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悲泣石羊河[3]:祁连山,我的冰娘香山紫烟

发表于-2006年06月06日 早上8:16评论-3条

第二幕 祁连山,我的冰娘

山与水,自古就是一对至性至情的母女。没有山,水将不存;没有水,山将不绿焉。石羊河是祁连山的女儿,没有祁连山的雪山和冰川,就没有石羊河的过去和今天。在家里,每当看书累了,打电脑累了,眼睛困倦干涩了,我就站在阳台上南望祁连。武威城的楼,虽然在一天天长高,但仍然挡不住眼睛与祁连山雪峰的连线。即使六月天,山顶上还是皑皑瑞雪。远远地望一眼祁连山上那耀眼的雪,朦胧的雪,就会湿润我的眼睛,我的感觉。

“祁连山”之名源自古匈奴。在古匈奴语中,“祁连”是“天”的意思,祁连山因此而得名“天山”;又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而称南山。唐代诗人李白,看着这苍茫的群山,不由得感叹,“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天山”,也指祁连山。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人(裕谷族)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意思是“天之山。”

在古代,祁连山属雍州。公元前221年前为大、小月氏族驻守,后被匈奴占领。公元前121年,汉朝大将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踪居延、至祁连,大败匈奴,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开始纳入汉王朝版图。这是怎样的一处山脉啊,平坦处,山溪婉蜒,青草连连,牛羊悠悠。险峻处,怪石悬崖,峻峰狰狞,峰回路转。高山上,雪峰皑皑,冰川岳岳,雪莲争艳。谁能说得透它的深邃它的情怀以及它的苦难?

西汉初期,祁连山的分布,西逾甘新交界伊吾地区,东至景泰、永靖境内。它是中国九大山脉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南缘,地跨甘肃和青海,西接阿尔金山山脉,东至兰州兴隆山,南与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相连,山脉西北至东南走向,由数条近似平行的山脉组成,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长约1200公里,宽200~500公里。生活在祁连山雪域高原的华锐藏民,这样神情地唱着祁连山的诞生:

有一天,天空有了日月星辰,

大地上又是一片大海;

没有人和鬼怪及牲灵,

只有大海的涛声和走动的云彩。

有一天,一个从十三天下来的巨神,

用那大斧将海堤劈断;

海水汹涌流向南方,

从此,有了高山和平滩。

华锐牧民是一个天生会唱山歌的民族。在他们的心中,祁连山是一座神山,自然是由另一位巨神创造的。神山又赐给了他们白云般飘浮的白牦牛,白绵羊,白骏马;是山神赐给了他们颗粒饱满的白青稞,白大麦,白大豆。而他们,是太阳转了一千万个圈后,神猴和罗刹女生下的后人。这是一个浪漫的张扬着诗意美的神话故事。但是,有谁知道祁连山在造物主的指点下,为了接纳神猴和罗刹女生下的后人,在地质不断的变质、断裂、抬升与沉降中经受了怎样的阵痛?

在六亿年前的古生代时期,整个大西北都处在沼泽湖海之中。没有山,没有沙漠,没有森林,有的只是天水一色的湖蓝和波涛。在没有风的日子里,她静如处子。那时的地球还像一个刚刚孕育小鸡的蛋壳,极脆嫩,也极不稳定,地壳整日处在动荡不宁的旋涡之中,水陆不断地交替,不断生长变化着,太阳的一声轻轻咳嗽,或慧星的轻轻一碰,都会使地球发生剧烈的颤抖。到七千万岁年以前,地壳变得沧桑了许多,坚硬了许多,但也预示了未来的变化更为剧烈。随着地心里溶液温度的急剧升高,压力的不断增大,膨胀,坚硬的地壳不断受到冲撞。地球的某一处,终于象孕妇一样,隆挻了肚皮,而后胀裂,那就是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开始。从地球内部喷射出的炎热的火焰、灰烬,喷射出的巨大的泥块、砾石,一天天堆集升高,发育成了山脉。河西一代经不住这一运动的诱惑,古老的地层不断地发生褶皱、断裂与抬升,便有了山脉拔地而起,自昆仑山一路向东高耸而来。山还在继续生长着,大陆板块也象漂泊在沧海之上的几叶小舟,左碰右撞。到第四纪冰川期以来,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又发生剧烈碰撞,竟使青藏高原抬升了3500米至4000米之巨。地处青藏、黄土、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古海,迅速向低处退去,托起连绵的云峰,变成了巨大的山脉。这就是祁连山,石羊河奔腾的源头。

