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姐姐打来电话说“作文题目被你猜中了哎!”——我替我的外甥女高兴,她准备得一定很充分。本来她的写作水平就可以,再加上能有一个基本确定的方向,想来应该临场发挥得很好。
所谓猜中的,是我把今年的作文题目锁定在“人生”的范围内,并提供了详实的包括内容、形式、方法等说明和范文。其实全国的高考作文题目并非一致的,但是我却鬼使神差地撞了个大运。唯独我们安徽的高考作文题目基本明确在这个话题上。是: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以“读”字为题写篇作文,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外甥女写的题目是“阅读人生”,而不是拘泥于具体地读一本书,我以为是很成功的命题和立意。把话题放大、延伸到人生的高度,这也应该是出题者的真实意图。一本书,不足挂齿,人的一生,却是说不尽、道不完的。但是人生的问题又是一个很大很现实的哲学命题,也许我们并不是什么哲学家,但是每个人都也必须度过一生。即使没有完整的一生,也必定拥有其中的某一段。对于刚刚开始独立走上人生之路的孩子们来说,仔细地面对和思考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最近几年,女儿和小侄子不同程度地向我提出了一些关于“人和生、死”的问题,我也经常看到一些涉及青少年自杀、自残的事件报道。我就想到,在我青少年时代,是没有这个意识的,是什么原因使现在的孩子这么早地考虑了什么生死的问题?
于是,我就认为,这的确已经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了。青少年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观重新变成了一个重点。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这也是这几年比较突出的中心话题。关于“诚信”的话题也考过,但是那还是一个比较具体的内容,还显得有些细致,不够宽大。尤其近年来,物质主义、个人主义膨胀,所谓的个性被夸大到了无以标榜的地步,稍不如意,就以死相向,这实际上就是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所至!
我其实并没有去考虑全国的作文题目是不是一样的,但是,“人生观”的问题已经足够引起我的重视了。今天通过网络查询还知道,邻省江苏的作文题也有相似之处,江苏地区高考作文题如下: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我大致看了一下全国的作文题目,安徽、江苏的还是比较好的。另外,比较有特点的还有福建地区的考题,如下:创新思维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先挑出3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①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②戈多来了;③留下一点空白。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作为话题,题目自拟,体裁自选,不少于800字。
——想象的空间巨大,其中①和②很容易产生“有质量”的作品,能出高分……而写作水平一般的考生,即可选择难度不大③,这是检阅基础的题目,便于书写,但实际上是很难出彩的。
感觉浙江地区的考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这样的题目有着较强的限制性,既考察考生的正反两面的思辩能力。而对于任何一个写作者来说,如何做到作品的文学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始终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比较而言,湖南省的题目则有些出乎意料: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我真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成心想逆向思维,决意要躲开大家的判断?决意要难住考生?
我并不想把话题扯大,每年的高考究竟要考到那一年?这样的高考和旧式的科举有什么区别?我只是同样认为,在目前人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文化考核选拔人才的确是一种相对合理、公平的手段。
在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的背后,实际上潜伏着这样一种可能:一个社会热点或一个价值趋向……也可以说是体现着一定程度上的意识形态的引导和规范。原先,我也猜想到“八荣八耻”,估计这个问题还处在一个普及和宣传的过程中,反馈到学生这一阶段还为时早了点,政治性也太强,不太适合做考题,就放弃了。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到了应该检验同学们“人生观”认识的时候了,或者说是,希望通过这个话题,引起人们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如此设想是非常及时的,想到这里,我不仅为自己的智慧而得意,为外甥女的运气而庆幸,也为我们安徽省能够这般“人性化”地出题而自豪。
高考终究不是人生的终点。在这个关候,稍作停顿,梳理一下思绪,通过假设和类比、回忆和展望,对人生的命题做一次冷静、认真的打量,真是一件幸事!
-全文完-
▷ 进入海子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