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灵魂深处的讴歌——《姚文仓诗评》川北

发表于-2006年05月08日 中午1:17评论-1条

引言 

“人生即是一段旅途,处处皆有风景。旅途之于诗人不仅是地理上的,以脚步度量,更以心灵触摸,可以行走也可以用飞翔的姿态,。途中驿站无数,而诗人将何去何从?” 

一 

或许姚老本就是为诗而生,为诗而活的,不管他曾经历过何种让人眼熟的“厚禄高官”,让我敬佩的却是他十年如一日的创作精神和那些意气横发的诗句。他初到崆峒,便写下“陇上名山何处寻?广成崆峒卧白云。三春轻风拂杨柳,九夏清水出芙蓉。伏曦画封穷阴阳,皇帝问道启圣明。莫言日近长安远,泾水悠悠通三秦。”(《登崆峒山》)的诗句。读罢感觉,我虽身在董志,却早已心至崆峒了,我能感受青山绿水的情趣、蓝天白云的惬意;也能体味伏曦的智慧和皇帝的圣明。一条水便是一条心,拉近了陇东与关中,也拉近了周围灵魂的距离。而姚老的诗中也以绝对对仗的绝对优势奠定着他诗的绝对地位,那“三春”、那“九夏”,那“轻风”、那“清水”,那“杨柳”、那“芙蓉”…… 

二 

作为诗人,姚老时时刻刻在表现着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愫,“巴陵九月云气蒸,岳阳楼上论英雄。长江高歌出三峡,洞庭大度能吐吞。一缕忧乐系天下,三江浪淘卷古今。叶落莫怨秋风冷,寒冬过后又是春。”(《登岳阳楼》)读此诗,尤“一缕忧乐系天下,三江浪淘卷古今。”一句,不仅令人想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不管风云如何变换,世界总要轮回,“叶落莫怨秋风冷,寒冬过后又是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姚老面对生活,关注民生民计的心境又有谁能体会? 

其实,姚老心系天下,心系父老乡亲的心态又何止这些?“武山大棚盖天地,渭河两岸落白云。室外冰雪三冬寒,棚内蔬菜四季氲。番茄遍地鲜嫩红,黄花落架叶儿青。进棚疑入神仙府,借问此地何来春?”(《咏武夷山大棚》)诗句一朴实无华、摒弃矫揉造作见长,表达着对家乡的爱,和对家乡经济迅速发展的深感快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在渭河的两岸,大棚如朵朵白云坐落于此,以显示自然之神韵,恍惚疑入仙境,正如诗中写道“进棚疑入神仙府,借问此地何来春?”“何春来?”“春何来?”看看棚内鲜嫩红的番茄,看看满架叶儿青的黄花,你便知:春即是无春,春即家乡父老的纯朴勤劳和致富经验。 

姚老是真诚的,他的诗也是真诚的,他所有的表达不单单是从文字,更是从灵魂深处。我感动于家乡父老的勤劳智慧,也感动于姚老那玉壶中的一片冰心。 

三 

在诗坛上,有人说“在自我迷失的时候才写诗”这在相当程度下是消极避世的做法,姚老不是这样,他总是能用积极主动的心态爱着自然和人,爱着他所能顾及的一切美好的事物。或许诗的源泉就在于诗人能把自己感受融入内心,酝酿,跳跃,最后升华终至成为一种艺术。诗是灵魂深处的语言,是一种原始的亘古的富有磁性的声音,空旷、久远而深邃,套用寒弗尔特的一句话,即是“诗应该具有某种知觉成分,能触及人类感情最深奥的部分,和他们生活的最美妙之处。” 

后记 

姚老一路走来,洒下的不但有汗水,还有心血,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用在这里怕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在从灵魂深处阐明着一个道理:诗人——真正的诗人写诗不能光用笔,还要用心。只这一点,就足以让那些只为着名誉功利而写诗并自诩为诗人的人感到汗颜,正如姚老自序所言:“余之所得,亦为感天地之灵气,赞山川之美德,颂中华之业绩,探人生之哲理,刺世俗之流弊,发民众之幽情,皆动于衷而生于内,借物托志,有感而发。”事实上姚诗的魅力不单如此,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时代,姚老能以脱凡的心态出世又入世,始终保持着诗人应有的智慧和高洁,就像他在《咏菊》中写的,“在篱黄菊九月秋,昂首挺劲傲寒风。晨霜不动枝头蕊,晚风反送香三分。不期春暖争百艳,只待霜雪斗白清。回顾桃李牡丹辈,轻薄逐水化为尘。”这是怎样一种境界啊,入官场却不流于世俗,当作家却附于名利…… 

姚老在自己的灵魂深处讴歌着他脚步所到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而我,却在内心真诚地讴歌着 姚老,和他所衷爱的诗句。 

但关于姚诗的诠释,我想我是找不到更适合的言辞了,至于姚诗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想只有读者自己慢慢去体会了…… 

本文已被编辑[无雪的冬季]于2006-5-8 13:27:29修改过 

本文已被编辑[无雪的冬季]于2006-5-8 13:31:06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川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chen红叶点评:

文章开头很好;
点点滴滴的记录着一个诗人平凡而辉煌的一生;
欣赏!

文章评论共[1]个
李全林-评论

很遗憾到现在换不认识姚老先生,觉的他的文章和时代的变换结合的很紧。歌颂的较多,你说呢?
  【川北 回复】:其实你不知道啊,从本质上来说我是不喜欢他的文章的,第一,他写的是古诗。我觉得现代人写古诗总有一种很别扭的东西在里面,有时候直接是过多套用前人的句子,好象诗就不是他写的一样。第二,他是当官的。当官的写的诗句总有一种粉饰太平盛世的客套,毕竟在共[chan*]党的领导下,这种地位本身就限制了他写诗的范围和意境。而且从他的诗里我能看到一种我最不想也不愿意看到的东西,那就是诗人虽然写了这么多年诗,但他在诗里并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好了,我不能说的再多了,我本来是要好好褒奖姚老师的…… [2006-5-12 18:37:45]
  【李全林 回复】:我喜欢写古诗但我不知道韵律是什么回事!其实我决的对不喜欢的东西没有必要去写,因为那样会改变我对文学的初衷,要写就写出真实的自我,在文学的苦海里慢游就是为找到自己,如果连自己也没有老衲文学对我对你还有多大的意义呢?我们现在还没有步入社会就这样那将来我们在文学里能的到什么我不敢想. [2006-5-14 16:20:18]at:2006年05月11日 晚上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