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再有两个月,来烟雨就整一年了。一路上的磕磕绊绊,有着说不出的欣慰。今天在这里,结合自身把十个月以来对诗歌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享,权当回报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
本人写诗,特别注重两点。一是意境优美或是说语言优美,自然流畅。从审美的角度上讲,一首诗无论思想是否深刻,起码在语感上要给人美的享受,也就是读出来让人舒服。这就好比人,有内在美,外在美和气质美,反正你要占一种美。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指的语言优美并不是语言华丽,相反,越简朴越好,千万不要过于注重外表的奢华,以免掩盖诗本身的魅力,否则就走进了一个误区,喧兵夺主了。现今网络写手众多,水平自然良莠不齐,在用词上可以说是千奇百怪。有些诗本身选材不错,构思也好,可惜被华丽的词藻围个水泄不通,令人喘不过气,就象是一棵大树,有叶无干,实在可惜,看了半天,不知所云,我不免暗自顿足轻叹。前几天读了一首诗,其中一句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亲爱的,/我蜿蜒着一路向北”,多么动人的句子,毫无修饰且自然流畅,我仿佛看到了诗人艰难的心路历程,疲惫的身影以及那颗心执着的方向,似完未完,回味无穷。语言极其朴素,但它是美的。“看见的/看不见的/都在蠢蠢欲动”,这是本人诗中的一句。春季,万物复苏,生命都鲜活起来。那么,这里“看见的”是指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比如树绿了,花红了。那么“看不见的”则是指无形的抽象的,比如蚯蚓活动在土壤深层,江水内部汹涌的波涛,还有就是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希望,或是见不得人的阴暗面等等泛指很多,读者想什么就是什么。面对极速的千变万化,我该怎么办?这是我想要表达的。用回归自然的简朴语言表达心灵深处的复杂感受,将是我永远追求的目标。
二是通俗易懂。有些人为了在众多风格中独树一帜,故作深奥,免不了写出另类的文字。晦涩不说,更可笑的是语句都不通顺。这样的诗我想是没人喜欢的。即使是喜欢,也仅仅是余光中笔下的一颗流星而已,不会永久的放射光芒。席慕蓉的诗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通俗易懂。只有读懂了,才会深刻的走进读者心里,久久不能忘怀。细品她的诗,我个人觉得诗中的思想不是她成功的主要原因,而是巧妙的构思与真挚的情感再加上自然的表达。请看她的名作《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这首打动无数少男少女的诗,为何读之会令人怦然心动?就是因为在她简单的语言(通俗易懂)背后,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情,如此真情毫不做作,朋友们,如果我们认真的去推敲斟酌字句,是不是也会写出如此动人的佳作呢?尤其是末句令人震撼,这就是席诗构思的巧妙之处,如果没有结句的点睛之笔,那么前部分所描写的所有也都平淡无奇了。也就是说,同样表达一段心情,一份感受,可以倒装,可以顺序,你看怎样能达到一种超境界的艺术效果,就怎样去安排设计。
在这里顺便提一句,有很多人在诗的结尾处愿意画蛇添足。我个人始终认为诗结尾的那一笔最重要,能否让读者久久回味,结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来不用说明读者也能想到的,偏偏写出来,这样过于详尽的诗没有留给读者去联想的机会,自然不会在心中存留很久,也就显得平淡了,缺乏一份朦胧而神秘的色彩。
这是我最最注重的两点。下面补充几点。还是结合烟雨自身谈吧,这样大家会容易接受一些。
烟雨现在普遍存在一种诗风(我个人认为是不好的)。明明是一首完整的诗,偏偏要在每一段前面加上序号,不知是想让其显得深邃还是故作庄重,给人散文的感觉。还有一类是组诗,也是烟雨常见的类型。我比较喜欢这类诗,不过,既然是几首合在一起发,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定要和谐统一才行,让人分而读之或合而读之不会有两种感受,这样才叫好。
现在也不乏一些哲理类的诗。这类诗应该是比较难写的。要有深刻的生活体会和感悟,还要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非一定的造诣能为之。但是就本人在烟雨的十个月来看,这类诗打动自己的太少了。可能有些作者写出来后,认为很好,很明了,但读者看起来很吃力,需要猜测才行,而且这类诗写出来往往缺乏一定的美感。所以在这里,想劝诫这样的人,请慎重。
有些人写诗很勤,精神值得学习。但这中间存在一个盲目的写作态度问题。写诗是需要灵感的,灵感来了一定要抓住,切忌心浮气躁。不单单是诗歌,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在此,敬告各位爱好诗歌的朋友和自己。
还有一点,就是诗的结构。从外观上来看,现代诗长短不一的句子,本身就是一种美。
要善于利用和把握这种美,为自己的诗增添艺术色彩。句式要参差不齐,还要错落有致。小到每一个标点及空格,耐心的去妆点它,就象女孩子化妆一样,要细心,一定会使自己的文字漂亮起来。另外标题也很重要,要让它诗意化,且不要过长。
其实要说的还有很多,比如那些饱读诗书之人,虽然文字里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诗读起来还是不雅观,也应算是败笔之作吧。也许这就涉及到语言技巧的问题了,当然诗光靠语言技巧也是不行的。特别是一些诗的语言注重说教,使人感觉空洞乏味。还有些人,刻意追求压韵,这点是不好的,要让思想自由的发挥,让读者的感觉自由的扩展,拘泥于形式,只会令自己的文字畏首畏尾。诗每段末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平音好还是仄音好,多读读,你就会发现它的秘密。
好了,闲言碎语,今天只想到了这么多(不说出来难受),以上只代表本人意见,有何不妥之处还请见谅。希望对新人有所帮助,老朋友能给予意见和建议!依然祝烟雨越办越辉煌!
-全文完-
▷ 进入阿燕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