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减负为何难
——一位家长谈教育
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连着数天做作业做到晚上十一点,作业做的眼泪汪汪,做家长的心疼不已,也只能端水倒茶在旁边陪着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题海。是否这是个例呢?我后来询问了其他学校的孩子,也是如此。看来作业负担过重,是现在普遍现象,陪“太子”“公主”读书是家庭的一道风景。我想这时候老师一定已经闷头睡觉了,而她的学生们却在挑灯夜战,这可能是老师不曾想过吧。年年讲为学生减负,年年变成空话。我的孩子从一年级上到了三年级,学习越发紧张,课题也越发多了。我是个注重孩子努力的过程不注重成绩的家长,我更喜欢综合素质好的孩子,看来这应该是件好事情,然而却一脸无奈,因我无法控制老师们给孩子布置的这些作业。似乎要成绩不是学生本人而是老师!真的是这样吗?孩子终于做完了,疲惫不堪,赶紧打发她们歇着,没一分钟已经梦游四海去了。才三年级学习就如此劳累,孩子学习的路还很漫长,不免担忧起来。
看着孩子沉重的书包,灯下的我,点燃一支香烟,陷入深思……
学生减负为何这样难?我也是从学生走来,在我学生时代的教育体制应该和现在相差不多,看了孩子的学习,只是感到他们的学习比我们那时难度增加。譬如我那时六年级以后才有外语课程;而现在一年级开始就有外语课程。和过去同年龄相比负担明显加重。这样的改革是否合适?是否经过有效论证不得而知。语文变化不明显,估计还是比过去还是简单了。古代汉语在过去是主攻课程,从古文来说,比现代语文难度应该更大。诗词歌赋古文观止恐怕现在的语文老师都难以为之。数学在小学来说也是普遍增加难度而已,别无新意。这些课程有简有难应该还是平衡的,外语在小学并不是重要课程,只是提前介入罢了。那么孩子的负担究竟来自哪里?孩子,老师,校长,学校,教育局,教育体制,社会需求这样一根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是怎样相互连接的呢?
我不从孩子着手看问题,刚才列举的一个个环节,我用倒叙的方法来分析,找找为何减负难的问题。
社会需求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同步跟进,在这一点无可置疑。但是社会到底需求有多大,这可能是个未知数。生产力的发展变数是很大的,教育全部符合发展的需要还是会有很大问题,总有捉襟见肘的感觉。譬如我们教育各个学科应该是什么比例才更合适,文理的比例应该是怎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在不断扩大,享受教育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人人都是高学历,我们社会能消化的了?如果都这样,教育资源浪费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贫穷还是主题内容,那么能浪费的起吗?社会有着不同层面,就如一座金字塔形状,社会精英是塔顶,只需要一小部分人,如果都是精英,塔形倒置何有稳定?社会结构一直如此,不管社会走向哪个阶段,都是呈现这一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心理定位是什么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位家长的心理;用学历定天下,来面对生存法则是学生的心理;学校和老师争荣自我欲望膨胀的心理;精英意识在我们社会人中根深蒂固,似乎难以逆转,这样就加重对分数的期盼。社会人心理需求与社会总需求不成正比,这就是目前的社会状况。
那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如何来进行有效调整呢?现在教育激励机制着眼点应该放在哪里?用什么尺度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这些关系教育方向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实践者只是在小心地揣摩,点击皮毛罢了。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缩小放大,只是小葫芦与大葫芦的差别,本质一样。我们先来看看美式教育是如何走过来的:60年代美国为了在航天方面赶超前苏联,采取教育培养精英战略,不惜牺牲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来培养顶尖人才。哪怕是牺牲999人而得到1人也在所不辞,为此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但收效甚微。80年代后美国开始重视生存为主教育方式,他们感觉社会人要适应社会最重要的是生存原则,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用他们的评估理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在生存原则下真正起作用只占15%,那余下的85%是什么呢?经商头脑,动手能力,人际关系,交际手段,创新精神,社会适应性等。这在他们对中国留学人员的选拔中已经有所体现,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评价体系改变了思维方式,也改变了教育模式。教育呈良性循环,生产力空前发展。多元化评价更能激励学生全面发展,这符合人之间个体差异,符合个性发展的需要。难道我们不能从别人走过的弯路里接受点教训。我们的老师,家长,社会应该把适应生存原则为人的第一要素才对。用人的个性化差异来培养多方面社会人,对社会发展更为有利。
