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了,天气陡然冷了许多。
一个清幽的早晨,未曾想到要添些衣服的我,卷曲着坐在一辆从城里开往农村老家方向的小车内,透过流动的车窗望着公路两旁随车忽去又忽来的??楝树,若有所思。
在游离的思绪中,我想起了家乡小镇上的那条小街。十七年过去了,它该会另有一番样子了吧。
记得十七年前离开小镇的时候,那时小镇上的小街虽不繁华,但却是不乏些许热闹的。早上起来,小街上做生意的人便会陆陆续续地打开店铺,张罗着一天的买卖。
开小吃店的,急忙着生火熬茶。这可不是一般的茶哟,那是侗家人自制的黑油茶,它看似浑浊,黑乎乎的不敢入口,实则香醇有佳,让人吃了还想,想了还来,来了还吃。小街上,最好吃的一家,应数杨大妈家的油茶了。大妈做的油茶香而有味,油而不腻。这里面是不是另有绝活,当不是我能知悉的。从表面上看,大妈的油茶无外乎就是把碱粑(一种用草木灰与糌米浸泡后,磨成浆,熬成稠,待稍冷却,便取之捏成菜碗大小的粑团,再放锅里蒸熟,即成碱粑)切成细条放到油茶汤(就是把晒干的粗茶叶加水加猪油一齐置于鼎罐里熬成黑稀稀的物状的东西)中去煮,片刻,即用碗装好,放上作料再加些炒米,一碗香喷喷的油茶就算做成了。看似简单,但大妈弄的油茶就是比别家的好吃!
开杂货店的,打理着铺板摆摊。参差不齐的木屋下店主把个人间食味居家小用山药野果摆的一应俱全,只待上早市的人前来择其需要择其如意择其实用。是热天,男顾主大都光个膀子、穿个短裤、吸个拖鞋、摇个蒲扇招揽生意;女顾主则嗑着瓜子,或织着毛衣,或搂着小孩招呼客人。是冷天,顾主们往往是提着个烘笼(烤火用的一种竹具),或坐个火箱,哈着热气向顾客推介自己的商品。这个店家喊:“大哥,过来看看这个吧,这个扎实,耐用。”那个店主叫:“大嫂,过来看看那个吧,那个便宜,实惠。”好一幅新兴的样子。
开豆腐店的,吆喝着忙里忙外。此时,刚下灶开包的豆腐,还热腾腾的,又厚又嫩,一刀划下去,便颤悠悠地往两边分开,宛若果冻一般,煞是让人喜欢的不得。要说豆腐,这条街要算是张老伯家的豆腐最好卖。只要是他打的豆腐一下灶,就被人买的一空。生意好时,一天可卖到十二三桌,不好时也有五六桌的钱进帐。张老伯打的豆腐一桌有十二点,一点卖一角五分钱,五六桌大致可得9~11块钱,若按现在的讲法,那可就是百把块的收入了。这等景象又怎能不让人记忆犹新呢。
家乡的那条小街,尽管没有像其它地方的集镇那样隔三差五赶个什么集的,但流水场的习俗还是颇有几分特别,这种“流水场”,也叫白日场,没有时间约定,不受人为控制,想怎么赶就怎么赶,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在这里完全是自由的。无论哪个季节,小街上总有不少的人来人往,有时其它乡里市面上买不到的东西,这里也能看到,比如象菜油、桐油和蜂蜜、蕨粑等一些土特产品,还是给小街平添不少热闹的。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一路拖着尘土的小车,悄然驶入了那曾给过我多少温情亲情友情情情缠绵的小街上。从游离的状态回到现实中的我,冷不丁被视线定格的景象惊的无语,拂面的冷风仿佛不是吹在脸上而是吹在心里,让心凉的发抖。
眼前的小街除了新修有一两栋砖房外,其余的根本没有发生什么质和量的改变:小街依旧是那条小街,木屋依旧还是那些木屋,倒是小街更比以前凸凹不平了,木屋更比以前灰暗陈旧了。
沿街而走,原来几许风光的小吃店竟无一还在;红红火火的门面也都关着门无了笑容可掬的故主;豆腐虽还有,但又香又酥的炸豆腐,又细又柔的米豆腐,又软又嫩的白豆腐已难寻觅;几颗排在街道两旁的??楝树裹着厚厚的尘土在冷风中支撑着,倒显得更凄清和苍凉。
我失落眼前的一切,我的心由凉转冷再到痛……
走在这在我想象中该会另有一番样子却并无另一番样子的小街上,我仿佛走过的不是十七年后的今天,而是十七年前的昨天,或许是昨天的昨天了;我又仿佛成了他乡陌生的路人,小街人不再用他们的豪爽接纳我,从他们好奇的目光中我看到的不是激情和自信,恰是让人羞愧的疏远和懦弱。
小街变了,变得既熟悉又不熟悉了,我打探着是什么原因而使得小街竟会在十七年后应会是越来越好的境况下变得如此让人不可理喻和迷茫。此时,一位正蹲在矮屋檐下瞅了我们好大一会的老伯,才慢腾腾地直起身来对我说:“是你啊!阿平。我都认不出了。”我笑着点了点头,但却想不起他是谁家的老伯了。见过我的笑容和疑惑,老伯就把它当了我的回话,接着便跟我讲:“现在大多集市都集中到有市场的乡镇去了,有钱的都去那里买地、修房,没钱的也出外打了工,家里只剩老的老、小的小,哪还有人像以前那样在家门口做生意哪!”说着,他还指着对面一排平房告诉我,“你不看哪,原来的供销社已撤的七零八落,不像个样子;下边的粮店也关门闭户,院子里的草都长有老高;还有,前几年小街旁边的中学也搬走了;最近,听说乡里还要撤乡并镇?你说,这里还能怎样呐。”
老伯讲着的时候,也围上了一些人。这不,老伯的话刚一落音,就有位看上去像在哪个部门工作的中年男子接过话头就说:“老伯讲的都是实在的事情,但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这里穷哪!资源缺乏,人力流失,思想落后,市场调节,哪一样对我们这里都不利。”“是吗?”我想,“除了这些难道人们的主观上就没有别的问题?”对他们的说法我只能似信非信。
天气变冷了,小街也会跟着没有了生机吗?我在矛盾与迷茫中追寻着平衡。我想,不会,不会的。小街会变好起来的,正如寒冬过去春天还会再来一样。
回城的路上,我的思绪已不再游离,而是在深深地思考着……
-全文完-
▷ 进入山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