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方方面面急剧深刻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缓不过神儿来,再加上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的贫富悬殊、贪污腐化、环境恶化等问题,使得不少国人在一阵茫然之后普遍出现了信仰危机、精神断层和价值观紊乱。于是,在那些在我们周围几乎天天都在上演的一幕幕真实的惨剧中,我们看到了赤luo裸地暴露出来的人性中最丑陋、最肮脏的一面:自私,冷漠,贪婪,甚至残忍。我们目不忍视,我们无奈、失望,谴责、痛心、愤怒。我们感觉似乎又回到了鲁迅先生那个世态炎凉的“看客”时代。
然而,还好,我欣慰地发现,也如同鲁迅先生坚信的那样,我们这个时代也始终存在心热似火的人,顽强拼搏的人,忘我奉献的人,大义凛然的人。在纷纷扰扰的追名逐利之中,他们一直沉默着,但在危难面前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在拜金主义的浪潮中,他们的背影或许看起来有些孤独,有些悲壮,有些势单力薄,但正是他们,用不屈的灵魂和高尚的人格挺立成中华民族的脊梁。
曾经看到过江苏卫视讲述一个普通农民老赵资助贫困学生的故事。像中国千千万万农民一样,老赵除了几亩田地养家糊口之外没有任何其它经济来源,因此也就没有多余的存钱。但就是这种家境,老赵硬是省吃俭用像挤牙膏一样把挤出来的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他经常主动跑到当地的高中校园里,寻找那些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的学生,时间久了,学生都熟悉他了,有困难也往往主动找到他头上来。老赵一出手经常都是一百几百的,钱花光了,他甚至还专门出去打工筹钱。结果有一天,当老赵的小孙子右手被严重烫伤时他却拿不出一分钱来治疗。因为凑不齐医疗费,孙子的手落下了残疾。小孙子本来是全家的宝贝,这下子,家里人都不能原谅老赵,老伴经常和他争吵,儿子儿媳更是和老赵几乎反目成仇。更让老赵愧疚的是,小孙子从此性情大变,由以前的天真活泼变成了现在的沉默寡言,不愿意上幼儿园,遇人不是躲着就是紧紧藏着自己残疾的右手。
“是什么促使你在家里都到了这种情况时还坚持下去?”主持人这样问老赵。
“也没什么啊,就是看到这些孩子那个样子就忍不住,感觉怪心疼的,就忍不住要帮他们。”老赵的语气惊人地平静。
“那你对家里人不觉得愧疚吗?”
“愧疚,怎么能不愧疚?我对不起他们,可我……也……是没办法!”老赵不断地点头,似乎都没敢正眼看一下坐在旁边的老伴。
“但我们这个家毕竟有吃有穿,大家团团圆圆,都在一块儿,相比那好多孩子,连个完整的家都没有……”老赵很快又语气一转,但话没有完全说出口。
老赵的回答再朴实不过了,他显然没有要谦虚的意思。在他掏钱塞到那些贫困学生手中的那一刻,他压根儿就没有多想,只是因为忍不住,因为心疼,因为一种本能的同情心而已。
然而,同情和同情是很不同的。倘若是一个亿万富翁,纵使他自愿负担好几个贫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费用,这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像老赵这样的普通农民,即使他只是在那些贫困生最需要的时候暂时补贴给他们、几年下来总计也不过几千块钱的费用,也足以使他们入不敷出、家徒四壁。对于前者,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我们当然都得赞扬他的慈善之举,但即便他是出于发自内心对贫困的真挚同情,他付出的也不过是只占到他收入微小比例的物质上的帮助,而被帮助的人,总也摆脱不了被施舍、被怜悯的心境。但对于后者,他却往往要以他个人甚至全家的基本生存作为代价,在他极其有限的能力范围内,他付出的已不仅仅是那几张数得着的钞票,而是他整个身心、全部的感情。帮助者和被帮助者因为其实差不多的贫穷处在了一个平等的位置,被帮助者少了一些尴尬,多了一份温暖,多了一份刻骨铭心的感动和感恩,还有心灵震撼之后无以为报、惟有拼搏向上的激励。所以,后者的同情,已经不再是人类情感中最基本的层次,而升华为一种至真至纯、感天动地的高尚情操。
所以,在我们越来越把当红明星的募捐行动、慈善义演视为理所当然的时候,我们仍然为一个从没真正大红大紫过的叫做丛飞的歌手深深感动着,感动于他原本可以拥有富裕的生活,甚至可以通过个人奋斗走上大红大紫的风光之路,但他却放弃了这一切,只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他家财散尽,负债累累,也在所不惜;我们感动,因为他为了社会救助透支自己的青春,英年早逝,但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想着别人,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使五人重获光明。
