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居无竹”,也要“看我车” 文/飘然一剑
中国的文化人从来讲究居住环境的清新高雅。只要条件许可,房前屋后栽上几棵翠竹,听风观雨,闲庭漫步,当是快事。东坡先生有道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看来这位以自烹的“东坡肉”闻名的美食大家,在吃肉还是观竹的选择上,毫不含糊地选择了后者。因为在文化人眼里,食肉为俗,观竹乃雅,岂能弃雅而就俗。清末民初,有位举人在东坡先生这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后面调侃了两句云:“要想不俗也不瘦,来盘竹荪炒瘦肉。”不管怎么说,历代文人墨客,都把观竹赏菊当成十分遐意之事。
在下开篇闲话这些,并非矫情古人的食住好恶。实在是有感于现在时尚的难登大雅。
本人新居的小区,因是地方政府的家属新区,所以园林绿化得天独厚,十分可观。塞北江南的奇花异草,小桥流水和古今中外的童话雕塑在这里错落有秩的分布开来。是人们茶余饭后,晨练暮聊,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朱熔基总理来天津开发区视察,还特意到此看看新建的居民小区。
最近,园林局特别从南方采购了一批新竹,在我们的小区试验种植。那是一个周末的早晨,我推开窗户,欣喜地发现一长排绿竹矗立在小区的楼前了。似乎在一夜间,这些新竹从天而降的,那么清新,那么飘逸,微风掠过,竹叶沙沙,似情侣呢喃,在问候这里北方的主人,欢迎我们从遥远的南国来此定居吗?
“快去看新竹啊!!”我几乎是欢呼着跑下楼去的,忘了自己还没有晨漱和更衣。许多居民也出来欣赏这新鲜的南方植物。听正在摆弄竹子的工人讲,这是昨天晚上抓紧时间种下的,从南方运到的新竹苗怕风干了。早有反映快的居民,拿出照相机在拍照了。大家都为自家门前,就可以欣赏这少见的南方翠竹而兴奋不已。
从此,我每天晚间饭后总是要在楼下的竹林间漫步,听飒飒竹风,看青青倩影,任思绪飘飘,发诗情悠悠,好不痛快。忽然理解了东坡先生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绝妙选择。
我在南方的不少地方领略过各式各样的竹子,印象特别深的是成都的望江公园里的竹林。据说包容了中国境内的各色竹子品种,林林总总有上千株之多,十分壮观。以赋竹闻名的女诗人薛涛的香冢也在绿竹掩映的小径深处。应该说,我过去经过的竹林,哪一处也比我家园的新竹都好看和珍贵,可是惟有这里的竹子让我欣喜留恋,十分亲切。
然而,好景不长,一天下班回来,我吃惊地发现楼前那些绿竹被连根拔除了,只有新翻开的泥土,告诉人们刚刚发生的变故。我愤怒地找到园林绿化公司,找到小区的居委会,才明白是居住在一楼的主人们,多次抗议园林公司把竹子种在他们的窗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并威胁说如果园林公司不移植走竹子,他们要自己砍除了。
原来如此,白来的窗前竹林,竟然招人讨厌了。我百思不得其解,悻悻地走访了一楼的几位住户。答案却让我瞠目结舌。
“这竹子多讨厌啊,晚上黑影乱动的,吓死人了,我老觉得有坏人藏里面呢。”一位金屋藏娇的不明身份的女子如是说。
“提起那些倒霉竹子我就来气,黑乎乎的挡我窗户了,我那辆新车(桑塔拿)停对面都看不见了。这晚上让人给刮了,碰了的我找谁去算帐去。”一位大腹便便的经理人物如是说。
“他们不象话啊,栽这么些竹子也不跟我们打声招呼,白天屋里黑多了,晚上还招蚊子,从栽上我就别扭。”一位下岗在家的大嫂如是说。
您瞧,当初兴高采烈地拍照留影的邻居们,怎么几天的功夫就对竹林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啊。那些昨天还清新可爱的小竹苗,眨眼就变的罄竹难书了。就因为母指粗的竹子离自家窗户近了点儿,影响了些室内采光,就恨不得刀砍火烧不可啊!
现实的人们啊,不愁吃穿的小康人们啊,何以如此没有文化品味啊?
可笑的我,还耐心的把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句端出来给他们。不料,那位天天晚上起来看宝贝车的老板反应真快,来了句我是“宁可居无竹,也要看我车”,得了,还蛮和昃压韵的,东坡地下有知,非气活过来不可。说来可笑,我发现这主的客厅里,居然还挂着“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屏风。他见我盯着看,不无得意地说,“看咱这竹子,全是金珀做的。六千多块呢,怎么样?”我不无调侃地随声附和道“你就欣赏这竹子,值钱,有眼光。不过我听说那些移走的竹子,从南方采购到这里,也是花了上万元不止呢”
“管我嘛事?那不是国家掏钱吗?挡我窗户就不行。”不可理喻了,我只有悻然而退了。
值得欣慰的是,那些拔起的竹子被移植到水池旁边的假山周围,尽管因地方狭小,只有稀疏的几簌竹子,依然让人们感到它们纤纤君子的风采,和那里的山水相宜成趣。
我每天闲暇的时候依然要到那里溜弯儿,抚摩着那些人为移植而逐渐枯萎的小竹枝,黯然神伤,而一旦发现新吐的嫩芽又会欣喜异常。我担心这些南方的生命能否度过我们这里冬天的严寒,听园艺工人讲,只有来年反绿了。这些竹子才算活下来了。我默默地为这些历尽磨难的小生命祈祷,期望来年春天有一派新绿给我惊喜。
-全文完-
▷ 进入飘然一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