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情 理 论
爱情是痛苦的,而又是幸福;爱情是可变的,却又是永恒的;爱情是自私的,也是无私的。但爱情的理论,在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现略举一些,仅供大家参考。
爱情的选择理论
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向老师求教: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块麦田,要求他们沿着田埂直线前进,不许后退,而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枝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枝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了下来。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枝更大更漂亮,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只好将就着摘了一个。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枝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枝,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可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了。
人的爱情,也是在不断地选择的。所以有的人结过婚后,发现自己结婚早了,还有更好的在后面呢。但也有人想寻找最好爱情,却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会,总认为还有更好的在后面,随着黄金年龄的渐渐远去,却走进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
同时也说明,当一次爱情失败或错过后,也不要伤心欲绝,不要认为爱情对人只有一次,也不要认为自己所获得的爱情是最美好的,不会再有比这更好的爱情了。要鼓气勇气,继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也许会获得比以前更美更好的爱情,拥有更幸福的爱情生活。
爱情的博弈理论
什么叫博弈理论呢?简单地说,博弈者,竞争双方之对抗与算计也。举例说吧,二人下棋,就是博弈。你这一步怎么走,决定了我下一步怎么走;而我下一步怎么走,又决定了你再下一步怎么走……双方每走一步,都要分析预测对方可能应对的招数,分析的招数越多,预测得越准确,就越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寻味。“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b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b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b,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b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b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a、b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
按照囚徒困境的分析结论,应用在爱情中:恋人最得意的选择是另觅新欢,最天真的选择是天荒地老,最理性的选择是分道扬镳,最糟糕的选择是被另有新欢的对方无情抛弃。问题是,最得意的结局过于缺德,最天真的结局过于虚幻,最理性的结局过于残酷,最糟糕的结局又(让一方)过于心痛……没有什么誓约是永恒的。很多爱情的悲剧,往往都从背弃誓约开始,而天下又似乎不存在没有誓约的爱情。
爱情的水果理论
水果品种繁多,味道各异,有苹果、菠萝、香蕉、水桃、桔子、葡萄、荔枝……如果你身边存放有各种水果,但只能吃苹果,你也只知道苹果的味道,但不会品尝到菠萝的味道,也许会对水桃、香蕉等水果充满好奇,想知道它们到底能与苹果有何不同的味道,你也会去试着品尝一下。
这种好奇心,表现在异性交往上,就是所谓的“花心”。为什么一般人对水果不存在病态的“花心”呢?因为各种水果我们都吃过,最终发现,水果的滋味虽各有不同,但总的感觉也不过如此。于是,“花心病”便不治自愈了。只不过有的人偏好吃苹果,有的人喜欢吃水桃,有的人忠爱荔枝吧。在与异性的交往上,当然不可能“把各种水果都尝一遍”,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只尝过“苹果”,也许不一定就是你最喜欢吃的水果,但偶尔你却有意或无意间品尝到了水桃的滋味,你才发现,噢,还有更好吃的水果呀,对原来所选择的苹果,可能要放在一边,重新迷上了水桃。但如果环境受限制,你只能吃到苹果,那么你就会思念水桃的味道,而埋怨苹果,为什么不具有水桃的味道呢?
只有尝过不同的水果,你才能知道苹果身上不可能有水桃的味道。也只有在“尝过了不同的水果”之后,当你与“水桃”相伴时,才能真正欣赏只有“水桃”味的“水桃”才真正适合你的味口!
没有比较,就发现不了彼此间的区别在在哪儿。而那种一开始就认定苹果是天下最好水果的想法,也会随之改变。因为那是受环境所限吧。所以爱情也是如此的。只有谈过几次恋爱,彼此真正从性格,兴趣爱情、个人习惯、人生价值观念、自身的优缺点等各方面达到合谐统一,才能保持稳定的爱情关系,人常说,相爱简单,相处太难,就是在各方面达不到彼此认同和接受。形成不了平衡的稳定关系,所以分手也是自然的现象。
爱情的三角形理论
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提出一个著名的爱情理论———爱情三角形理论。他的理论认为构成爱的要素有三种,他把这些要素形象地比作三角形的三个边,这三个要素分别是:激情、亲密和承诺。 爱情是由激情、亲密以及承诺三要素组成的三角形。
