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五福之地——福州,就想去登石鼓山。
在福州平安保险公司的同乡殷女士的陪同下,我们驱车上了石鼓山。石鼓山离闹市区约10来公里,林木茂盛,曲径幽深。峰顶有一巨石,形状如鼓,据说每当天地风雨交加之时,石鸣如擂鼓,声闻数里之外,因之而得名。我们登上山腰时,正是日照西山,风和树静时分,无以验证。
踏进山门,就给人一种天下名山僧占多的感觉。大雄宝殿黄瓦红墙,朱漆门廊,在明亮的夕阳下,更添肃穆。殿前一座暗红色的古塔,导游介绍,是一座陶塔,烧制于北宋年间,共有十六层,分两段烧制,然后拼装起来的,乃镇寺之宝。一座陶塔,能越过千年的风雨,保存至今,确实不易啊。
多数上山的人,第一件事便是请香许愿。红尘扰攘,变幻万千,有多少喜悦、多少忧伤,惹来善男信女虔诚的祈求。我已岁近中年,心如幽潭,本无所求。但近来老婆身体欠安,儿子也临近高考,就动了平生第一次求佛的念头。我想,佛不会怪我临时抱佛脚吧,因为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一向坚守着“与人为善、以人为伴”的生活哲学呀。于是请得两枝香、两枝烛,均有尺许。在不知哪一个金身菩萨跟前,上烛焚香,心中默念,愿全家平安,儿子前途无量。袅袅轻烟,绕过廊檐,是不是真的飘向了那个神秘的有佛驻留的地方呢。礼毕,心中顿时释然、豁然。原来离家才几日,心底早已起了一丝牵挂,那是红尘中真切的牵挂啊。
穿过佛殿,上到后山,林风飒飒,泉声隐隐,真的是别有洞天啊。殿旁一排三角枫,躯干有水桶那么粗,枝桠横陈,有苍然老者之象。导游指着半空中一根粗枝让我们看,说那上头有一株兰草。细看之下,在苍黑的树节上,果然有一蓬长叶扶疏的绿草。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某个春天,朱老总游鼓山,寻着阵阵幽香,在半空中发现了这株飞来仙兰呢。
顺着斜径,下到一片阴湿、岩石裸露的山涧,这里竟有许多古今名人佳客的摩岩石刻。因岁月久远,苔生于石,字迹不大容易辨认,今人便将石刻全都用朱漆描过,虽然鲜亮醒目,反而失却了那一份苍劲古拙。深涧之中,有一个遒劲的“虎”字,说是朱熹的墨迹,姑且信之。
夕阳沉隐,山风越过林莽,簌簌有声。我们循着原路下山了。
晚上,殷女士带来了几位本公司的美女,为我们摆了一桌丰盛的海味,饮酒话乡情,自是一番热情融融的场景。殷女士毕业于武汉大学,来福建打拼近十年,升至部门经理,算得上高级打工仔了。而她及同事表现出来的职业亲和力,让我们深有感触,都表示,他日殷女士如回乡,一定要给大家一个答谢的机会。
来这座榕风海韵的城市,做一回匆匆过客,幸甚。愿五福之地赐福给芸芸众生。
-全文完-
▷ 进入江南雷阵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