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之后,余秋雨又在“杯水车薪”上翻车了,说成了杯水车(jū)薪。
先说“仁者乐山”:单就这个“乐”字,一般人就搞不好了。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听过一个笑话,说一个学生名字叫“乐乐乐”,结果上课从来没有老师提问他,因为谁都不敢确定他到底叫什么名字。四种读音分别是:yuè,指音乐;读lè,指愉快;读yào,指喜爱;读luò,指落拓。而仁者乐山出自《论语》“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咬文嚼字的话,按《王力古汉语字典》的规则应该读“要”音。按唐朝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说,可读“要”也可读“阅”。而明代秦鉞《慈湖家记》和清代翟灏《四书考异》里面,则都不同意该字读“要”,认为应读作“阅”。你们说,到底该读什么音?!
这样的解释很无味,不说又搞不清楚。当然,余秋雨读lè我想是因为习惯吧。我本人、同时我估计很多人也这么读。这有点将错就错的味道。但我敢肯定,其中的意思大家都不会错的。
至于杯水车薪,余秋雨就更冤了:那本来就该读jū的!出自孟轲的《孟子·告子上》。先秦时代,并没有汽车这玩意,根据中国象棋的历史线索,那当然该读jū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使用电脑“汉字读音查询”输入这个成语,显示出来的就是jū而不是che(和车水马龙一样)。
记得当年学习鲁迅先生的课文《为了忘却的记念》时,我发现新大陆似地问老师:不对啊,这分明是错别字嘛!应该是“纪念”啊。老师也不置可否。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我国古代很多汉字的读音都一些发展变化。在鲁迅时期,“记念”就是“纪念”。
好了,这个问题说完了。接下来,我们说点别的:余秋雨这些并不是错的错,再次遭到群攻,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是喜欢余秋雨的。他的文章我几乎看遍,包括他在凤凰卫视做的节目。但是我一直不敢去写评论。主要是我自忖我的心境不够。原先从朱大可的《余秋雨:抹着文化的口红游荡文坛》到金文明的《石破天惊逗秋雨》到余杰《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我已经察觉:这些货色,无不是自己首先抢占道德制高点,然后锋利的矛头直指他人人格。这种做法我首先反感。因为从那些文章的内容及所作的姿态上来看,都不是什么文学批评、学术争论。都像在刻意制造围观效果。
而现在,这种挑战公众人物的行为仿佛愈发地成为一种时尚,有恃无恐,肆意打着“言论自由、挑战权威”的借口横行。这不能叫人乐观。就我个人来看,余秋雨在今天的中国实属顶尖人物,绝无第二人能出其右。知识渊博又能够善于用文字和语言清晰表述,寄人文关爱于山水之间,精神关怀大而恰当,境界宏滔且情感温暖……在中国当代文学、文化进程中,这样的人物并不多见。
不过,余秋雨张口文明,闭口文化,特别是在言谈举止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文人的酸腐味可能会使很多人很压抑、很不舒服。我亦有同感:读其文,胜于观其人。不过我有一点还真不太明白:他的那些在我理解起来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所谓情操,究竟是落后了我们这个时代,还是超越了如今的物欲特质,回归了一个文化人本来的面目?
在《文化苦旅》之后,一股文化散文旋风横扫中国文坛。一些著名的篇章如《遥远的绝响》、《苏东破突围》、《一个王朝的背影》,可以说:没有一个真正爱好文学的人还没有读过!尽管很有一些人扬言“我从来不读余秋雨的书,俗!”但是我不相信他的鬼话。
在这个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年代,人们都喜欢的,我不能喜欢,人们都称赞的,我要贬责,人们都向右,我就必须往左去……否则,便失去了我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如同失去“个性”一般,变得十分委琐。于是,欣赏丧失了理智的心理基础。
余秋雨自然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许他想尝试着将自己放得低一点,以试图接近大众。他将仁者乐山念成大家熟悉的lè,大家不乐意,于是他便将杯水车薪读成规范的jū,大家又不乐意了。我想,余秋雨此时一定哭笑不得。
更叫我哭笑不得的是,立刻就有很多人开始了新一轮的大批判:“作为权威不能用个人观点代表全国观众的观点,不应该误导观众”——对这些好心人,我想说,余秋雨没有代表我,也不能代表我。你有没有被他代表,我不知道,请不要统用“全国观众”的名义。还有“成语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瑰宝,不应该对成语不屑一顾,这是公然进行亵渎”——我也想说,不要假借“国粹”之名,帽子太大,并不合适。还有与时俱进地上升到“八荣八耻”的高度上的……
我现在记不清在哪本书上看到的一段很精彩的话,也是余秋雨自己总结的。大意是:技术性细节颠倒整体。指评论界。具体说就是,我们可以接受一个作家写出一些反常规、反科学甚至反人类的作品,但是决不能原谅一个语文教师用错一个成语或念错一个字!
这话放到今天,更容易解释:算是余秋雨念错了一个字吧,“全国观众”义愤填膺,大有“不道歉不收兵”之态势!不久前的北大教授张颐武“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的“新锐观点”,尽管遭到99%的人的否定,但是那1%的人已经足够我们面面相嘘了。
我喜欢余秋雨,就像我喜欢电影演员刘晓庆一样。他们至今仍然在这块土地上经营、创业,接受荣誉、责难甚至接受审判,却从没有一天要离开的意思。我喜欢的是那种执着的感情。世界很大,他们并非无处可逃。真逼得他们出逃,倘若到了别国,又像高行健似的,一不小心捧个什么大奖,我们又该用怎样的表情来掩饰内心的苦涩,再次集体失语?那又何必呢!
-全文完-
▷ 进入海子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