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是一根上了弦的发条,在经历了一定的旅程后,间接地感受着生活的洗礼,而让自己深深叹自己时间的仓促。
没有什么,时间像是流水,一天只不过24小时,平淡如水。想要怎么过就怎么过。反正是自己在过日子,何必畏惧它的存在呢?
然而,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心态也渐渐在改变着。
童年时,想象着在阳春四月的时候,能拿着自制的风筝,与小伙伴们一路狂奔着,奔向田径,奔向田园。还偶尔哼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我们的故事里……”嘻哈着我们童年的纯真,分享着我们童年的友谊。而,时间,也在我们的身边悄悄地溜走了。
没有什么,除了一日三餐,除了上课,其余的时间就是玩耍。根本不要动什么脑筋,也不必为了生活而发愁。一味地耕耘着自己的一方乐土。至于那时是否饿过肚子,或许被贪玩,淹没了自己,而老早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直至到了高中,些许懂得该念点书了,该看点书了。一边还兢兢业业地,梦想着能考上大学,考上理想的学校。但上一届的书生,压制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眼睁睁地看着应庙生就只有“一枝独秀”。害得我们夜夜惶恐,没戏了,什么都没希望了。一方面,时间就像流水一般快得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一方面,对政策的难以适从,招生的指标只能是……唉,梦,一个难圆的梦,或许在人生中只能画半个圆了。于是,基于流行歌曲的《潇洒走一回》,对待自己不能像对待敌人一样,不能像对待严冬一样,还是开开心心,其乐融融地过好每一天吧。想不到,这样的松懈,让我无视自己的存在,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纵容着。
可想而知,时间也就随风而逝了。一切的梦想也便悠悠度过了。最好的证明只能堆砌在遗憾中了。接着,再念了两年书,再工作,直至结婚生女,一切似乎顺其自然,平淡得像喝白开水一样,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直到现在,冥冥之中,还是眼睁睁地看着时光就这样匆匆溜走。高尔基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而怎样利用时间,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可以相应地提高,这中间除了自己的懒惰情绪之外,似乎别的都不重要了。就比如,我会在房间一边享受着流行歌曲的节奏,一边还捧着一本消遣的休闲书,边听还边蹬着脚,错落有致地陶醉其中;其二,看着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我会呆在小房间,半天不出户,只是等着看编导怎样导出催人泪下的情节。一集一集都不能错过。这就是我的执著,这就是我的顽固。无可厚非,如果把这些时间应用到工作以外的爱好上去,如果我能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所思所想,以便在爱好上层层递增。或许我会少一些愧疚。但往往,就是这种慵懒的态度,扼杀了多少热血青年,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而我却是一个凡尘中人,没有这么多的满腔热血,还是躲在小楼成一统吧。
于是,时光就这样匆匆忙忙地快速溜走了。想挽也挽不住,想留也留不住。草儿绿了,树叶青了,花儿红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草儿黄了,树叶落了,花儿谢了。辗转之中,时间从身边悄无声息地走了。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往往看到飘零的树叶吹落得满地都是时,心中的失落感就会油然而生。没有什么,为什么这么快,这一年到底做了什么?就现在看来,一天干了什么?一日三餐,做家庭琐碎,工作,睡觉……占去了太多的时间,等闭上眼,一天就这样一笔带过了。
愧疚中,这来去匆匆的时间,自己的存在证明什么?笑着问自己。过自己的生活,平淡是真,不为名,不为利,活得潇洒自由,这就是生活?而时间的掌握中,自己有没有浪费呢?当然,这点勿庸置疑,没办法。时间不会时刻提醒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自己的主观能力诱导着你,什么事应该怎么做,什么事不应该这样做?归根到底,一切都是自己的脑袋主宰着自己的行动,至于做到与否,还是看自己的自制力。生活也便在毫无关系的时间中仓促行走着。
后悔中,无法想象年青时为什么不好好读点书,不管怎样,记忆力是特别好的。而今,想看书,只是行云流水般,如蜻蜓点水,浮在表面,无法深入其中,这就有点无法涉及到书的最底层,再说琐事的一大堆,直接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后悔中,为什么会呆在办公室里,倾听着别人无聊的谈话,没有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即使在潜意识中,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至于钻研其它的领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代名词。
后悔中,为什么在晚上老呆在电视机旁,娱乐般地看着一个一个节目,在笑声中度过最好的良辰美景。
一切只能在自己的后悔中依然如故。我为什么不能充分利用时间,来打造好自己的余生,不让更多的时间匆匆而逝呢?我能不能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来弥补我这三十多年的白白流失呢?
