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终于过去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而此时,北国的春天尽管依然春寒料峭,但被厚重的冬装包裹了一冬的人们,还是嗅到了春的气息。春天已经伴着不再凛冽的和风细雨来得温柔飘逸,势不可挡。广场上、公园中,清晨慢跑、跳操和做各种运动的人们明显比寒冷的冬日多了起来。
伏尔泰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如今可谓家喻户晓。现代社会,运动成了一种时尚,衣食无忧的人们早已明白了健康的重要。只是,那些仅仅追求时尚的人们似乎并不了解,运动贵在细水长流、坚持不懈。我周围就有太多的同事和朋友,谈起运动,确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却仍然有着太多的理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此,不是真正热爱运动的人,不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高境界的运动,绝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而是超越了功利目的的一种爱好,或曰:习惯。
我的热爱运动,是从看蓝球启蒙、打乒乓球开始的。小时候,父母单位的篮球队水平不低,一群高大魁梧的北方人尽管年纪已经不轻,但倚仗娴熟的技术,和重庆的棒小伙比赛起来,依然胜多负少,常常吸引着众多孩子围观。1970年代,中国的乒乓球运动日新月异,所向披靡,从而带动了全国的乒乓球热潮。大院里乘着时代东风,自然不甘落后,就在许多住宅楼前用砖头水泥砌起了简陋的乒乓球台。孩子们有球有拍,就是缺网,只好在台中竖起一道砖头代替。效果倒也不差,就是极其费球。扣球下网的情况屡屡发生,一只崭新的乒乓球也就坚持不了多久,名败身裂。
只是我从小就对篮球乒乓球兴趣不大,倒是一看羽毛球就有了由衷的喜爱。那会儿,父母单位的办公区里有一个规范的羽毛球场地,单位里有一位广东人打得极好,一帮同事常常利用工间操和业余时间赛上几场。每逢此时,我就会坐在旁边静静地观战。门道就是这样看出来的,手艺却是靠着塑料羽毛球练成的。
真正放开手脚大打羽毛球,就到了工作以后。1980年代,中国的羽毛球后来居上,屡胜强敌。韩键、栾劲、杨阳、赵剑华、李玲蔚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羽球精英,就是我年轻时代的心中偶像。那时候,工厂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未婚羽毛球爱好者,除了寒冬和大风的日子,每天清晨都会相约公园,划好场地,挂上球网,拿出真正的羽毛球,单打双打,捉对厮杀。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后来的结婚生子、工作繁忙,上班的距离也变得遥远,我清晨的羽毛球运动也就终于划上了无可奈何的句号。
我坚持晨跑开始于十年前,起源却是从小的熏陶。在重庆上小学那几年,正是“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的狂热年代,学校常常举办一种象征性的长跑活动,具体的名称已经忘记,但大致的内容也还记得。就是测算出重庆到北京的距离,然后同学们自由结组,每天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跑出一定的里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跑完了全程,也就意味着全体同学来到了伟大祖国的首都。只是活动无人监督,加上那个年代,男孩子更淘气,女孩子亦娇柔,印象里,个个瞒天过海、偷工减料,北京也就人人提前抵达了。
坚持下来,会发现清晨的慢跑真是好处多多。首先是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清晨的吐故纳新,会给你带来一整天的精神振奋、神清气爽。二是早睡早起,可以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三是节省资金、花销不大,唯一的专用器材仅需一双慢跑鞋而已。四是可以搂草打兔子,顺手牵羊把早点都买了。而最大的收获,是可以在三十分钟的慢跑过程中体会美好、享受快乐,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所以,当有一天运动成了一种习惯,由于特殊原因不得不中断几天,你感觉到浑身发皱、怅然若失、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就会明白:运动其实就是一种游戏。运动带来的是享受而不是痛苦。运动上了瘾,坚持就不难。运动着不仅是快乐的,而且,还有一种独特的美!
-全文完-
▷ 进入山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