祁连山冷龙岭东延山脉,构成了武威境内山峰的基本骨架。冷龙岭自天祝境内西北角突入,耸起海拔4847米高的卡洼掌,尔后开叉伸出,形成左右两条山脉。左边一支山脉沿牛头面、磨脐山、得泉山、乌鞘岭、毛毛山一线蜿蜒东去,到松山城一带,峰线急剧下降到三千米左右。这条山脉是真正的摩天大坝,锁镇了北来的风沙,隔断了南来的云雨。右边一线山脉,则是东南走向,最高者为马牙雪山,主峰白圪达4446米,次为龙宝大坂、三宝山,整个山势缓缓倾斜,最终被大通河陡然截断,形成一处悬崖峭壁。祁连山脉的形成,直接引发了祁连山麓气候的急剧变化。太平洋上空的暖湿气流,再也飞不过高原,飞不过喜马拉雅山,飞不过祁连山了。东部季风吹到这里更成了强弩之末。祁连山便成了一道热与冷、暧与寒、湿与干和天然屏障和分界,把温暖、湿润和雨水拒之门,把寒冷和干旱留给了自己。高大的山峰又截住了高空中的气流和云团,寒冷使气流和云团化成了片片飞雪,日夜不停地洒落,染白了祁连山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山峰。皑皑白雪逐步圆化变成了粒雪晶体,使积雪的密度逐渐增大,粒雪的硬度也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着,喘不过气来,再加自身重力和外界压力的双重作用,它们变得更加致密坚硬,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其间的孔隙不断地缩小,里面的气泡也逐渐趋无,形成了真空。用专家的行话说,当粒雪集合体的密度达到约 0·84克/立方厘米时,颗粒之间便没有了空隙,变得密不可透。随着漫长岁月的流失,雪晶体密度的增加,它的颜色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期初的乳白色,慢慢地变成了晶莹透彻、蓝如水晶的古老冰川。祁连山冰川便成了远古历史的见证,也成了谷水奔腾不息的源头和人类生息的源泉。

大自然成就了祁连山冰川,也给了冰川地貌的奇丽壮观。宽阔硕长的冰川延伸开去,绵延千里,好似披挂在雪山众神身上的一条条洁白的“哈达”。这些由冰雪和石头凝成的奇形怪状、棱角分明的脉脊,有如用巨斧劈雕一般,千姿百态般躺卧在雪山上,如白虎藏匿,如银蛇盘绕。每一座雪峰又都象一位气势雄伟的巨人,“石骨峥嵘,鸟道盘错”。你若一路而上,履冰踏雪,必感寒风刺骨,令你目不暇接。到正午,阳光照射下来,冰川会如钻石样发出万簇光芒。到黄昏,再经霞光的晕染,冰川则会显现另一种无法描摹的瑰丽!雪山上六万余亩的卡洼掌,一进六月,芳草萋萋,繁花似锦;磨脐山周围,七座山峰环山而拥,登巅观望,如七辆满载粮草的大车正在缓缓行进,被人称为“七辆草车”;雷公山间,“鸳鸯二池”,上雄下雌,如两块镜子,以自然的阴阳之性映照着人性的清浊;马牙雪山插天拔地,雪色奇绝,晶莹剔透,如冰心玉骨的仙人;雪山中部的古古拉海子,飞湍溢自冰崖,玉瀑喧于深涧,如玉发飘飘的仙女;毛毛山如长龙卧地,挺颈拱背,裸岩缝隙间,流水淙淙。近河处,国道依河而行,逶迤如蛇,汽车鸣笛,马达轰隆;河床上,幽幽绿水,回环曲折;村舍人家,鸡犬相闻,鹃啼莺歌;游人倘有兴趣登山,或聆听天籁,或引歌高吭,自会暑溽顿消,尘虑皆忘。

但也有人是为了一种事业和执着,才登祁连山的。至今,对祁连山现代冰川做了权威考察的,只有一位专家施雅风。在近半个世纪里,他带领冰川考察队,对祁连山东起冷龙岭,西至柴达木北山,包括10个冰川区,2个冰川群,125个冰川组,941条大小冰川,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不仅描绘了冰川的形态、类型和分布,而且估计了储水量,进行了人工融化冰雪的试验,最后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长达43.6万字《祁连山现代冰川考察报告》。结果表明,祁连山冰川共有大小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除此之外,再没有人到过祁连山现代冰川的腹地。施雅风无疑是开在雪山项上的一朵雪莲。