我们的教育改革也在进行。就拿上海来说,课改首先从这里开始。课改的重要内容是强调学习过程,淡化学习结果。在这点上我们的教育局,我们的学校校长,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是否都能来理解课改的主题思想呢?我看见了我的孩子被老师罚写的痛苦。譬如:默写生字错了一个,孩子被罚写40遍,拿笔的手写得都僵直了。对此我十分不解,这样的老师是在关心孩子吗?最后是我帮助孩子完成了老师的处罚。低劣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产生了惧怕心理,更影响了孩子的成长。我想我孩子的班主任一定不是一位好老师,至少不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老师。我参加过一次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校长在上面做报告:“我们学校在区8所学校评比中,三年级语文在8所学校比平均分高出3分,英语高出平均分6分……”这是在淡化结果吗?这样我就不奇怪了,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老师。这样的课改能让全国同行来学习吗?我不是教育工作者,但是从所见所闻里看到了现在的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不是要给孩子加压取得的,而是教育的艺术性地有效发挥才能不误人子弟。老师是幼小心灵的启蒙人,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大。应该多从教学质量上多下工夫才是。再看教育局无休止地检查评比给学校校长带来了压力,校长又把压力转给了老师,老师要面对校长和家长双重压力,老师只能将压力交给了学生。压力的背后就是成绩了!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位优秀的地理老师,他上课有许多独到之处,譬如要上黄土高原这一课,他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改造黄土高原?你们可以自己去找资料去,下一节课告诉老师。”同学的积极性高涨,改变了枯燥的学习方法。这位老师很少去按照课本上去教授,然而,他的学生在地理考试中却成绩优异。强调学习过程,一样能带来积极的学习态度。淡化学习结果,一样会有新的收获。
我们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校在人们眼里就有优劣之分,也助长了对分数的要求。好的分数选择好的学校,不然就要用钱铺路。急功近利的心理让分数背负了更多责任。纯净的心灵变的势利,变的扭曲。然而却不能怪学生怪家长,这一切是我们应试教育体制而造成的。应该承认我们的学生是有差异的,而现在却要一刀切。我想起了神奇小子丁俊辉,据说是学习成绩太差,而走向台球发展的道路一举成名。丁俊辉差异的改变是走社会闯荡之路,他在社会中完成了一种生存能力的学习。这只是一个个例,不带有普遍性,不值得推崇。我们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训练应该是在学校里来完成。我们的学生与国外的学生相比在学习成绩上远远高于他们,而在生存能力上却低于他们,这就是教育偏差带来的结果。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简单说是专业不对口,我看却是生存能力差的关系。有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生,当一家日本公司高薪邀请加盟,她却无法入睡,深夜打电话给电台主持人,诉说自己的恐惧,怕这怕那心理异常波动不安,这不就是这位高材生适应能力差的表现。诸如新闻系毕业的大学生写不出一篇普通报道;农大学生不懂得种地等等都是不注重个人能力的表现。
只有学校减负,老师减负,学生才能减负。减负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不学习,而是从题海中走出来,能有更多自由空间参与社会实践和认知。恢复孩子自然天性,可以玩,可以看电视,可以交流,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反而更有利他们的成长。只有全社会对课改统一了认识,改革才能真正贯彻执行。国家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减少地区差别,减少校与校之间差别,减负才会有真正意义。
看着熟睡的孩子,看着流着眼泪完成的作业,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成绩就像光明下的阴影,在那片阴影下待久了,走出来的是苍白;而离开那片阴影却是广阔的阳光,在阳光下走来的是健康与强壮。
-全文完-
▷ 进入咖啡茶1234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