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寒士自风流忧郁老人

发表于-2006年04月28日 下午5:31评论-7条

寒士老金在我们这个小城小有名气,他的小有名气和他的“寒士”头衔有很大干系。这个头衔有点儿古韵高士的韵味儿,还透出一股腐酸气息。寒士姓金,将“金”字和“寒士”结合起来,就显得有那么点儿不伦不类,寒士老金就是这么个不伦不类的人。

寒士老金是业余作家,小说写得好,他的小说曾经被“小说月报”、“小小说选刊”转载过,为此,在我们这个闭塞的小城很是轰动过一阵子。

他的家的确贫寒。他的工资不高,满打满算也就八九百块钱,他老婆好静,嫌他的“狐朋狗友”太多,烦,和他离了婚。虽然离了婚,因为没有住房,还住在一起,属于“非法同居”性质。儿子上高中,支出日渐增多,那点儿工资明显入不敷出。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国内一所名牌大学,请我们这些“狐朋狗友”前去祝贺。他家的房子统共也就五十多平米,人一多,就逼仄的转不过身来。逼仄一些倒也罢了,还凌乱不堪,让人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沙发上、桌子上到处都胡乱扔着书报杂志,地上是他自己制作的盆景之类的东西,小心翼翼绕过这些东西是要很费一些功夫的,也需要一些技巧。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布满灰尘,仔细看去,落款还是些颇有名气的艺术家,“请金先生雅正”。寒士老金倒也的确有寒士的风格,不在乎自己居室的脏乱差,在他的眼里,我请你们来,是看得起你,别人想来咱这陋室,咱还不接待呢。他“非他同居”的前老婆见来了这么多人,绷着脸摔门而去,寒士并不在意,笑呵呵的把我们让在那张破桌子前坐下。我们这一帮子有男有女,有官有民,都衣冠楚楚的,唯有寒士,还是平时那一件脏兮兮的体恤衫,鹤立鸡群般地显出他的落拓和不羁。前老婆是不会帮他忙的,菜全是他自己整出来的,红花绿柳煞是好看,摆满了一桌子。他很热情地举起筷子,招呼大家:“吃,吃啊,别客气!”我搛了一口菜,天呐,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难吃得菜!朋友们纷纷皱眉头。金寒士自鸣得意地问:“我的厨艺如何?”朋友们点头:“好,还好!”“那就多吃一些啊。”吃到最后,酒喝完了,菜基本原封未动,金寒士仍然不觉悟,好吃,咋都剩下了呢?

人家的儿子上大学,朋友们应该送些礼以示祝贺的,寒士交结的都是些“文人雅士”,送画赋诗之类自不在话下。考虑到寒士的家境,大伙儿商量了一下,决定不来这些虚套子,凑了三千块钱封一个红包。临走时偷偷夹在一本书里。第二天早晨,寒士不辞辛苦,挨门拜访,双手抱拳表示感谢,然后把钱逐个退回。推阻一下,寒士马上变脸,说请大家吃顿饭,是朋友情谊,沾上铜臭,这朋友就没得做了!朋友们摇头,哎,寒士哦寒士!

寒士老金很执著于文学事业,孜孜以求。上小学时就开始在《中国少年报》发文章。中学时,他的作文还被选为《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可惜太偏科,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他对没考上大学也没怎么在乎,认为这并不影响他的文学道路。写了二十多年,大报小刊上时常见诸他的文章,也只是“小有名气”,没有成大气候。他把自己发表过的小说拿到出版社,要结集出版。出版社看了,说小说写得不错,只是他的名气不够大,出版了怕是卖不出去,他自己能推销3000册,就可以出。小说出版后,他推销乏力,一捆一捆的书压在阳台,阳台都快压塌了。朋友们说,嗨,卖到收购站,还能回一些本儿。寒士瞪眼说,精神产品嗳,你们可以看不起我,但是不能看不起我的精神!朋友无法,利用自己的阵地,在报刊上对他的小说进行了“包装”,然后分工包销,凡是文学圈的朋友,不管是否认识,几乎都存有寒士老金题字“请×××先生雅正”的小说。通过这样一番运作,他的小说除收回成本之外还略有盈余。

如今文学不吃香了,很多作者早已不再写作了,寒士老金仍然笔耕不辍。有的朋友劝寒士老金,以你的聪明才智,干些什么不好。你到书店看看,简直浩如烟海,光是那些光怪陆离的书名就会让人精神错乱。你看你,还守着纯文学的路子,能有啥出路。寒士老金不怕,理直气壮地指出著名作家×××、×××不是还驰骋在文坛上么?他指出的作家,名头大的能吓死人,可是看寒士的表情,分明没有把这些作家放在眼里,和他顶多也就是难分伯仲……新入文学圈的作者看寒士老金的神情,不由对他多了几分敬畏之心。

