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打开电脑,习惯性地浏览一下文字,忽然看到骁戈楼主的《余杰:被曲解的历史流氓》,带着很大的好奇心,我进去看看究竟写些什么。看了才知道作者是因为读到了大唐才子的《余杰:另类历史流氓》后所写的一篇读后感。作者对大唐才子对余杰的理解很不满意,就写了反驳的文字。
余杰的文字以前一段时间也是我很喜爱的文字,我读过他的《火与冰》,《铁屋子的呐喊》,可以说他的杂文是很犀利和切中时弊的。虽然字里行间,书生意气的感觉很浓重,愤青的感觉也很浓重,但是他的敢说敢讲的少年作风、敢于言人所不敢言和人所不能言的作风,的确是很少见的,其洞察力和才气在年轻一代里,属于稀有之流。
我对余杰的反感开始于他自己的炒作。如果把余杰理解为一个单纯的文化人,那未免天真,他有狡猾的一面,对自己的炒作也是很隐蔽的。有一些地方并不顾实际事情,口气大,国人所忌讳的张扬作风很明显。说真的,在以前我就曾经嘀咕过:余杰如此的张扬和突出,在咱们的老大中国里,肯定是会挨砖头滴,不知道他坚持得了多久。
后来他攻击余秋雨,就犯了过犹不及的大错,就象王朔攻击金庸一样,看着比自己名气大的人不服气,又要借助攻击而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这样的作法,我想,很鄙吝,就象我看到论坛里的一个人大肆攻击安妮宝贝,开头就说:“安妮宝贝的文字我没有读过,仅仅是一个偶然机会接触到她的某篇文章”,接下来呢,连别人的文字都不屑一看,就开始长篇大论的批判了,借批判别人而似乎自己如同她的老师似的,气得我想把他扔到大粪坑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反作用大于正作用吧。文人相轻,只是绕了一个圈子,话说的再谦虚和再委婉,实质都是文人相轻的老毛病被重新包装了一下而已。
可以说,鲁讯以后,杂文可读性很强的作者也很多,比如朱建国、焉烈山等,但是我觉得最具有杂文辛辣的味道的还是王小波和余杰。
王小波的知识涵养和深度,行字的随意和洒脱、幽默,远在青年余杰之上,可惜才子薄命,英年早逝。余杰的文字,总的给人一种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无畏,只是不知道大闹之后,他是归于我佛,摘取正果,还是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继续作正直而诡异的的野狐仙。
那么,下面,书归正传,我说点我对骁戈楼主的《余杰:被曲解的历史流氓》的看法,由于没看过大唐才子的《余杰:另类历史流氓》,害我又搜索了一遍,结果在红袖添香上看到了原文。
一、我对余杰的看法
或许,看一个人也应该讲究辩证法吧,需要具体的看待具体的人。早期的余杰和成名后的余杰,风格上的变化就是成熟。一般来说,青年早惠的作家都有倔强的这一个性,因倔强而冲破阻力,得以实现自我,在余杰早期文字上也看得出来。
但是青年人的最大缺点是看问题不容易面面观,结合事实从具体处境出发。余杰的一些文字非常的好,也很精辟,可是一些文字,比如他对张承志的批判,我觉得就很偏激,一些词句的谴造也显得粗暴,他的思想里有一些西方的观点,可是性格总的还是中国式的。宽容似乎有些欠佳。我觉得写生活的时候,要成立一个观点是很容易的,可是真的实践下去,而非纸上谈兵,那么,生活的无序和粗糙就不是我们可以轻松下结论的了。
余杰说中的很多时弊,也是我们大家都感觉得到的时弊,可是为什么别人就不说呢?这和我们隐恶扬善的虚假作风有关。所以一些评论家说余杰是“弥天大勇”。
后来我从网络上看到北大毕业的余杰遭到作协的拒绝,他正在为找工作而四处奔波,很多单位都对他婉言拒绝,他比同班的同学就业困难更大时,不知道此信息之真假,只是忍不住发出苦笑。安妮宝贝一直低调,而且厌恶那些搬是弄非的人,可是成名后始终被外界的种种不相干的风言风语弄得大气不敢喘,这说明了什么呢?
