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不是读后感的读后感——三国演义翳黩い飄零*

发表于-2006年05月25日 晚上9:06评论-1条

郑重声明:本人此文中的引文全部来自正版《三国演义》,如有购买盗版而未能体会其真谛者,本人概不负责……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我吹了吹尘土,翻开了尘封的《三国》。在语文老师无情的压迫和剥削下,我们这些光荣的劳动人民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奋起反抗,组成了一支强健的黄巾军。(扯那去了?)我当机立断,抄起支铅笔,飞向mr·王……(铅笔飞翔中)“老师,接下来该怎么写?”……

邹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姓刘,名备,字玄德。接下的故事,想必是童叟皆知,我就不多说了。桃园结义,可以说是三国演义的开始,也历来被人们所传诵。“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果是感天动地,现如今……我好想——好想有一个这样忠肝义胆的朋友,生死共患难,富贵同在天。苍天啊!你何时赐予我?

曹操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可见董卓之残暴,讨伐董卓自也是在情理之中,罗贯中以辛辣的文笔将董卓刻画的淋漓尽致,从而更好的突出了诸侯们的忠义。虽然并没有着重的描写董卓的残暴事例,却也不乏为笔到凭栏处,功到自然成。

许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鸟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操大喜,重待许攸,留于寨中。……这是不仅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一个转折,一个大的转折,决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霸业——官渡之战。袁绍的刚愎自用,曹操的求贤若渴,郭图的阴险狡猾,许攸的先见之明。在这场战役中,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读起来颇局魅力,无疑是三国中的经典。

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隆中对。诸葛亮,人称卧龙,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司马微曾把诸葛亮比作“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可见其才之不可量。而在这个事件其中,刘玄德是最应该让人称道的,他不以身份高贵而大摆威风,更不以威名赫赫而要挟恐吓,只是礼貌的求教,让人觉得他有一种无上的王者风范,而孔明的才智也历来被我们所称赞。

却说当日满江火滚,喊声震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兵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说到那里了?哦对了,有人说,赤壁之战是决定三国鼎立的重要条件,深思熟虑之后,却也是如此。赤壁之战,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据考证,孙刘联军以五万大败操军23万,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这其中的诸多事例,可谓家喻户晓,像借东风啊,群英会啊,草船借箭啊,都是极为著名的。不难看出,赤壁之战如果是决定鹿死谁手的大仗,还不如说是人物之间的斗智斗勇。不错的,机智,狡猾,仁厚,阴险,虚伪,妒忌,忠义,不知怎么的,全部都融入了这一场空前的比拼,形成了一幅宏大的场面,让人拍案叫绝。

子刘禅立为王世子。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总理军国重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其余各拟功勋定爵 。——七十三回。话说赤壁之战后,刘备以诸葛亮为辅佐,先后赚荆州,占益州,取汉中,在百官拥戴下进位汉中王,不久后称帝,至此三国鼎立。群雄割据的时代结束了,我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要是换成我的话,真不知如何是好。(这是肯定的,我要有那种谋略,早就是一代天骄了)

涕泣拜告曰:“臣亮五出祁山,未得寸土,负罪非轻。今臣复统全师,再出祁山,誓竭力尽心,剿灭汉贼,恢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白帝托孤之后,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后六出祁山,途中死于五丈原。诸葛亮,不愧为忠臣,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正如他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六出祁山更显他忠肝义胆,虽然最后功败垂成,但是我知道,他将永垂千古。祁山六战,作者煞费苦心,注重写出了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争斗往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欣赏次次好戏,不失为上乘之作。

维庞然大怒曰:“昔丞相六出祁山,亦为国也。吾今八次伐魏,岂为一己之私哉?今当先取洮阳,。如有逆吾者必斩!”。由此可见,姜维的用心良苦。九伐祁山,空徒劳。耗损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之后主刘禅昏庸无能,蜀国国力日渐衰退,姜维虽尽臣子之礼,又是诸葛亮传人,但可惜只手难补天,最终未能完成孔明心愿。死于蜀殿之中。有人说姜维单凭志气,所以不胜,以我之所见,也未必,邓艾曾赞;“姜维深得孔明之法!兵在夜而不惊,将闻变而不乱,真将才也!”可见姜维之智高。而姜维之所以数遇败绩,只能说,蜀国无人,兵弱将少,也难怪,奈何他有身本事,纵然也不能直捣黄龙,真是可悲啊。

枯含泪而言曰:“臣死矣,不敢不尽愚诚:右将军杜预可任。若伐吴须当用之。”自姜维死后刘禅降魏,后魏又被晋所吞,羊枯临死荐杜预,后杜预最终降孙皓,至此三分归一,晋统天下。呼~~我轻轻的把书合上,又琐进了抽屉。回想着每个细节,每次言语,着实感叹三国魅力之强,计谋之高。我愤然起身,打算再看一遍,却发现,钥匙已然不见……

后记

好累,总算完成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能是选择性的写一些经典而已,真是心有余力而不足啊。细细品味,总有些抄书多了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我所想表现的吧,呵呵。不过啊,终究是写完了。

本文已被编辑[萧月月]于2006-5-25 21:26:55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翳黩い飄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萧月月
☆ 编辑点评 ☆
萧月月点评:

宽泛的叙述,
详尽的思辩,
那种文若泉涌的恬淡,
将《三国演义》进行着阐释,
不得不有所深思矣。

文章评论共[1]个
萧月月-评论

欢迎新朋友投稿,但应注意正确排版,段落必须空二字,合作快乐!
  【翳黩い飄零* 回复】:谢谢提醒,以后会注意的 [2006-6-25 14:21:39]
  【萧月月 回复】:好的。祝周末快乐,幸福美好! [2006-6-25 15:50:06]at:2006年05月25日 晚上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