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感叹杜甫南山孤独人

发表于-2006年04月22日 中午1:49评论-9条

小时候,心中有深深的英雄情结。钦佩伟人、钦佩名人、钦佩被历史传承下来的那些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诗人等。认识当中,这些人去世之后,尚能被历史记忆数百年、数千年,那在他们的生前,肯定是风光无限、荣耀无限。他们所到之处,一定是净水洒街,鸣锣开道,呈现着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之势。直到中年,当经历了很多世事、又对这些英雄名人们的身世经历有了了解之后,才深知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英雄名人,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万千的磨砺;他们之所以被后人铭记,是因为后人总能从他们身上,感悟出很多东西。由此,我想起了杜甫。

提起杜甫,人们都知道他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封建社会由鼎盛到衰亡过程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他的诗歌以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被后人们称作“诗史”,他本人被后人们称为“诗圣”。就在这些后人们真心实意奉送的光环里面,实际上饱含着诗人生前那艰辛、困苦、饥饿、飘泊的艰难。

在唐代以前,统治集团主要由世家豪门所组成,他们强调婚姻门阀关系,重视血缘关系,在政治上,具有“官有世胄,谱有世官”的垄断官位,在经济上享有免赋免役的封建特权。到了唐代,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统治者大量起用出身于寒素之家的庶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从而使渴望建功立业,实现政治抱负的唐代文人,把通过科举考试,或者官员推荐,获取官阶爵禄,当作追求的最高荣誉。

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中,三十五岁前的杜甫,在政治上是希望循着科举的道路,登上卿相高位,以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然而,天不惜才,两次考进士不中。尤其是第二次考进士,正逢奸相李林甫当权。那一年,考试结束,朝廷没有录取一个人,李林甫还向唐明皇李隆基报喜:一个都没有录取,是因为人才都已经被朝廷招揽了,“天下野无遗贤”。这个结果,使得杜甫“自谓颇挺出,立蹬要路津”的希望破灭了,从此,他困守长安一住十年。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贫困潦倒,只好把家小安顿在远离京城的奉先(今天陕西蒲城)。为了在仕途上寻找一条出路,他自己在长安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到处给达官贵人投书自荐,以求得到提拔重用。然而,结果却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屈辱。直到四十四岁,由于朋友推荐,被任命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做了一个管兵器的小官。

在杜甫得到官职一个月后,他请假到奉先探亲。就在这个期间,安史之乱爆发了。为了避乱,他辗转千里,安顿好家小,便只身前往宁夏灵武,投奔刚刚登基的唐肃宗,谁知中途却被敌军俘虏押回长安,幸亏官职卑小未被囚禁,次年逃出长安,抵达肃宗在陕西凤翔的行营。见到皇帝时,“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完全没有君臣会见时的礼仪规制。这次,他被肃宗任命为从八品的谏官——左拾遗。这个官虽然小,但能够回到皇帝的身边,他异常高兴。他把肃宗看成中兴的希望,认为自己找到了报国尽忠的机会,但仅仅一个月,却因为“见时危机”,上折子营救宰相房琯罢相,抗疏直谏,触怒肃宗,几受刑戮。从此,他屡遭贬斥。最后为了生活所迫,举家迁到甘肃同谷县。此期间,为了活命,他和其他的人一样,挖过野菜,吃过树皮。生活实在过不下去,只得前往成都,寻求他朋友的帮助。

公元759年,经过艰难跋涉,年底到达成都,在成都的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了他最后十年的“西南漂泊”生活。这期间,他曾经靠朋友严武提携,做了六个月的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小官,但随着严武的病逝,失去依靠,不得不在公元766年5月离开成都,在四川的渝州、忠州等地漂泊。到他57岁出川时,已经是“右臂偏枯耳半聋”了。随后他又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他的身后非常萧条,直到公元813年,仅由他的孙子像“收拾乞丐”一样,把他停在岳阳的灵柩归葬了他的祖坟河南偃师。诗人活的时候一生漂泊,死后他的遗体还漂泊了43年。

纵观杜甫的一生,他有过想靠科举、靠皇帝、靠朋友来达到自己政治目的的经历,但这些最终都没有成为现实。然而,却正是在这些不能成为现实中,他才接触到了社会,运用自己的才学,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现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疾苦,使他的诗歌创作,登上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复杂的,就像黄河之水九曲回肠。人生的成就是要靠不息的努力,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寻找到一片新天地。靠天不行,靠地不行,靠别人更不行,人生成功的基点应该放在自强不息的努力上。从杜甫的人生经历和他的文学成就,可以看出这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感叹杜甫的真正目的,也正在这里。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南山孤独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萧月月点评:

