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高考状元”的背后罗翼

发表于-2006年06月12日 下午6:40评论-5条

《南方周末》载:北方某市一中高三尖子生李佳和吴强分别取得了北大和清华的保送资格,但一中不同意他们参加保送,坚持要他们参加高考,北大和清华的招生负责人亲自到学校来说服学校的领导,但校领导仍然拒绝在保送协议书上签字。直到4月份《南方周末》等媒体介入调查,市教育局迫于舆论压力才同意保送两位尖子生。

保送制度相对于高考来说,确实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虽然它在对人的综合素质考察方面仍具有某些片面性,但毕竟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那为什么一中的领导还要顽固不化地坚持要他们通过高考呢?原来,他们为的就是考出一个“高考状元”,难道这些领导的虚荣心就那么重吗?仔细一研究,原来他们也“实属无奈”,因为“高考状元”与学校的利益息息相关,该市一中与二中的生源大战由来已久,在高考成绩前800名的所占比率中,一中已经连续几年落后于二中,校领导已经感到危机了,而保送生的名气远没有“高考状元”的名气大,李佳和吴强都是很有希望冲击“高考状元”的人选,如果保送他们,“高考状元”这个名号就会旁落他校。

在高中的招生宣传中,保送生的多少固然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但“高考状元”更是“杀手锏”,学生的父母不可能不关心这些指标,这些指标就成了他们择校的标准,李佳和吴强的父母也是因为听说一中前些年出了几个高考状元才送他们来一中求学的。

近年来,高中择校生的比率是越来越大,因此择校费也水涨船高,想当年我中考时就是差了十多分,因此成了谓的“计划外学生”,交了三千多元的择校费,而现在,择校费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早就不止几千元了,李佳和吴强所在的一中择校费就高达两万元,学校之所以这么看重“高考状元”,说到底就是因为“高考状元”是他们的摇钱树。择校费的合理性是值得怀疑的,如果收取标准上没有限制,那么,穷人家的孩子就可能连高中也上不起了。此外,择校费的使用上也是不透明的,它有没有落入私人的腰包,我们是不得而知的。

要给“高考状元”降温,就必须给“择校热”降温,而要给“择校热”降温就必须打破社会上人们对名校的盲从,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从名校出来的也有渣滓,从普通学校出来的也有精英。私下里认为,一个吃苦耐劳的,有自制力的学生,即使在一个条件很差的学校,他仍然能够不断进取,相反,一个好逸恶劳,自甘堕落的学生,你就是给他再好的生活条件和师资,也是无济于事。再者,一个人到了高中阶段,所具有的天赋和资质都差不多定型了,一个人在某方面没有天赋,那是没有办法的,就像我高中时的数学,即使给我请个什么特级教师一对一地指导,也还是“朽木不可雕”。

择校制度极大地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富人的孩子才可以上名校,穷人家的孩子只能上差的学校或者上不起学,所谓靠高考改变命运差不多成了一句空话,当然,也有例外,不过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小。中国目前社会的各阶层,差不多是世袭的,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下一代人的努力必须建立在上一代人已拥有的地位和财富的基础上,高额的学费是横亘在贫困学子奋斗之路上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它已经堵死了贫困学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道路。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中国老百姓头上又压上了新的三座大山:教改,房改,医改。教改把二老逼疯,房改把口袋掏空,医改提前给你送终。教改就是教育产业化,据调查,很多地方的农民因为子女的教育投入,由原来的小康水平又重新返贫,读书把家读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教育产业化就是罪魁祸首,在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教育产业化一哄而上,当高等教育阶段的择校费尚在“犹抱琵琶半遮面”时,高中阶段的择校费已经明目张胆地合法化了。

不可否认,教育也是一种投资行为,个人通过教育可以获得优厚的劳动报酬,可以获得更加丰厚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但是,教育也是一种公益性事业,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无疑可以给全社会到来广泛的收益,包括生产力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等等,正是教育消费的这种溢出效应,也就是公益性,所以,经济学把教育定义为“准公共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这早已成为世界性的共识,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主要由政府举办教育事业的最重要的理论根基。199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世界教育大会,大会一致认为“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用于教育,教育不是经济的一个分支”。

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安徽铜陵市的经验,据调查,该市的所有中小学都已经取消了择校生制度,所有中小学生一律就近上学,不准跨区域上学。学校只有远近之分,没有好坏之别。但如果教育部门不取消一切所谓的“教学评比”,所谓的“高考综合排名”,如果各学校不取消高考录取榜,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人们还是能分辨出学校的优劣。只有彻底废除科举制遗留下来的陋习,我们的教育才能走上正常化轨道。

虽然李佳和吴强两位优秀学生最终被顺利保送,但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教育产业化的危害已经体现出来了,某些利欲熏心的个人或者集团,已经把教育当作了为他们牟利的工具。为了中国教育的进步,为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我们不要“高考状元”!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罗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洗却铅华点评:

教育体制暴露出来的问题,由来已久,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文章评论共[5]个
曼倩-评论

我国教育界的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我们的孩子,真的应该好好改改啊!at:2006年06月12日 晚上7:16

帘外落花-评论

我讨厌英语
  【*小鬼* 回复】:哦不,去体会一下它吧,你会发现英语的诗很有韵味。 [2006-6-13 0:10:40]
  【帘外落花 回复】:杀了我好吗 [2006-6-13 11:21:16]at:2006年06月12日 晚上8:28

落叶与雨-评论

好文章,学习了!at:2006年06月13日 凌晨0:20

夏月-评论

望子成龙盼女成风,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到好一点的学校,这是做家长的共同的心愿。正是这个心愿才道知名校的升值。
赞同作者意见,科举的后遗症仍然宣传高考状元,致使学校有了 压力,才会有如此境况。at:2006年06月13日 清晨5:56

longwen-评论

择校制度极大地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富人的孩子才可以上名校,穷人家的孩子只能上差的学校或者上不起学,所谓靠高考改变命运差不多成了一句空话。
    好文章!at:2006年06月13日 下午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