是的,他是一朵雪莲。在这种冰天雪地的地方,人原是无法住足的。《资治通鉴·隋纪》记载,隋大业五年(公元 609年),隋炀帝西巡,于六月中旬进入祁连山大拔谷,竟遭大风雪突然袭击,“卒士冻死者大半,马驴什八九,后宫妃、主惑狼狈相失,与军士杂宿山间。” 隋炀帝不知道,这里的气温,就是在夏季,到傍晚也会降至零度以下,所谓“祁连六月雪”、“四时积雪,六月飞霜”的景观,就是祁连山气候和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这样的地方,我以为万物就会绝迹。特别是在海拔4000米到5000米以上,被称为雪线的地方,更是生命的禁区和分界。然而,就在祁连山的雪线之上,却出现了逆反的生物奇观。在近雪线的高山碎石坡和浅雪的山层之中,生长着有名的高山雪莲,雪山草甸植物蘑菇状蚕缀,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岩石下的雪山草。雪莲、蚕缀、雪山草,它们三个,就那么耐着严寒,守着寂寞和清贫,为雪山张扬着生命的精彩。它们是守在祁连雪山上的“岁寒三友”。 

你看那雪莲,茎叶上长满了密密的白色的绒毛,那是雪莲抵御风寒的翻毛皮袄。它既可以防风保温,又可以反射高山紫外线的强烈辐射,是适应高山风大、低温、光强、天气变化快等特殊气候的典型植物。它的个头虽然不高,约20~30厘米,但根茎粗壮。在茎的基部密生着许多卵状矩圆形叶片,茎顶则由10多枚薄薄的淡黄绿色的苞叶所包裹。苞叶上下排列成2层,顶部微微向外张开,外形有如盛开的莲花花瓣。不过,雪莲真正的花却包裹在苞叶叶片的中心。它由约20个圆形的头状花序组成。许多头状花序密集地挤在一起,好像菊花的大花盘。每年七月中旬,祁连山雪莲,那头状花序上的紫红色筒状小花竞相开放,形成一团艳丽的大“花芯”,与周围宽大的苞叶相配,这时,才真正像一朵伴着残冰和积雪一同盛开的冰山上的雪莲花。

祁连山不仅有“岁寒三友”,还有众多的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1987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建立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大部分就位于石羊河源头的武威、张掖两市和金昌市部分地区,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120公里,总面积2653000公顷。区内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1044种,兽类58种,鸟类140多种,两栖、爬行类1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有:白唇鹿、野驴、野牦牛、盘羊、雪豹、斑尾榛鸡等几十种,是我国珍贵药用动植物麝的重要产地之一。名贵药材有雪莲、紫参、党参、麻黄、大黄等。

成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林、草原植被。为祁连山三大内陆河流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水源涵养林主要树种是云杉、祁连圆柏,以及零星的山杨和桦木;灌木主要有金露梅、箭叶锦鸡儿、吉拉柳等。林地面积约111000公顷,森林覆盖虽然率较低,但是在整个干旱区域内,却显得异常重要和珍贵。正是由于祁连山森林的存在,才使得冰川融水及降雨蓄存下来,缓慢地补给河流,起了调节径流、削减山洪、保证年径流量相对稳定的作用。对于水源涵养林的重要作用,古人早有清楚的认识,那就是“雪山千仞,松杉万本,保持水土,涵源吐流”。

终年积雪的祁连雪峰,在太阳的辐射下,宛若一朵朵盛开的雪莲花,浮在五彩祥云下,雄鹰在雪山的上空盘旋,布谷鸟唱着春天的歌谣,珍珠般的白牦牛布满了草原,马莲花争奇斗艳的开放,牧羊人穿着毛织的褐色氆氇,象在雪莲中走动,帐蓬里飘出了酥油和奶茶的清香,一切都是那么的神秘和圣洁。牧羊女还在神情地歌唱:“雪山下流淌的泉水哟,是最清凉的圣水;草原上长满的花朵哟,是最香最美的鲜花;母亲牧羊的白牦牛哟,是最吃苦耐劳的神牛。”

就在这美丽的雪莲花下,藏着三千三百多条大陆冰川,这些来自天宇的“天然的固体淡水水库”,一经太阳的抚慰,千峰融水,万壑争流,无数条小溪水汇成条条湍流的小河,淙淙细细,曲曲悠悠,纵横交错,潺潺而下,清得见底,凉得透骨,蓝得透紫,雄奇旖旎,令人如痴如醉。出了山谷,一条条小河汇聚而来,河流形成了,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收拢了五十六条从冰川、雪山峡谷里奔涌而出的小河,以年径流量七十多亿立方米的流量,奔向河西走廊的下游。

