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每张专辑“出炉”,都会有“主打歌”之说。这全部是哲学必然关系吗?笔者近期小有感触。
在一搜和百度上刚得到音乐盒时,我心里就筹划着如何分配主题。后来因为一些说不清的原因,决定推出《伤情第一辑》、《深情第一辑》以及《believer》、《人在江湖》等“专辑”。
时当马上考试,便搁浅了阵子。最近,得到q空间,实不人置之于不理、不睬。就选了个时间“装扮”。因为提前有草稿,也只是个“挪”的问题。哪知一个“挪”的问题硬是把几个小时“挪”成了过去。
第一张选择了《申请第一辑》。本预计了50多首罕见的伤情作品。问题在这个时候一崩而出。先是打上了比较喜欢的十多首。试听之后,每首都没问题,很流畅。不知什么时候“排序”的问题闯入大脑。就一个劲地想。最终一个排序的问题大费时间。之后,还对排的不很满意,甚至想删去算了。
回到学校在听歌的时候,又想到了这个恼人的问题。也便联想到了歌手(尤指新歌手)排序时是何等苦恼。每片专辑出来都代表他们的努力,至少在排序方便,努力了。所以请观此文者,认真倾听每片专辑的每首歌,或许这里包含他们很多无奈的恼事。毕竟所谓“第一”,所谓“主打歌”只有一首!更或许,一些名流大星会不顾这些,他们可能想着:他们的歌一定会人听吧。
ⅱ:
带着上文的感触,笔者再次去研究排序问题,试着看能否发现什么!哲学上有言:有因必有果。那么,由上文到下面要讲述的现象,不足为奇。
流行音乐商业化的确让人痛心。但商业化的竞争更会督促音乐创作人作出更好的作品。不排除lj音乐的存在。专辑每周都有大大小小的歌手狂出。一些时下当红的歌手(尤指创作型歌手)也出了高招:预购单曲!
在他们正式出片的前些天,会以“预购单曲”为名先出片。其中会包含体现歌手风格的作品以及另外选的歌。
谈到“另外选的歌”,在今天这个局面想以“没有共[chan*]党就没有新中国”之类的革命时期作品获得专辑大卖,在流行乐坛的可能性为0/0——分子分母都为0,没有意义。因此是不可能的。
人必定回、是感性认知多些。流行音乐以“爱情”为主题,现在才说的确显得有些落伍。这时候,所谓“另外选的歌”又要以歌手的长相小分几类。帅类,酷类创作歌手大多以“深情的情歌”为首选。一些长得有些“不好意思”的歌手,则以“有创意”的歌为首选。例子不用多说了。
而一些另类歌手,则以类似“3+1=2”的歌,用好奇牵使歌迷不得不听。这类歌一般点击率比较高。就好像“美女”“走光”之类的字眼在各家论坛的点击率高得惊人一样。好奇!不过这类歌的品质不高。音乐含金量令人发指。
最终还是要强调最终目的:请观此文者,以平平的心境,认真对待没张专辑的每首歌。在此笔者要说:每首歌都包含一种感情,一种希望,可能是过去,也可能是将来或者现在!
-全文完-
▷ 进入周晓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