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当姑娘时曾在乡医院干了几年护士工作,干得还很出色,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的多事之秋,很多人的命运会在一夜之间改变,我妈妈也是其中的一个,突然某一天,她从医院回到了农村。
在农村妈妈也是一位不逊男士的人,她能干男人的活:犁田·栽秧·打谷……为了节约买煤的钱,她常常天不见亮就上山打柴。背的柴重得连去接她的我爸也背不动。回家后匆匆的还赶着去上班。
妈妈还是位养蚕能手。一年三季蚕,她几乎每季都要养。养了“三张纸”的蚕(一种养蚕单位),蚕长大了就有四十多个簸箕(一种竹制的工具)。除了忙家务,妈妈还到田间地头去摘桑叶。每晚她要忙着给蚕提沙·消毒,然后铺上桑叶喂蚕。由于蚕太多,先撒的桑叶已经被蚕吃完了,后面的蚕还没得到桑叶吃。每每我睡醒起床,还见妈妈忙碌憔悴的身影。在养蚕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只能睡三小时,由于劳累和睡眠·营养等不足,妈妈顽强的支撑到蚕都“上树”(蚕要做茧时的叫法)了,摘了蚕茧卖了钱,然后就大病一场。
因为妈妈的能干,她挣的工分比别的男人还多,也因此我们家从来在队里是没有补粮的记录的。年年都过一个丰收年。有粮吃,有猪杀,在大年初一有妈妈为我们赶做的千层底鞋和新衣穿……
妈妈的能干十里八乡都知道,她几乎每年都被评为“三·八红旗手”。上公社和县政府去发言谈心得。妈妈写发言稿最费劲。小时候外婆家没钱让她读书,直到十六岁才跳级从二年级读起,到十八岁放超龄生,只上了短短三年学。她写完发言稿会读给我爸听,然后我爸再给她改一改。我妈妈常常遗憾地说:“要是我能多读几年书,我今天肯定没在农村了,你们也不会跟着我受这样的罪了。”
妈妈文化不多,但见识多。在1983年刚刚开放改革的年代,妈妈建议搞一个家庭加工厂来改善家庭经济。于是爸爸和她东奔西跑:贷款·勘测地形,预算买电线·电杆和机器设备……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和几起几落,经过13年的风风雨雨,变成了如今的企业(如果可以叫着企业的话)。虽没有挣得多少利润,但比以前已有不少起色。如果没有那个小加工厂的前身,如果没有妈妈一路的辛勤打拼,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而立之后的某一天,我看着妈妈渐渐变老的面容,生出的白发……顿时醒悟:妈妈老了,不能再承受负重了,不能再象从前那样把忧愁都讲给她听了。她苦了大半生,应该让她享福了。忧愁的事不能再让她知道,有喜事才能与她分享。
过去年青漂亮爱穿一袭白衣的妈妈渐渐老去,到了花甲之年。才染的头发没几天发根又显出了白色,脸上的皱纹也多起来,记忆力明显不如从前,常言不达意……那个曾经能“搬动”大山的女人腰身不再挺拔,那个独自闯商海的能干女人头发已长出了“霜花”……
妈妈,是您,一路的辛苦抚育,才把儿女养大成人。是您,付出毕生的心血建起了一个为我们遮风避雨的“港湾”。是您,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召着我……虽然您没给我许多的物质财富,但您给与我的精神财富足够女儿享用一生!
妈妈,女儿已长大,不愿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在寒冷的冬日里,女儿要还给您曾给过我的温暖,牵着您的手走向明媚的春天!
妈妈的脯育之情,作儿女的一辈子也还不完,女儿今生不忘,永远铭记,来生还要报答!
-全文完-
▷ 进入云端飞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