没有祁连山冰川,就没有河西走廊。它是河西人民懒以生存的命脉和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它维系着河西440万人民、750万头牲畜、70万顷耕地、120万顷可耕荒地、几百个工矿企业的命脉。正因为有了祁连山和祁连山冰川,自东起乌鞘岭,西接吐哈盆地,武威、张掖、金昌、敦煌、酒泉、嘉峪关等城市明珠镶嵌其中的狭长地带,才成了自古闻名遐迩的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成了今日甘肃的“米袋子”、“菜篮子”,中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在河西走廊,占全省20%的人口,提供着甘肃省70%的商品粮、99%的棉花、35%的油料和50%的瓜果蔬菜。

这是雪山的恩赐,祁连山的恩赐!

我无缘去石羊河的源头,祁连山冰川的腹地,目睹冰川的风采,但我经常从雪山脚下经过,也多次站在雪线下面的草原上,目睹过雪山的英姿。时不时就会看到一片光秃秃的大山的半山腰,突然玉带缠腰一样地裹出一条森林带,那森林带中的树木就是四季常青的祁连圆柏。它是守护祁连山的卫士,也是守护水源的卫士。尤其是在冬季,当山坡上铺满了白雪,那半山腰上的林带依然墨玉般深绿,挻立在山腰,为远处的皑皑冰峰遮挡寒风,站岗放哨。

这些森林是祁连山的幸存者。在古代,整个祁连山松柏森森,青草依依。在祁连山西端大黑沟长达两公里的岩画中,茂密的森林与芳草是主体形象的一部分。有专家考证说那岩画,“当是春秋战国至西汉年间,生活在河西走廊的月氏、乌孙等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遗产。”足见当时的自然景观及祁连山森林资源的丰饶。这密密匝匝的森林,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羊河西人民的希望,丝绸之路的诞生。有森林才有雨,有森林才好积雪,河西走廊的水无一不是祁连山的冰川融雪。那雪水原本是冰肌玉骨的,汩汩长流的,是它,滋润着沙漠戈壁的干旱与燥热。是它,河西走廊才有了绿洲,有了名城,有了商旅,有了文豪,有了羌管与芦笛的清音。《河西志》谓:“河西人民把祁连山林区当作命根子和吃饭碗,没有祁连山的森林,就没有衣食住行的来源。”

但今天,祁连山上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朵雪花,都变得沉重哀怨。都说人活得累,孰不知,祁连山活得更累。河西走廊自汉唐富裕文明的巅峰一路滑向衰落低谷的过程,实际就是祁连山森林日趋减少的历程。历史即将把清王朝埋藏的时候,祁连山的原始森林已经由数千万亩减少到建国后二百多万亩。到1980年,只剩下167万亩,现在不足160万亩。森林带下限已由1900米退缩至2300米。祁连山浅山地带森林已经消失,一些山岭已演变成了童秃群山,如和尚头样找不到一根头发。东部浅山地带37万亩灌木林被毁,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到650多万亩。石羊河的源头冷龙岭北坡油松林、青扦林已砍伐殆尽,山杨林、桦木林正在退化之中。1980年,甘肃省政府做出了在祁连山10年停止砍伐森林的决定。那时候,祁连山真的等来了十年修养生息的机会么?好象没有。谁也无法精确地统计祁连山林区深处,有多少流散居民,有多少正在挖掘的金矿。不算这些闯入的散兵游勇,祁连山内就有40万老百姓生活,200多万头牲畜啃草。仅一个天祝县就有100多万头牲畜吃草,吃光了近的再去吃远的,草地光秃了再吃灌木林子。吃秃了祁连山之后还吃什么?《新西北》断言:“河西北面之沙漠戈壁非天生者,全属人谋不臧,在千百前为沃野,但滥伐树木,废渠道而河流干涸,乃逐渐风化形成沙漠地矣!”