按照斯腾伯格的理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感生活都是爱情的三种成分的组合形式,不同的组合方式出现了不同的爱情类型。只有亲密一种元素,仅能称为喜欢,没有激情,没有诺言,所爱的对象与珍爱的物件和宠物无异,可能有兴致欣赏、把玩,却无意表现忠诚;只有激情的爱是疯狂的火焰,来势迅猛,不可阻挡,盲目、感性、短暂,潮涨后很快是潮落,潮落后常常会有火焰灼伤的刺痛,斯腾伯格称之为糊涂的爱;斯腾伯格把只有承诺的爱称为空洞的爱,没有激情、没有亲密而仅有信誓旦旦的承诺是不可想象的。
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
激情:魅力与性吸引。
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
完美的爱情:亲密+激情+承诺。
浪漫爱:亲密+激情。
愚蠢爱:激情+承诺。
伙伴爱:亲密+承诺。
斯腾伯格认为不同的爱情可以表示为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三角形面积的大小代表的是爱情的多少,三角形的形状正好说明爱情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不等边三角形代表不平衡的爱情,哪个顶点到三角形的重心的距离最长,就表明这是爱情中的主导成分,哪个顶点到三角形重心的距离最短,就表明爱情中该成分的不足,人们常常希望得到一个完美的正三角形,拥有十全十美的的爱情。
爱情的互补理论
性格上的互补:性格外向性的人,寻找性格内向性的人:一方喜欢倾诉,别一方则喜欢倾听;一方喜欢交际,一方则喜欢清静;身材外貌上的互补:有的身材高大的男人,身边却伴随小巧玲珑的女子;如花似玉的女子,身边的护花使者却是相貌丑陋的男人;风度翩翩的帅哥,有时身边的爱人却是对不起观众的女人。其它方面的互补:有的是家中贫寒的人,找到一个很富有的爱人;有的学历很高的人,爱人文化水平却一般;有的喜欢吃素的人,却找到一位喜欢吃荤的爱人等等不一而足。
爱情的门当户对理论
中国自古就讲究门当户对:故在爱情方面,书香门第的人,愿寻找有知识有文化家庭背景的人;家中有人做官或本人做官的人,愿寻找有权势的人家。做生意的人,也愿意在同行中寻找爱人。在身材外貌方面,要寻找与之般配的人;在生活习惯及爱好方面,也要寻找有共同语言和爱好的人;在人的生理、心理、人生经历等方面,也愿意寻找同病相怜之人。
爱情的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理论
大街上常可以看到吊儿郎当的青年,歪斜肩膀上依偎着的,尽都是可人的姑娘。而学识渊博、老实憨厚的青年往往形影相吊,冷冷清清。这是因为有的男人会讨女人喜欢,也常常在女人面前会使“坏”,有时虽然有点过分,比如过于肉麻的甜言蜜语,过于亲热的动作,但有时却不仅不惹女人反感,反而是正中下怀。女人也特别喜欢这样的男人,感觉这样的男人招人喜欢,心疼女人,理解女人,是有情趣的男人,即使这样的男人对多个女人示爱,却认为更体现了这样男人的魅力所在,也心甘情愿地争风吃醋地爱他;相反,女人对那些忠厚老实的男人却存在另一种看法,认为“忠厚是无用的别名”,有时与这样的男人约会几次,坐在一起,男人不敢紧挨着坐,反而会留一些空隙,更不敢说与她牵一牵手,拥抱一下了,与这样的男人相处,缺乏情趣,也没有浪漫可言,怎会讨女人喜欢!
爱情的缘分理论
缘分,这种有时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却会有时让人一见钟情,有时偶尔相遇,有时匆匆一瞥,有时阴差阳错地相撞在一起,有时一个错误的电话或莫名其妙的对话,有时会一次聚会、一次会议或一次旅行等等,把原本不可能相识的两个人用缘分连在了一起,有了美丽浪漫的爱情故事。这种缘分爱情,在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无须论证。
爱情的征服理论
那英的一首《征服》,也表明了,爱情也是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肯定是双方的相互征服,有爱情的俘虏,也有人心甘情愿地被征服。在这场爱情的战争中,虽然没有血雨腥风,但同样要经历一个情感斗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爱情的发展历程。有了爱与爱的吸引,同样也有情与情的较量,有了这种相互的征服,两颗心才能贴的更近,一方占了上风,而另一方,心甘情愿地被征服,两颗心最终融为一体。
爱情的同情转化理论
也许有人会说,同情不等于爱情,同情也不是爱情。但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因为同情转化成爱情的例子。比如有的人很同情弱小的异性,并不断地尽力去帮助他(她),随着弱小者的不断奋发图强,在事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来,才发现自己从同情的感觉发展成为对他(她)的欣赏和爱慕,也让对方接受并相互产生了爱情。
爱情的逆反心理理论
在旧社会,也常出现官家富家之弟与家中的女佣人有了感情,但遭到家庭或社会的反对,却促使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在一起。在当今社会中,仍然也有这种现象,本来两人的感情也只是一般吧,但一经家人及朋友的反对,却让他们的爱情发展更迅速,更加坚定,不怕众叛亲离,毅然地相爱在一起,这就是逆反心理的作用。而人自身就有反抗外界阻力的本能和愿望,更想证明爱情的伟大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爱情的经营呵护理论
傅迪生 任静合唱的《知心爱人》曾打动了多少相爱之人的心,“不管是现在/还是在遥远的未来/我们彼此都保护好今天的爱/不管风雨再不再来/从此不再受伤害/……”,这也说明了爱情,是需要呵护,需要经营。因为外面有风风雨雨的侵扰,内部有彼此的恩恩怨怨,需要沟通,需要理解,需要宽容,需要更加珍惜,更要为爱情之树浇水剪修,需要倾注更多的爱和心血,才能使爱情之树更加繁茂长青。
爱情的网络理论
网络的发展,给爱情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使人的爱情也比以前有了更多的选择。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不求人的美与丑,但求彼此更加温柔。不求长相厮守,但求网上与你同游。也许为一次又一次的伤心和失望寻找借口,但内心仍坚信真情会有;也许人们对爱情有几多渴求,爱情有缘来临时,没有拒绝的理由。
也许爱情不需要理论,也许理论指导不了爱情。因为爱情与理论无关,而理论与爱情各走大道两边,本没有多少牵连。
-全文完-
▷ 进入梦中芙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