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清明也跟着来了,又到了一年中忙着祭扫先人墓的时候。
清明节的前一个双休日(星期六) ,这天早晨,天色灰蒙,下着大雨。
小女颖儿很早就起来了,她是因为昨晚我跟她说要带她回老家“拜山”(我们当地俗称扫墓为拜山),心情异常兴奋,因而早早就上床睡下,等待第二天的行程。
我们一家几兄妹带上各自的小孩和父母亲一起,坐着三弟的车子,从居住的县城向着老家的方向驶去。
只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老家——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就到了。看到老家,心里有种“新春归燕落旧巢”的感觉,倍感亲切。老家祠堂前的大坪里已停了几辆小车,祠堂的里外都站满了好些人,是在外面工作的亲戚们都回来了,还有村里的族人。有年老的,年轻的,还有些小孩。他们见到我们都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大家互相道好。春风荡漾,亲情浓浓,洋溢着一片祥和的气氛,亲情在这里体现出来了。这一天是我们村一年中一族人相聚最齐,最热闹的日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五、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其实到现在,在我国,除了中秋、除夕是比较亲的亲人相聚、团圆的日子;而清明节就是整村、整族人相聚最齐、最热闹的节日了。
按习俗,“拜山”男人们是必定要去的,女的如出嫁了,可去也可不去,嫁进门的女人们也一样,她们多数是在家中忙着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饭,等“拜山”的人们回来后一起好好地享用。
按习俗,先是在祠堂祖宗的牌位前上香、点蜡烛、摆上供品,由族中年纪比较大的老人领着大家向祖宗牌位鞠躬致礼,再燃放几大串鞕炮。之后,一族人就三五成群有说有笑的,向着村后的山坡上埋葬先人的墓地走去。
雨已经下得不很大了,我打着雨伞牵着颖儿的小手,沿着泥沙的小路行走着。
烟雨弥漫着山野,山色黛青,薄雾缭绕着宛然逶迤的山岭,朦朦胧胧;山腰上有开着一丛丛吐火似的映山红,使青苍朦胧的山野有了些艳色;近处的灌木丛里金英子开着白色的花朵和一些也开着点点白色小花的不知名的小树;桃花李花已经凋谢了,但已显出要生长果实的芽蕾;杨柳开始吐绿,小草青青;雨水洗净了空气,更加清新了。暖风袭来,深深呼吸着那些夹带着泥土和青草的空气,似曾相识,这个乍寒还暖的天气,大地复苏,春意盎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已经永远沉睡了的故人,“清风拂地重,佳节倍思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时颖儿吟出了杜牧的《清明》诗句。
杜牧的这首诗,千百年来,描述着我国人民清明祭扫先人墓的情景。虽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的山野,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
墓场,已有了些人,他们是附近邻村的,整个墓场弥漫着香烛、鞭炮的气味,烟雾弥漫;远处的山间也不时传来阵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清明节的特色气氛在这山野显现出来了。
雨点打湿衣袖也顾不及,我带着颖儿向着族人共同祭扫的祖宗墓地走去。
按习俗,我们先是祭拜整族人的“宗坟”,再就祭拜族房的“房坟”,然后是祭拜各家亲人的坟地。现在,扫墓仪式已简化了很多,不像以前要举行繁琐的各种各样的祭拜仪式;坟莹已是用水泥石砖砌好了的,杂草、小树已是生长不到坟堆上了,只是稍作打理一下,捡拾枯枝败叶,挂上祭纸,点上香烛,摆上供品,烧些纸钱,再燃响鞭炮。大人们会站在墓前双手合十向先人致礼;小孩子呢,就按着大人的指点跪着或站着双手合十叩拜,说些要先人保佑快高长大、身体健康、学业进步之类的话语。之后,大人们分发些糖果、饼干和熟鸡蛋等剩下的供礼给小孩,小孩子们就一哄而上,争着、嚷着、抢着,谁都希望多拿些。于是鞭炮声、人声、风雨声 连成一片,热闹非常。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也是一首古人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句。
望着附近的人物景色,心中想着些古诗,思念着离去的亲人,心情沉淀出深厚的思絮。
本文已被编辑[薄云残雪]于2006-4-16 6:46:35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石韵如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