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芙蓉晶的小说《蝶恋花》,被小说中美的语言,美的情节,美的人物,美的情感,悲的结局深深打动。找不出合适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感受,只记得当时在点评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坐在这里慢慢地将美文欣赏完,原来这佛、这缘与人与情是同出一辙的,而这美的东西只有毁灭了,也只有毁灭了才能心安理得,才能一了百了,才能天下太平。
人都是爱美的;人都是追求美的。中国人在审美上更为欣赏和推崇的是完美。佛学在中国源源流长,对中国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可以说有着很深的影响,而佛家讲究的是九九归一,功德圆满,人世的轮回,这种“圆”的理论体现出的是一种“完美”的理念。
自然界中美的山川树木、花草人物等都是人们所喜欢的自然美;建筑、雕刻、绘画、音乐以及神话、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所产生的艺术美这些人类文明的璀璨之花却是人在追求美的过程中酿造的智慧结晶。
人对于美的感悟和欣赏首先表现为感官的愉悦,再进一步上升为心灵的荡涤和情感因激动、兴奋、陶醉而升华。人对于美的欣赏又是前差万别的,同样一个美的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折射出的美是不一样的。《红楼梦》中无论林黛玉怎样的冰清玉洁、兰心慧语、孤傲不桀,焦大都不会喜欢林妹妹的,在焦大眼中林妹妹只不过是一种病态,而只有贾宝玉才会去爱林妹妹,只有贾宝玉能够欣赏她、能够读懂她。对于美的欣赏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修养、爱好、环境、生活阅历、思想的成熟程度等。
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万物的主宰是因为人区别于一般动物之处在于人是有思想的,人是有精神生活的,人是具有创造性的。人类历经漫长的生理进化和文明生活的演变依然在本性中保留着兽性的某些成分。人在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间破坏着美。从而于善良的本性中又暴露出人性中自私、残忍、丑陋的一面。
“ 美”的理念和美的事物付诸于现实生活中更多呈现出的却是一种愿望与结果背道而驰的现象和惨剧。人越是期望美越是希望得到美,越是力求留住美,而美越容易被损坏,被践踏,被毁灭。“美”就象那些漂亮的女人,总是遇到“自古红颜多薄命”的遭遇。
人性中自私、贪婪的劣根性怂恿着人们对“美”的东西总想占为己有,而且多多益善。那些通过正常渠道和公平交易换来的、赢得的“美”的东西无可非议,对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却要通过各种手段强行夺取,霸占,得到的也是对“美”的一种玷污和亵渎,而得不到时宁可将那“美”的东西毁了,这时人性露出狰狞的丑陋面目。
人从主宰自然万物那一刻起就在努力通过与美的和谐统一不断完善人类自我,试图创造完美的自我。“美”可以引起杀戮,征战,能够打开血与泪的流淌,这时“美”会不会看着不愿看到的一幕幕,一景景黯然神伤,“美”让人觉得又是那样的悲哀和无助。
-全文完-
▷ 进入芳草人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