所以,我们为徐本禹深深感动着。我们感动,因为他原本可以在大城市工作、获得丰厚的多的物质待遇并以此来改变他贫困的家境,但他却毅然选择了一个人孤独地走进贵州的大山深处。我们感动,因为,当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口号下其他众多青年学子仍在徘徊犹豫或者还只是在豪言壮语、声情并茂地向别人宣扬着他们的誓言的时候,徐本禹却因为禁不住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们稚气、渴求的泪眼的挽留而默默地来到了狗吊岩。
同样感动我们的还有洪战辉。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对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十多年来不离不弃的深情,无一不让人为之动容。但让我印象同样深刻的还有这样一个细节:他高中时因为卖书挣钱而被一个书商带人打了好几次,左眼被打得几乎失明,可不久那个书商生病住院,他竟然捐了30元钱。
我们无从得知洪战辉作出这一举动时当时内心真实的想法,也许,他根本就没有多想,那只是他不为任何理由的本能之举。这种本能原本应该令我们许多人汗颜,但事实是,当我们越来越把斤斤计较、睚眦必报视为司空见惯甚至是人之常情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人把“有仇不报非君子”、“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类“格言”当作人生信条并视之为个性和潇洒的表现的时候,洪战辉的这一做法反而让很多人觉得有违常理、有悖常情,甚至会被人视为窝囊作风、傻瓜行为或者是有作秀之嫌。
在洪战辉为了自己、妹妹和他那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的生存而在社会边缘苦苦挣扎的时候,书商对他火上浇油的残忍伤害无疑又把他向黑暗推进了一步,所以,他有一千一万各理由去恨,他有一千一万个理由在书商生病的时候幸灾乐祸;即便不是幸灾乐祸,以他尚且极度需要别人救助的处境来说,30元对他绝对不是个小数目,他也有一千一万个理由袖手旁观。然而,他的选择却让我们许多人感到意外甚至吃惊。但这一选择的背后,也许正如洪战辉自己在节目中所说,只是缘于他对人性的看法,区区30元让他实践了挣脱“冤冤相报”这一扭曲人性的魔咒的努力。可是,为什么就在越来越多人对那些为了出名不惜“出位”之人的惊人之举趋之若骛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却对洪战辉这高尚得多的惊人之举漠然视之甚至冷嘲热讽呢?难道我们觉得前者正常后者失常了吗?如果人之常情常理的标准就是这样,我只能说,这个社会反常了,而这种反常显然不应该是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应有的特质。
当然,很多人也许忽视了这个细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洪战辉身上体现出来的个人奋斗的精神才是对他们最实用的。低起点的人们尤其需要这种精神,而竞争的不公平,市场管理的缺陷,法律法规的漏洞,又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精神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去掉洪战辉身上的“傻”和“愚”,再审时度势耍一点小手段,有人因此就成了“时代的弄潮儿”。
无论如何,徐本禹和洪战辉都还算是幸运的,被媒体报道之后,他们受到了世人推崇,成了万人景仰的楷模,纵然未来的生活还要面临考验和坎坷,但此后的路他们一定不会再像从前那样走得那么孤独和艰辛。当然,他们不得不去面对被众人寄予厚望的压力,不得不在社会为他们设计好的榜样的路上别无选择地前行,甚至不得不面对当他们有勇气作出其他选择时失望的世人的质疑和非难,但由于他们的年轻,他们的学识,以及被事实证明了的超乎常人的坚强和执着,我们有理由对他们抱着乐观的期待。
相比之下,我们倒是替老赵这样善良的人担忧。被媒体报道之后,有医院主动提出免费为他的小孙子做手术,但这也并不能完全消除他和儿子、儿媳之间的隔阂,儿子一家搬走之后再也没有回来和他们一起住。而老赵忘我帮助他人的另一个结果,就是自己和老伴彻底陷入了一贫如洗的物质困境。他只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不可能从那几亩田地里捣弄出一点黄金来,而随着越来越上了年纪,他也不可能再有体力出外打工。我不知道老赵还要、还能在他选择的这条路上走多远。
不过,让老赵最揪心的却还是因为自己的行为他正遭遇着的精神上的尴尬。村里有人说他傻,说他笨,说他出风头,说他沽名钓誉,这还不算什么,最令老赵想不通的是,村里有老师也这么说他,为此老赵气得睡了好几天。老赵是一个平时喜欢作些诗歌的人,他也经常用这种方式写一些话鼓励那些被他帮助的学生。文化和文化人在老赵这样的农民心中有着特殊崇高的地位。由此可见,那个老师----被老赵认为村子里文化最高的文化人的话对他伤害有多大。
老赵说,被他资助的学生中有十几个考上了大学,他们还经常给他来电话。老赵说,每当听到电话里孩子们说好想他的时候,他都会从心地里涌起一股暖流。我想这也许就是老赵这一路走来的精神动力。孩子们将来都出息了,这也许就是对老赵最大的安慰。但我想这还远远不够,等这些孩子将来成人了,成材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一辈子都要记着老赵,他们应该让这个父亲一样照顾他们的人过一个安静、快乐的晚年。不要让善良遭遇冷眼,也不要让高尚遭遇冷漠。
