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一个老师送给我的条幅,至今,还挂在我的书房中,日夜与我为伴,时刻看着我。每天我也要看看它,一看看它,我的心情就很快平静下来,在外面受到再多的苦痛也一下子就放下来了,人也变得很轻松,就如看见我的老师,就更想起他的话。他说:“时光将把一切风吹雨打去,只有人的精神永远留在后人心中。人生在世很短暂,关键要学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做到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散步。”
人生就是那么几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只是一点水珠那样渺少,那样微不足道,何必为了名利争个胜负呢?何必那样与人争长论短呢?好好对待自己,好好对待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和富有。淡泊就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是一种饱经人生沧桑后的洒脱和成熟,是一种尝尽人生五味的自信和优雅,是对名利得失、金钱、美色看得很淡,不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刻意追求,以一种平常心处世的情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能做到这一点啊,滞于俗,束于情,累于功利,患得患失,心为形役,或误入歧途,陷入苦涩的阴影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于把生命也消耗在那无穷无尽的名利中。
诸葛亮《诫子书》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生贵淡泊,淡泊是古今许多人一生之所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淡泊者不为尘嚣所迷乱,不为物欲所困扰,不为世象所迷惑,不为诱惑所驱动,在世风日下权欲横流的今天,只要我们真正深喑生命之珍重,懂得淡泊为人之道,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宠辱不惊,得失不计,能置身于纷繁之中而心处纷繁之外,做到在万籁俱寂时体味 “ 于无声处听惊雷 ” 的震撼,在人头攒动时顿悟 “ 不是浮云遮望眼 ” 的感觉,在百折中不坠青云之志,在困厄中不失进取之心,在失败面前不灰心丧气,在成功面前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一种平和淡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才能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也不为凡尘中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
境由心造,“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我总喜欢在深夜枯坐书房,看着老师的条幅,望着窗外的夜色,一任江南的风轻拂着我的脸,一任路灯照着寂静的街巷,一任自己的心在书海上航行,不管窗外的风和雨。
本文已被编辑[薄云残雪]于2006-5-8 12:42:2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徐玉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