寒士老金虽然没有形成大气候,小名气还是有一些的,尤其是在我们这座城市,还算得上出类拔萃的。省市作协为了发挥“文化经济”的作用,经常组织业余作者写一些报告文学、专访之类的文字,宣传一些知名企业,主要还是宣传那些企业家。文联分配他采访的一位名气很响的企业家,当然稿酬是很丰厚的。这摆明是在照顾他,他欣然接受了。这位企业家倒也礼贤下士,亲自接待他,与他促膝谈心,讲他的奋斗史,很是动感情,寒士听的唏嘘不已。连夜奋笔疾书,写完后送给企业家看,企业家看后对他的文采很是佩服,肃然起敬,不再称它“老金”,改称“金老师”。并当即吩咐财务预支一份很可观的稿酬。寒士对称谓方面并不在意,只要认可自己的作品就行,说稿酬不急,等作品定稿后再谈吧。企业家笑笑,应了他。根据企业家的意见,作了一些修改。然后,谢绝企业家派人陪同,自己深入到基层,去挖掘“更鲜活”的素材,来“充实”自己的作品,他对自己作品的要求一向是很苛刻的。很快,他与员工们交上了朋友。搭上几包劣质烟之后,便不再去,而且把自己“呕心沥血”写成的稿子撕成了碎片。朋友们很不理解,说他需要宣传,咱需要钱,两全其美,任务是组织上派的,又不用你个人承担风险,你这是何苦呢?寒士摇摇头着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呢。他把“吸管”插进国家的血管里,快把国家的血液吸干了。咱总得讲点儿文学家的良心吧,给这些人当吹鼓手,良心有愧哩。不仅如此,寒士老金还反其道而行之,据此写了一篇批评性的报道,文笔犀利,读后令人热血沸腾。可惜的是,据说因为“政治上的原因”,稿子无疾而终。不久,这个富有盛名的企业,果然破产了;而那位企业家,摇身一变,成了“民营企业家”,仍然风光无限。朋友们叹息:寒士,真够风骨!

说寒士老金不在乎名利倒也不见得,说他淡泊名利还是名副其实的。寒士老金在单位是头号笔杆子,还担任着社会职务。单位里“小笔杆子”们写的大小材料,都请寒士老金“过目”,老总习惯了寒士老金的文笔,看别人的东西,总感觉有点儿不对味儿。寒士老金来者不拒,有的还得推倒重来,浪费了寒士不少脑细胞。久而久之,“小笔杆子们”认为找寒士老金天经地义的事儿,寒士老金呢,也当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人为寒士老金不忿,说这些小兔崽子们太不知天高地厚!寒士老金笑吟吟地说,提携后生嘛,该当的。这倒也罢了,有的作家分配到了任务,忙得顾不过来,便给寒士打个招呼,老金嗳,帮个忙吧。寒士老金也不问人家帮什么忙,一口就答应下来,好像自己求人家一样,或者说有人求他显得自己有多光彩似的。于是,老金家的台灯总是彻夜不熄,今天一个话剧,明天一个小品,大后天一个通讯,大大后天一个人物专访,作品源源不断,可是等到发表,作者就换成了别人的名字,顶多在末尾加句“某某某对此文亦有贡献”,如此而已。报酬嘛,看着办,给了,他就收一点儿;不给,决不开口去要。下次再找他,他还会乐呵呵地一口答应。朋友们摇头,寒士老金,越活越回去了!

按照寒士老金的名气,他早就应该混出个人模狗样了,至今过得很寒酸,就是因为经常写一些令“领导们”很不愉快的文字。近些年,他很偏爱杂文,说杂文只有思想家才写得出来,只有战士才敢写,只有“大写的人”才知道怎么写。看寒士老金的杂文,心底会很压抑,总有种想哭、想高声呐喊、想呼出胸中块垒的感觉。他不仅写生活在底层民众窘迫状况,还写社会不公、贪官污吏横行霸道、人心冷漠种种现状。有的领导就说寒士老金心底灰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阴雨不见阳光。寒士老金写的这些东西有的被报刊采用了,不免招来一阵叫骂;有的被编辑部“冷处理”了,便石沉大海。老金也不管人家用还是不用,也不管人家怎么叫骂,还是写,写。他不是专业作家,但是他把写作当成了自己的生命。

