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莫大于谎(57)
古人云:严师出高徒。
现在的高校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十个现代化”现象,除学生自身素质外,与我们老师的为人师表也是不无关系。
自古以来,国人对为人师表的教书者有很多叫法,比如先生、老师、师傅、教员、教授、教书匠等等,现在叫得时髦和热闹的有硕导、博导等等。这些称呼中,使用最多也流行最广的,就是先生、老师。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先生、老师不仅指年龄上的先和老,更指知识上的领先,学问上的先知;而且既然称师,就有一种教书育人的的责任,就要挑起“传道受业解惑”的重担。
然而当教育越来越向钱看,越来越沾上铜臭气时,什么都开始变了,就连老师、先生这一称呼也在与时俱进。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现在大学某些老师不是认认真真地备课和教书,除了为了评职称而评职称,就是热衷于课外兼职,利用联系来的课题,或在外面揽来的项目,廉价或无偿要学生为他们打工,许多学生经常加班加点,等到辛辛苦苦把项目做完,老师大赚一笔,名利双收,好点的还给学生一点补助,抠的干脆一毛不拔。因此学生已不再称他们为老师了,而改口称“老板了。为这样的“老板”打工,学生们是敢怒不敢言,虽然本来他们就没有指望跟这些老师学到什么东西,但因为将来写论文、毕业、学位等大权都在“老板”手中,不好好给“老板”打工,就等着给你小鞋穿吧。
试想,在老板手下培养出来的会是人才还是商人?或什么都不是。
日前欣闻上海交大计算机系,有9名博士生不堪忍受给“老板”打工,更难以忍受老师疏于对其进行学业指导,集体上诉,炒掉了指导老师。希望这样的大快人心的事件在高校越来越多!
-全文完-
▷ 进入良药苦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