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感觉城市女人花

发表于-2006年04月22日 凌晨1:35评论-0条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钢筋水泥分割着人们居住的空间,城市的现代特性粗暴而直露的撞击着人们的视觉。人们的价值理念,审美方式,也因之急遽逆转而重新定位,城市留给我们的感觉也不像从前那般单纯而清新,细细的去感觉城市,我们会惊诧的发现,许多迥异于前面的东西飘荡在我们被禁锢的脑海里,并取代了传统的审美形态,占据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你就得接受,就得适应,城市的表情在过去如果说是因含蓄而充满魅力的话,那么说城市的现在,则全然抛开了这份传统的服饰,变得简单而直露,不是吗?身在城市,没有了宁静乡村里旷野的蛙鸣,见不到了清澈见底的小河,更闻不到了泥土地上沁人心脾的气息。有的只是车辆与水泥地面的聒噪摩擦,有的只是来去匆匆的人流,有的只是势利和倾轧。一切显得是那么的造作,一切显得是那么的机械。所有的绿化草木似乎也透出一股娇情味儿,少了乡野里的纯真,就连大街上行人的笑容似乎也经过了刻意的修饰加工。有时潜心一想,幼时闪过的对城市的热切向往现在看来简直太流于世俗了。

我们的城市正在日新月异,城市是有历史的,城市是有性格的,城市也是有灵魂的。但是现代城市建设模式单一,失去自身具有的个性特点。城市在建设发展中,只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不断毁坏一些历史、文化传统建筑。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个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城市,面貌正变得越来越近似。我们的城市正在洋化,我们自己民族的底蕴还有多少历史传统呢?

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不恰恰的在改变永恒吗?玻璃幕墙通体透亮,还有什么含蓄可言?钢架交错,似裸露闪亮的筋骨,没有任何羞涩,不需要多余的遮掩,远去了雕刻建筑,远去了影壁墙,那些苍老的城市面孔对于周围的疾速变化却呈现出一副凄哀的无奈,远去了,连我们古典的雕刻都无法取悦现代城市的目光,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城市的面孔,倏忽间高楼大厦争先恐后拔地而起,顶天立地是一种流向。是否越是接近现代文明就越远离了掩饰和含蓄?现在所有的城市已经是如出一辙的高楼大厦了,哪里还会有古建筑风采?

城市建筑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城市在告别繁冗,在渐渐的失去含蓄,城市中的人,势必也要适应这种流向,城市人生活状态的变化,首先从服装上表现出来,比如,过去的女人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而从什么时候时兴了超短?而且,这种取代没有商量,越来越短,短到可以露出肚脐眼,它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时尚,阳光下,上下衣之间在脱节而断层,透出的皮肤犹如一道灿烂的光带照亮行人的眼目时,城市建筑的墙幕墙体肯定会更加刺眼,更加热烈,城市的热情与城市的温度都随之升高。那些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会被这道肤浅的光芒洞穿吧?城市不会再有含蓄了,而更加易变的人们还能存留几多含蓄?

标准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纵,季节被空调控制,山水正在进入画框和阳台盆景的生活,也就是说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这大概是城市人越来越怀念自然的原因吧?这不正值五一节,许多人就会把亲爱的大自然定期的热爱一次,人们纷纷走出“围城”,走向自然。而又有多少旅游公司正在激烈竞争,为这种定期热爱介绍着目标对象并提供周到的服务。然而人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什么呢?寻找氧气?负离子?叶绿素?紫外线?万变的色彩?无边的幽静?人体的运动?和心态的闲适?也许人们不过是在寻找各异吧。人们面对着千篇一律的公寓楼,面对着千篇一律的电视机,快餐食品以及作息时间表,不得不习惯着自己周围的各异的逐渐消失。毫无疑问,正是那种造化无穷的自然原态才是人的生命起点,才是人们不得不一次次回望的人性家园。也许人们还在寻找永恒吧?

本文已被编辑[文若书]于2006-4-22 12:11:12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女人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若书点评:

人们越来越喜欢的规模,气派等等,促进城市的单一而快速的发展,人也被迫向统一的标准靠拢。现在,我们还能感觉,也许以后连感觉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