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有因
虽然政治地位提升,可以改变人的经济状况,——正如范进中举前后的情形一样,所以传统的中国人千方百计要做官——,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实力决定社会地位。教师的工资低,收入少,难捞外快,经经济地位低下,自然政治地位也就低下。再加上世人都从俯视的角度来看教师,其社会地位就更可想而知了。认为当教师的人都“淡□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那最“革命”的年代里,在城市,先有政府的工作组进学校,后有工宣队进学校,军宣队进学校,说“进”实际上是“管” , 还有“工农兵上大学,管大学”。在农村,则有“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这种做法、这种现象,是在再明白不过地告诉人们:一、学校人皆可管,人尽能管。人尽可夫的妓女都不是好妓女,这人尽可干的事还不是“淡□事”?二、 学校里的臭老九们连这种“淡事”都无力管、 不会管、不能管,臭老九们本身还不“淡□事”,他们还不是想做嫖客都作不成的太监吗?
文化大革命早已结束,这种遍及全国的现象已成为历史。但这种观念却远远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并且会顽强地表现出来。
到县一级的教育行政看看吧,有几位正局长是教师出身?
再到某一企业办的学校看看:近三十年来,学校的校长和书记,不是来自企业机关某科室的干事,就是来自某车间干不下去的头头,学校成了处理垃圾干部的场所。如有一位出身于教师,也是从外单位调来的,大概也是因为外地的和尚比本地的和尚会念经之故。
鄙人由于视野所限,不敢妄言这种例子是多还是少,不敢妄言这种现象是普遍不是偶然。但就全国而言,一定不止这一校一地。
这种例子似乎在向人们证明什么呢?它在向世人证明:学校、教育是什么样的人也能领导也能管理的。既然什么人也能干的事,那当然是“淡□事”了,既然这种事是“淡□事”,那么干这种事的主体--教师,也就顺理成章的“淡□事”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越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们也越重视文化教育。而轻视教育、轻视教师的意识和种观念,越是在落后、贫穷、偏僻的地方,越是严重。在一些山区里,一个牧羊人的收入是山区小学教师的四到五倍,在一些乡镇里,一个临时茶炉工的工资是一个临时代课教师的三倍。这种现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概是见不到的,就是在省会一级的城市里也恐怕难得一见。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却不以为怪。
-全文完-
▷ 进入探殿窥堂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