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早上,妈妈很累,zhǔ不了早饭。我就想:“平常都是妈妈zhǔ早饭,今天妈妈zhǔ不了,那今天我就zhǔ吧。”我手忙脚乱的做了一碗面和zhǔ了一个鸡蛋。还把今天的牛奶倒进杯子里。妈妈说:“谢谢。”我说:“你养育了9年我,我只是做了一点早饭,算不了你对我的9年养育之恩呀。”
这是不满9岁的女儿写的日记,一字不差的转抄了。
透过纸上稚嫩的笔迹,简单的字句和笨拙的文笔,仿佛看到了女儿在厨房里忙碌的小身影和一颗感恩的童心。
平时,女儿也爱在旁看着我在厨房里忙活,还会不时地帮点倒忙,偶尔会把油溅出一点,或把盐洒掉一些;也尽管灶台太高,要垫着小凳子才夠得着锅;锅铲着火,高温也偶尔会烫着她。但,多给几次机会她,也就学会了煮面条。
平时的点滴关爱,也在慢慢地渗透她的心田,让她懂得体贴父母。
那天,我吃着面条,女儿满脸期待地问我:“妈妈,面条好吃吗?”
“好吃,好吃。我的雨儿煮的最好吃了!”
尽管肉老了一些,味道淡了一些,但女儿的孝心却让我觉得这是世上最好吃的面条。
在我吃着面条时,女儿用她的彩笔在鸡蛋外壳上画着花纹图案,一边画一边说:“妈妈,这个图案美不美呢?你看,这是花瓣,这是在花纹中的老爷爷呢。老爷爷是位幸福的老人。”
“妈妈,这是一枚好吃又好看的鸡蛋,你一定要吃了它。”
本意让女儿吃鸡蛋,她却这样对我说。
原来,女儿还要让我品味她做的彩色蛋呢。
和女儿在一起,感觉很温馨。
看着眼前快乐的女儿,不由想起“五一节”放假前在学校里的一幕。
“老师,我可不可以住校,不回家?”在我走出校门要回家时,一位女生闷闷不乐地迎向我。
“为什么?班主任没有和你说清楚放假期间学生不能留宿学校的规定吗?”
“说了。可我不想回家。我家里没人在家,没人煮饭。”
“你可以自己煮呀。”
“可她不会煮,她从来不用煮过饭。”陪同一旁的另一位女生插话。
“那你更要回家去。现在开始锻炼自己,太复杂的饭菜做不了,就从简单的煮面条学起。还有几个月,你就要面对社会,做独立的人了,不能再事事依靠他人。你也可以向邻居的叔叔婶婶们请教的。”
我看着她的眼睛,坚定地说:“我相信你,这点小事难不了你的,你一定行的,回家去,好吗?”
“好的,我回家去。我自己学做。”她想了好一会。
其实,儿女是否孝顺,能否快乐成长都源于父母。
现今的家庭,有太多的父母在包办孩子们的一切。让儿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什么,做什么,都是在父母的尺度下衡量。做父母的籍着疼爱,剥夺了儿女锻炼的机会,阻止了儿女的健康成长,也禁锢了儿女的思维空间。就算在思想上教育儿女要有孝心,要有独立面对社会的勇气,但在一切都包办的情况下,让儿女用什么来表达?拿什么去奋斗?
给儿女足够多的锻炼机会!
给儿女足够多的信心!
让儿女自由快乐地成长!
-全文完-
▷ 进入寻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