苦涩的文字,
尽将杜甫的人生诉说,
可现实的文人,
当要铭记其不灭灵魂。

文章评论共[9]个
燕舞莺歌-评论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学习了。
  【南山孤独人 回复】:谢谢您的关注。读了您的好多文章,您的文笔很清丽,触角很特别,与您相比,我的文字就显得滞涩。感谢了。 [2006-4-23 10:53:22]
  【xxy630625 回复】:哥哥快别汗我了,我得学习哥哥的深刻凝重。 [2006-4-23 10:58:28]at:2006年04月22日 下午3:23

瞎眼的傻丫头-评论

不计生前事,留作身后评,虽然有不为人道的艰辛落魄,却是一生有意义,无愧的英雄。
问好哥哥快乐!
  【南山孤独人 回复】:您好丫头!感谢您的点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样的襟怀,在中国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但天不惜才。“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所以孟浩然也只有这样的感叹。 [2006-4-23 11:31:19]
  【瞎眼的傻丫头 回复】:却是活得无悔~~~ [2006-4-23 18:07:50]at:2006年04月22日 下午5:44

柴立中-评论

文人通病,误以文章之才为经济之才。
  【南山孤独人 回复】:非常同意您的观点:少说多做。杜甫因为说得多,才被皇上赶出宫中,又因为做得多,才成为“诗圣”。谢谢了。 [2006-4-23 12:04:22]at:2006年04月22日 晚上8:09

丁香花开0202-评论

是文人,就要遭受太多的不幸!欣赏!
  【南山孤独人 回复】:记忆中,凡是被后人记住的,都是经历了磨难的。杜甫在凤翔回到了皇帝的身边,那一个时段所作的诗歌,并不被后人看好,是因为都是应景唱和之作。谢谢光临。 [2006-4-23 12:12:33]at:2006年04月22日 晚上9:09

张贤春-评论

靠天不行,靠地不行,靠别人更不行,人生成功的基点应该放在自强不息的努力上。
赞同!
如果杜甫一生一帆风顺,也许我们就不知道有你所介绍的杜甫了。
  【南山孤独人 回复】:自从第一次看了您对文学追求的文章后,就对您深深的佩服。虽然我认识到靠天不行,靠地不行,靠别人更不行,人生成功的基点应该放在自强不息的努力上这个观点,但行动比您差远了。您能坚持,您能执著。 
[2006-5-22 10:57:42]
  【张贤春 回复】:一种嗜好而已,无所事事的我,不如此真不知干什么. [2006-5-23 6:07:37]at:2006年05月12日 中午12:58

poincarelei-评论

好好好,又学了一课了。。社会和个人相处得选择
  【南山孤独人 回复】:欢迎妹妹的光临。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不断的总结,在总结中寻找到自己的归宿。 [2006-5-22 11:06:33]at:2006年05月14日 下午6:17

张贤春-评论

靠天不行,靠地不行,靠别人更不行,人生成功的基点应该放在自强不息的努力上。
赞同!
  【南山孤独人 回复】:孩子的高考怎样?我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那天,看了您和孩子的照片,很高兴和感叹,孩子们肯定总是以您为骄傲和榜样的。谢谢! [2006-6-16 8:45:05]
  【张贤春 回复】:谢谢挂念,大儿高考可能超二本录取线30分左右。 [2006-6-16 10:55:59]at:2006年06月12日 晚上10:01

西城殇-评论


在官场上,杜甫和李白可谓难兄难弟;
但也正因为此才造就了作为诗人的李杜
您对历史的熟络和敏感
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
您的干练文风,精辟刨析让人佩服

  【南山孤独人 回复】:谢谢!共同之处就是他们两个都想通过仕途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都没成为现实。不同之处,是两个人的手法不同。结局杜甫更为悲惨。感谢您的光临! [2006-7-19 14:52:56]at:2006年07月19日 凌晨0:40

黄东添-评论

我对杜甫也很敬佩
  【南山孤独人 回复】:谢谢您的光临,将对您的大作一一拜读! [2006-7-19 16:51:23]
  【黄东添 回复】:不用,我写的不光明 [2006-7-20 17:31:23]at:2006年07月19日 下午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