我离开了雪山,离开了草原,最后站在乌鞘岭之巅,再次仰望了马牙雪山一眼,那个马牙雪山上古古拉海子的美丽传说,就如天籁般在我的耳边响起。有一年天旱不雨,到处草干水枯,水畜频临灭绝的时候,草原上来了一位仙者,他说,久旱不雨是因为“玉龙”沉睡了,只有去把阿尼玛卿雪山顶上的“天鼓”敲响,“玉龙”才会醒来,天上才会降下甘霖。但阿尼玛卿雪山远在千里之外,中间横着十多座雪山,隔着十多条大河,还有无数毒蛇猛兽出没其间,谁有勇气把这些艰难险阻踩在脚下呢?住在马牙雪山山麓的姐姐才什吉和妹妹措什吉听着了,争着要去,争执不下,姐妹俩就并肩出发了。在她俩走后的第五天,西边传来三声“天鼓”响,接着彤云密布,雷声大作,霎时天地相连,雨线濛濛,小河涨满,枯草复萌,畜群撒欢,草原得救了。牧民们带着感激的泪水煨桑祝福,盼望姐妹俩平安回来。正当姐妹俩历经万难回来的时候,一缕一缕的桑烟忽然聚成了一团一团的云朵,将英雄的姐妹徐徐托离地面,送到了马牙雪山顶上,徐徐幻化成一上一下两个海子。后来,人们把上面的海子叫“措岗玛”,意为“姐姐湖”;把下面的海子称为“措秀玛”,意为“妹妹湖”。从此,姐妹湖水,常满常溢,滋润着森林和草原,供给人畜饮用,永远造福着人间。

传说是美丽的,但现实却让人忧郁。走下乌鞘岭,马牙雪山便如一朵雪莲影影绰绰,渐趋模糊。我又想起了19世纪一位冰川学家关于寻找采摘高山玫瑰遇难者预言的故事。在阿尔卑斯山区,沿袭有小伙子采摘高山玫瑰向姑娘求爱的风俗。山区里曾有几位小伙子因上山遇到雪崩被埋没了。冰川学家劝说大家不要费力寻找,并预言说,四十年后,在冰川前端处能找到他们的尸体。不出所料,43年后,人们果然在冰川前端处发现了那几位不幸者的尸体。故事的本意并不是称赞冰川学家预言的准确,而是反映了这位冰川学家的忧虑。他不能不忧虑,喜马拉雅山冰川在融化,世界上各地冰川在萎缩……他只不过用冰川雪线上升的速度,准确计算出了尸体出现的时间罢了。

如今,祁连山冰川也在萎缩。东部冷龙冷冰川从1956年到1976年的20年间,年均后退12·5至22·5米,现在仍然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中西部的大雪山正以每年2到6米的速度后退。许多冰川面积在近100至300年间,缩减了一半以上。祁连山冰川融水比上个世纪的70年代减少了约10亿立方米。由于水源减少,近10年来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加上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引起的“狭管效应”,北临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的戈壁和沙地、绵延1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地区以及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强度最大的沙尘暴源头。如果水源涵养林继续凋敝,冰川后退,雪线索升的势头得不到改善,在林与雪的对峙,人与地的争斗中,唯一的大赢家毫无疑问的就是沙漠。

我无语,我的灵魂已经被那圣洁的冰川封冻了,我渴望自己能成为那位采摘高山玫瑰向姑娘求爱的小伙子,冷藏在冰雪之下,远离被污染了的山野、草原和人群,远离沙尘喧嚣的世界。等到天蓝、水清,阳光温暖的一个早上,让太阳融化了覆盖在我身上的冰雪,我再醒来,喝那清澈的泉水和香甜的奶茶。也许,那样我会娈成一个臭味十足的逃避现实主义者,但为了子孙万代那一口香甜的泉水和清茶,我愿等待。而现在,我只能轻轻地问一声:祁连山,你能满足我明天的清醒之愿么?

本文已被编辑[薄云残雪]于2006-6-6 9:12:04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香山紫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薄云残雪点评:

古老的民族文化,丰厚的自然资源。我们不禁叩问:是不是该清醒地面对它了?

文章评论共[3]个
江南雷阵雨-评论

“祁连山”之名源自古匈奴。
好象余秋雨的风格哟!
  【香山紫烟 回复】:呵呵,老余是我钦佩的一个大家~~ [2006-6-6 22:12:06]at:2006年06月06日 晚上8:24

瞎眼的傻丫头-评论

这节就收着慢慢学习~~
  【香山紫烟 回复】:今儿先坐坐~~别读了~~太累~ [2006-6-10 7:51:20]at:2006年06月08日 下午6:47

一株行走的草-评论

没有侧立千尽的绝壁,好水难为瀑;没有临风飘举的翠竹,劲风不生姿。人与自然~
  【香山紫烟 回复】:谢谢你的好评!请喝茶! [2006-6-10 7:52:13]at:2006年06月08日 晚上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