社会上还有很多像老赵这样善良的人们,他们同样拥有一颗高尚的心灵,但却一直默默无闻地付出着。社会对他们没有回报倒也罢了,却还有很多人以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他们,这反映的其实是道德的滑坡和价值观的扭曲。思想观念的净化当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对这种现象无动于衷的理由。要求每个人都做到他们那样,当然是不现实的,但至少,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而他们的高尚情操也只有在众人的认可、推崇之下才能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风尚。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形成过程中,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其实很简单,一念之间,举手之劳而已。和他们相比,这微不足道的一点付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然而,还有一个更加迫切、更不容忽视、更需要我们积极关注和严肃对待的问题:我们社会上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为他人和社会牺牲着自己的幸福,甚至还牺牲着青春和生命,但是,我们的社会却没有给他们提供任何保障机制。那些因为揭露腐败和黑幕而遭受打击报复甚至残酷迫害的人,那些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舍生望死的人,他们有一些妻离子散,无家可归,有一些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有一些半生残疾,凄惨逝去。但是我们为他们做了什么?甚至一分钱都没有给;可是,他们的高尚精神,又岂是金钱能衡量得了的?那么,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他们为了心中的一份大爱,倾其所有,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而我们真就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孤独地离开这个世界?还是在他们离去以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上“英雄”二字?或者,就像我们现在惯常的做法,追封他们为什么什么“烈士”然后高调颂扬他们的精神、大张旗鼓地号召人们向他们学习?
我们的社会似乎总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当看到有人罪恶昭昭、执迷不悟的时候,我们警告他:来世必遭报应;当看到有人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时候,我们称赞他:此人必当流芳百世、永垂不朽。然而,前者依旧卑鄙着,并用卑鄙的手段欺世盗名,以高尚的名义活得风风光光,甚至骑在后者的头上嚣张地大笑;而后者,当然还是只能高尚着,但就在他的精神处在时代的最顶端的时候,他却不得不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在社会最底层苦苦地挣扎着。这当然不仅仅是他们的悲哀,更是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悲哀!
所以,醒醒吧,不要再自欺欺人了!难道真要等到有一天,劣币彻底驱逐了所有的良币,整个社会小人当道、乌烟瘴气的时候,我们才肯承认原来我们拿着所谓“来世”的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四处宣扬的举动不过就像一丝不挂的皇帝在大街上昂首阔步、大摇大摆的丑陋行径一样滑稽可笑?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而卑鄙者还往往打着高尚的幌子潇洒地卑鄙着,高尚成了卑鄙者的另一张通行证;而高尚就只能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吗?高尚者穷其一生,高尚为人,却穷困潦倒,甚至最终恰恰因为“高尚”二字而使他们悲惨地逝去,难道他们用生命换来得就只是这一方刻满赞誉之词的区区墓碑吗?这该是怎样的世道!
所以,我期许,让高尚不再只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让高尚也能成为高尚者活着时能大声喊出的骄傲吧;我期许有一天,神州大地蔚蓝的天空下,到处都飘荡着高尚者昂首直立的背影!
本文已被编辑[银剑书生]于2006-4-29 22:25:49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尘非dustflyaway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