象鲁讯先生,熟悉他的人知道他有敏感,好斗的一面,更多却是慈悲和爱,是个喜爱孩子典型的幽默的人。有很多私人朋友,而不是战友。鲁讯先生说:“我的思想是有毒的,病态的,黑暗的”,很象是《红楼梦》里的新人贾宝玉“行为偏僻性乖张,有时似傻如狂”。只是他的背后被党派插上了很多旗帜后,就成了一个斗士的形象了,生活的鲁讯和宣传的鲁讯是不同的两个人。鲁讯打麻将,有钱,稿费多,为一点小钱打官司,周末会上高级餐馆,看电影,娶的老婆小他二十岁——简直就是资产阶级,这才是真实的鲁讯,可是他的真诚和托尔斯泰一样,“俄国的贵族想革命,是想要作马车夫”,而鲁讯写杂文,是因为有种人道精神。
所以,对于余杰,怎么说呢?我喜欢真诚的余杰,不喜欢炒作的余杰。
二、对历史人物和中国国民性的理解
在对中外宗教、文化、历史观点的理解上,说一句让大家听了都会出乎意料的话:我觉得余杰和大唐才子对历史的一些理解,其深度还不如烟雨里的熊飞峻。熊兄是个典型的中国人,可是他对中国文化、对基督教、对义和团,对官文化、对女权主义等,都有很现代的理性的观点,可以说是具有现代感觉的观点,而不是精美包装后,仍是一狭隘民族主义者。
唐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繁盛和宽容的时期,为此我还以羡慕的心情写了篇《宽容的唐朝》,大唐才子这名字看了就以为是李白转世,气魄宏大,个性宽容,可是看了他对义和团和李鸿章的理解,我觉得还是个狭隘民族主义者,对历史的理解太情绪化了。骁戈楼主则要理性得多。当然,我不是因为文人相轻,嫉妒大唐才子什么,是就事论事的。他把余杰定义为汉奸、卖国贼的跟屁虫、历史的流氓等,就象以前的人们给鲁讯插旗帜和贴标签一样,言重离谱拉,余杰,一有名气之文人耳。文字的人耳。
义和团抗击外来侵略,这是没得说的,如果反抗外来侵略都不应该,不管你的理由或者学问多高,这都要被否定,那我也懒的有心情和你说话了。主要是义和团存在的很多缺点,盲目的滥杀,有的是出于仇外心理,有的则是纯粹的滥杀。义和团的宗旨和目标都显得简单了--比起大清,结果被利用。
至于李鸿章,连邓小平在会见英国的撒切尔时也曾经斩钉截铁地说:“如果中国九七年不收回香港,那么中国领导人就是李鸿章”,让人热血沸腾。可是李鸿章的确只是清政府的一只卖国替罪羊。就象“四人帮”只是某人的棋子一样。卖国的是清政府,谈判的代表是李鸿章,如此而已。有人开玩笑说:中国历史上,凡是姓李的宰相都容易被人涮。
但是李鸿章的私人修养和为人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蒋介石,美国尼克松总统在其回忆录里说,周恩来和邓小平等部分中共领导人,谈起蒋,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敬重。蒋介石虽然是党魁,私人的朋友和交情却是不错的,并非全是革命战友,生活简淡平实,有浓重的人情味的一面,注重实践,勤奋实践儒家思想,每天都要学习。可是我们所知道的蒋介石,不过是:“蒋光头,卖香油”罢了,蒋在我们的记忆里,就象电影里总被一两个八路打得全军覆没的日本鬼子一样,傻头傻脑,一个卖油翁而已。——可是你相信吗?
骁戈楼主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历史?三年自然灾害饿死几千万人甚至易子而食大行其道,我们的历史书为什么不说?一直到现在,我们的历史书还把敌后根据地抗战称为中流砥柱而对国民政府的几次大规模会战一笔带过。这些我们的历史书为什么不说?”。这句话是很经典地,大唐才子用“我觉得,我总觉得”,这种用情绪化来代替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我以为对一个写杂文的人来说,并不足取。
看着热闹,写来也乏善可陈。很高兴看到骁戈楼主和大唐才子的文字,总之,我笔我心,以上亦仅是个人管见而已,不对之处,还望海涵。
-全文完-
▷ 进入樱花渡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