第一,首先赢取更多的时间,来做好本职工作,不是做好,而是更好。不管如何,自己的要求首先要订高一点,不能如此随遇而安,不能随波逐流,不能熟视无睹。把该做的事,条条杠杠,一条条做好,试着比较分析,如何才能达到更好的要求。比如看书,不能一目十行,精点的地方要详细看,还要记住,不然读行云流水的书只能你浮在事物的表面看待问题,让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二,让自己制定好每天的详细计划。比如早晨应该几点起床,做什么,会占去多少时间,形成一定的规律。那样对自己到底有无时间概念有个明确的风向标。之后该做什么,至于除掉一日三餐之后的时间该怎样合理安排。
第三,如何把握自己伸出来的事。有些事不是随便可以预料到的,也就在适当的空间,可以调节好。比如朋友来了,同事之间有什么需要帮忙,或者有空去回家看看母亲等等琐事,需要调理好。这也应当有合适的安排。
第四,我不想做一个清规见律非常之多的人。我喜欢随和。不喜欢这样条条框框一大堆,搞得像是在做报告,一条条汇报出来,宛如机器人一般。我何必搞得自己这样呢?因而,即使我认为订了这些计划,如果有好看的电视,好听的歌曲,好看的文章,我还是会留连忘返,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岁月,而自我陶醉之中。
……
的确,这样做,与我想要达到的境界成了一定的距离,也让我在可有可无的无奈中,感到自己的懒惰与愧疚。就如我本来想回家好好看一本书,但看到电视中有我喜欢看的演员在聊天室里,本着强烈的好奇心,也就一心一意地坐在电视机旁,不再料理自己所谓的计划,甘愿在以后的时间里有些后悔莫及。
但人,会随着一定的惰性更加有恃无恐自己。一些未做的事,会找个理由反驳自己,一些可以做的事,因为某事耽搁了,也就找个借口可以不再搭理。而一些准备要做的事,却因为心情不佳而置之不理了。还对自己说“心有余力而不足。”这纯粹是一种心理的疙瘩,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结,无论完成与否,无论怎样制定,无论如何,自己总会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来搪塞自己,毕竟凡女一个,岂能与那些学者,那些伟人相比,凡女只能做凡人该做的事。比如一日三餐,比如吃穿住行,比如……
理由有千千万万条,生活有千千万万种生活。自己的愧疚心理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日益感受到自己的凡之又凡。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这似乎与自己的原则拉开了莫大的距离,也似乎现实与理想组成了一个强大的载体,无以负荷般地缠绕着。
时间的踪影看不见,摸不着,总是在若隐若现的时候,会随时触摸在我眼前。想伸手挽住,想牢牢抓住,但眼看着火苗在不远处频频招手,自己想点燃它,却又是可望而不可及。于是,鞭长莫及,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理念。更成了一种心理的解脱方式。无论怎么样,时间在随时可以抓住的时候,却让它随随便便溜走了。即使想来想去,很想努力苛求自己,但往往最后总是找最好的理由帮自己求得心理的解脱,这不得不为小人之女,所寻得一个最好的归宿。
很记得那次去考驾驶证时,悠闲自在地与战友们一同逛街,还一同狂侃,漫步在无风无雨的大街,倒也其乐融融。之后,回宾馆冲了个澡,舒服地躺在被窝,还一同与女战友们神侃,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事,不知不觉,把自己所订的计划,所看的书,都丢到瓜哇国去了。后来仔细想想,哟,这样的日子真不错。到哪儿找这么舒心的一天,到哪儿去过这样的日子?之后的感觉还有点意犹未尽。这不得不与大众的心理,一个坐享其成,一个自得其乐的从众心理有关,更与我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有钱,我会怎么样怎么样?如果我真找能找到一架天梯,那么我会踩着它,直拥而上。当回首后,会发现,这架天梯同样被别人践踏着。这又有些得不偿失的感觉,还会有一种一落千丈之感,那样的味道不尝也罢。但人就是这样,在那样的环境中,还会发现一种快乐且自误自乐的心情,所有的烦恼随着聊天的从容,云淡风轻了,所有的往事随着快乐的调侃而纷至沓来,让人感叹世界如此美妙,至于事情的做与不做,似乎只有一种心理的从属惯性,让人有些不得而知了。
因而,时间就这样在匆匆忙忙的脚步声中飞逝了。往后的日子有些追悔。但无论如何,时间无法再追回来了,也无法重新利用了。事后想想,如果在那段时间里,我可以再做某些事,而且可以完成自己的目标,那么这些废话也就不必记载在那儿了。生活,有时真的让人无法面对,却又在那时那刻拥有不同的心情,之后的无奈也就成了一种愧疚的定局。
因而,计划定与不定,关键还是自己能否亲自去做,而且有时间有空间有定律地去做,而不必为了争一时之气,往往三天晒网,两天打鱼,最终的结果只能眼望着青天,“风萧萧兮一去不复返”了。后悔两字依然在人生的边沿上延伸着。至于愧疚心里,找太多的理由可以将就自己,也就所谓的自欺欺人罢了。时间,掌握在自己手中,做与不做,还是需要毅力,需要持之以恒……当然,至于达到自己既定目标,还是要看自己如何做了。“不求问心无愧,只求……”还是从从容容地对自己许个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做一个真正的自我,不要让时间与我匆匆擦肩而过。
时间呀,还是让我对你说一声对不起,对自己慎重地说一下“从现在,开始……”。
-全文完-
▷ 进入晨风而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