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常常做一些无端的设想:假如宝玉和黛玉能够成为眷属,梁祝不必殉情,罗伯特和弗朗西斯卡也从四天的激情走进相伴的一生,那些令他们魂牵梦系的爱情是不是会保持下去?我相信,这样的问题不会有人给予肯定的答案。古今中外的大师们,像是早已参透了爱情的玄机,在那些劳燕分飞或者双双殉情的爱情佳话里,浪漫只是被赋予了一层层不同的色彩,成为永远的神话。
一篇关于婚姻的小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身为女强人的妻子发现了自己的丈夫有外遇,却不惊不恼(或者说表面上不惊不恼),用一种常人几乎无法体会的理智方式介入其中,给了背叛自己的丈夫一无声的打击。女主人公的处事方式与作者的文章一样,尽管内里惊涛骇浪,表面却波澜不惊。然而,这份理智却最终将婚姻导向了末路。
是曾经的爱已经在彼此心里消失了吗?看完小说,不禁想起那首叫做《糊涂的爱》的老歌,对于生活里的一些事情,又有谁能够能说得明白,如果理性能让人更显成熟,可以减少许多低俗的争吵,那么隐含其中的痛楚又做何理解?
爱情两个字好辛苦,它不以个人的意志来存在,更多的时候,明明握在手里的是一份幸福,却会感到无休止的疼痛。
在越来越冷硬的现实社会,人们大多已经习惯了带着面具生活,钢铁林立的城市,无日不在锻造人们的冷漠,纷扰的红尘里,习惯了奔波的人们似乎已经忽略了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孤独渴望得到理解,理解却也会制造出更多的孤独,渴望柔情却得到了漠然,憧憬浪漫却必须安于平淡。
一个朋友说,这尘世的爱是各种各样的,有时你所看到的冷漠并不是真相。
或许真的不是真相,由此想起《战争与和平》里的一段情节,长相一般的玛丽小姐,嫁给了英俊潇洒的尼古拉伯爵。然而,婚后的玛丽却一直自惭形秽,总感到丈夫在冷淡她、疏远她。终于有一天,她向伯爵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和不安,伯爵对她说:我爱我的手指吗?我不爱它,那么让我试试能不能切掉它!
有人还说,生活可以平淡如水,爱情却要将糊涂保留几分。这说法的意思有点水至清则无鱼,细细思之,却又深有内蕴。长时间的相濡以沫,彼此已经是生命里的一部分,看似无动于衷漠然相视,其实已经血脉相连,谁会切掉自己的手指?谁又能离开自己的手指?只是我们对于自身的一部分早已习以为常,只有当其失去的时候,才会感到少了什么,才会有难当的痛,托尔斯泰的譬喻无愧传世的经典。
中国的古人婚配总讲究门当户对,其实这也不无道理,至少,门当户对的夫妻一方产生自卑感的几率会小许多。而且,那种把夫妻比作同林鸟的说法也真是形象,鸟儿们其实有自己的维持夫妻关系之道,因为它们相互依恋而不是依靠,在生活中相辅相成才有了一生的比翼双飞。
然而,人终究是人,不可能成为鸟一样去飞,更何况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婚姻却是属于社会的,当爱情步入婚姻,曾经的激情也慢慢会被责任和义务所替代,利益和算计,关系和纠纷也进而成为生活的主题。
因此,在柴米油盐和一饭一蔬的生活里面,最好还是都将心态放得平和一些,再平和一些,少一点猜忌多一份包容,给对方的理解多一点,生活的乐趣或许会更多一些。
-全文完-
▷ 进入银剑书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