱情已被肉欲代替;婚姻变成了一台生殖的机器;亲情不复存在;儿子不再为他新死的娘哭泣;友情只是利益的关系……

人们需要以为新的救世主!需要一种新的救世哲学,一种新的精神粮食!

依无上境,赵大师那最后一笔的轻快,到底是在说皈依是没有最高境界的?还是他对佛的未来的预测?是对弟子们的告戒?还是对这社会疯狂的一种担心……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戴云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洗却铅华点评:

经济社会,熙熙攘攘,来来往往,都是一个“利”字。

文章评论共[4]个
千山我独行-评论

有哲理~~
  【戴云山人 回复】:有共鸣才能感知!!
高兴共鸣 [2006-6-15 17:32:30]at:2006年06月14日 早上9:22

韵无声-评论

杂文乃砸文,拿什么去砸什么,砸了就砸了,砸完就走。

  【戴云山人 回复】: 老大
你也太狠了把
那样就走 [2006-6-15 17:20:12]
  【韵无声 回复】::)))只要砸得有力量,砸得有效果,为什么不砸?
呵呵,开个玩笑 [2006-6-16 8:31:22]
  【戴云山人 回复】:呵呵
也是啊!
[2006-6-16 17:58:35]at:2006年06月14日 中午12:29

chen红叶-评论

不错的哲理文字,分析也有道理。
  【戴云山人 回复】:谢了!! [2006-6-15 17:18:52]at:2006年06月14日 下午3:44

戴云山人-评论

感谢理解!at:2006年06月15日 下午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