寒士老金至今还在用笔协作,朋友们劝他买台电脑,学起来很快的,并给他灌输用电脑的种种好处,譬如说“修改、储存、替换、复制、转移”功能等等,写文章太方便了,寒士老金并不动心,说还是用笔才能写出真感情。要说,寒士老金还是真有感情,他的家境之窘迫在圈子内是出了名的,透支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到了靠赚稿费补贴生活的境地。可是,他竟然资助了一名失学少年。他看了一篇报道,说某山区的一名孤儿品学兼优,因为贫穷面临失学。寒士老金流泪了,从此开始匿名资助,一直资助到这位少年考上大学。这名大学生费了很多周折,动用了媒体的力量,才知道了恩人寒士老金的单位和地址。我是看到报纸才知道这件事的,打电话过去表示了我的敬意,寒士老金淡淡说,这没什么,碰上谁都会这么做的。他这话说得我脸上发烧,那篇报道我也看过,的确挺感人,可是,我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要这么做!

他有很多朋友,对朋友很仗义。前些天,我得了感冒,说话瓮声瓮气的,流清鼻涕。寒士老金看见,硬把我拖到医院,挂上吊瓶,守在旁边,看我真的好转了,才放我走。他家里并无长物,就是有些字画,虽不是了不起的名人,也还是值一些钱的。有人看上,他就从墙上摘下来,豪爽地说,拿去!有人拿了他的字画,转手卖了,再找寒士老金要,他还给。人们就叹息—寒士老金,没个记性!

洋洋洒洒写到这里,寒士老金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心里升腾起很多感慨。在我认识的朋友当中,没有一个还保持着寒士老金的那份纯朴、那份纯真和那份简单。文学圈子里的朋友,有的早已脱离了这个圈子;有的只是把文学当成了赚钱的工具;还有的成了有权势者的“御用文人”。唯有寒士老金,还是追逐着他的纯文学梦,尽管他追逐的道路凹凸不平,布满了荆棘,可他并不曾停下自己的脚步,脚磨破了,道路上淋漓着鲜血,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往前跑。

寒士老金,你并不贫寒,他的心中总有一轮太阳!

寒士老金,你似乎永远也长不大,却又有着历尽沧桑的成熟!

寒士老金,你像一面镜子,总能照出我们许多人脸上的污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忧郁老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天使点评:

记忆中有这么一句话,真寒士,自风流。他或许物质是很贫寒,但,精神上富有。他,笑对生活。笑迎生活中的一切风雨,苦难。这样的人,值得敬佩(:

文章评论共[7]个
一声叹息-评论

寒士而不寒酸,不寒酸是因为他的不俗,所以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出尘脱俗的人,欣赏!
  【忧郁老人 回复】: 谢谢一声叹息留评,的确,俗世不俗,难得啊。 [2006-4-29 6:31:34]at:2006年04月28日 晚上10:03

千叶红-评论

赞同天使的说法:真寒士,自风流。敬佩:)
  【忧郁老人 回复】:  谢谢千叶红留评,我也很敬佩,但是我做不到...... [2006-4-29 6:32:45]at:2006年04月28日 晚上11:08

夜静春山空-评论

想起杜甫,万般感慨!喜欢李白,但愿你不是寒土老金!
还有这一句“小心翼翼绕过这些东西是要很费一些功夫的,也需要一些技巧。”我喜欢,魔鬼语言。
  【忧郁老人 回复】:  谢谢夜静春山空的欣赏。我想做寒士老金,可是我做不了...... [2006-5-8 10:28:24]at:2006年04月29日 早上9:36

褦襶子-评论

“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寒士风范堪比诗囚。物质清贫,精神富有。但这不应该是国人所慕,时代悲剧也!毋以寒士风流为借口,剥夺其享受物质文明的权利。寒士非自拒物质文明也。乃生计所迫,社会文明低下的结果。欣赏,学习。
  【忧郁老人 回复】:  谢谢褦襶子留评,寒士老金是我的一个朋友,性耿,不入俗流。您说得对,他并不是拒绝物质享受,而是不能。他若改善生活环境,就要放弃他的做人准则。非不能也,而不为也。我很敬佩他。他的窘迫,不是个人原因,社会文明低下结果。 [2006-5-8 17:22:03]at:2006年05月08日 上午11:45

指尖儿-评论

寒士不寒!
  【忧郁老人 回复】:  是的! [2006-5-9 14:31:34]at:2006年05月09日 上午10:51

崔四元-评论

唉。唉,唉
  【忧郁老人 回复】:谢谢! [2006-5-11 8:25:17]at:2006年05月10日 晚上9:10

落花风-评论

这样的寒士,世间还有几个啊?
  【忧郁老人 回复】:  所以,物以稀为贵啊。 [2006-5-11 10:36:24]at:2006年05月11日 早上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