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坝镇农民工“35岁”现象调查?
新春伊始,《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了。这是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切实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出务工、下海经商成为陕南安康沈坝镇农民发家致富的主渠道。
沈坝镇位于陕南安康西北部全镇20个行政村,12256人,3275户,拥有劳动力5800人,其中男性4060人,女性1740人,35岁以上4200人,35岁以下1600人。对于这们一个偏僻的山区小镇,就业就是民生之本,全镇没有工业,第三产业匮乏,吸收的劳动力十分有限,而劳务输出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和谐的新局面。
农民工的“供献!”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农民人均工资纯收入18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3%,其中外出务工收入420元,占工资纯收入的79、8%,外出务工人员每年净挣420万元;2004年全镇外出人员收入达到71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1%;2005年劳务输出3761人,实现产值1128万元。农民的零花钱、建房、婚丧嫁娶、子女就学等所需的费用绝大一部分来自劳务输出的收入,在商贸街、沈坝新村、花红新村、张四营重点村建设中,外出务工挣钱的户数,占总数的多一半。田心村三组16户新建房中,14户都是来源于外出务工的收入。劳务输出有力地拉动了全镇经济的增长和群众生活的改善。但去年月以来,随着国家对小煤矿、铁矿的叫停。
农民工35岁被城市“嫌弃?”
然而,随着进城务工农民的增多,笔者在沈坝镇的一些返乡农民工那里发现,年轻力壮的农民工最受用工者青睐;而年纪稍大些已过不惑之年的农民工,则明显受到冷落。
35岁正是黄金年龄,对于城市的企业精英来说,正是正是走向事业巅峰的年龄;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事业还在起萌阶段;对于政府领导来说,还刚刚步入政界,但是对于农民工来说,难道35岁就意味着在城里打工生活的终结吗?城市真的不需要农民工了吗?
在大城市里,35岁的农民工正在切实感受着被城市“嫌弃”的兹味,他们虽然工作训练,对于城市更熟悉,但在体力和精力开始下滑的时候,正被一批年轻的劳动力所替代。这些被煤铁矿所抛弃的农民工,很多用人单位在招收农民工时,都明文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一些服务行业甚至要求25岁以下。家住银杏河村的曾权因为年经大被厂里解聘,在家无所事事,大事干不来,小事干不好,农事不会干,就成天上访。
“卖命”成为35岁农民工的口头禅
2005年全镇外出务工人数为3761人,其中男性为2800,女性为472人,平均年龄35岁,所从事的职业基本上为采掘、建筑、交通、搬运等繁、难、险、重、苦、脏、累的低层次、低技术的体能型劳务;张四营村外出务工人数为430人,其中300人集中在河北、山西等一些私营煤铁矿从事挖掘工作;高井村外出农民工全部在从事挖煤工作。石老村长说:“这部分今年回来后,讲究吃穿,不愿下田,也找不到好的生意门路,只好在家沉于赌局,将积蓄挥霍完了事,就这样往返挖煤的铁路上,大多数一年只能混个吃穿,因为煤铁矿都是在偷着开,管紧了就停产,管松了就关闭。”
农民工返乡的“根源”
今年43岁的农民工王达在外打工十几年,认为农民工返乡的根源是企业对农民工用而不养,从不提供培训的机会,造成农民工技能老化,无法与年轻人竟争,只好告别城市。
针对农民工大量返流的现象,主要是政府在农村配套改革不完善,没有给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导致病无所医,贫无所助,老无所养,被迫返回家乡,去寻求最原始的家庭保障。
-全文完-
▷ 进入我们都是农民的后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