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假如中国人的母语是英语高楼人

发表于-2006年04月15日 晚上7:53评论-4条

假如中国人的母语是英语

读《假如明早英文变成母语 是美梦还是噩梦》有感

高楼人曰:《中国新闻周刊》上《假如明早英文变成母语 是美梦还是噩梦》(作者:薛涌)一文,真是收获颇多啊!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受,我没有写大文章的能力,就在作者的文中做小小的评点。

英语不可能成为我们的母语。但中国人不应该放弃在英语方面的努力,因为全球化使世界变成平的。英语则让我们和世界站在一个平面上。(高楼人曰:虽然地球不是平面的,但是我们的思想可以在同一平面,经济文化也可以的。中国人说中国话,身高没有西洋人高,而英语是块垫脚石,可以弥补身高之不足。不会英语,使我们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不知道前苏联成为超级大国,是不是全民英语化的结果?英语的扩张,随着日不落帝国的殖民扩张开始,仅接着是美国的强势推动的,世界上是不是每个英语国家都已经是和美国站在了同一平面?或者站在了和世界的同一面?我没有考证,不知道。)

如今到处听国人报怨:中文冷清,英语虚热,三亿人学英文,既是教育浪费,又是发疯。更有传统的卫道士,指责年轻一代崇洋媚外,生怕中国文化被英语所征服。于是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假如明早醒来,我们的母语突然变成了英文,后果是什么?我知道这是个不可能的假设,或者说是在做梦。但这究竟是美梦还是噩梦?(高楼人曰:听语文老师说,从来不担心中国文化被英语征服,不过很相信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至少曾经的中华文化圈恐怕会再次辉煌。学习了一门外语,就是崇洋媚外,那种说法早已过时,起不了轰动效应了。要让14亿中国人都说英语,恐怕上帝会说,我宁愿让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因为,实在太难了!恐怕布什也会说,要打垮中国已经是做梦的事情了,要让中国人都说英语,我还没有想过呢!消灭一种绵延数千年,有着深厚民众基础的文化,这样浩大的工程,连铁腕的秦始皇恐怕也要深思!中文冷清,这是事实,英语的热度,是在特殊情形下,采取的非常措施,没有什么要非议的。当然,情随事迁,该怎么改革,那是后话。连语文老师都不怕掉饭碗,我等良民更不怕点菜说“回锅肉”别人不懂了!现在,很多国家都开始兴办“孔子学院”,看来高层决策失误了?)

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首先,中国的gdp增长率会高几个百分点。靠英语的优势,中国会在全球化中最肥的产业——服务业——中迅速崛起。许多美国人的工作,会“外包”给中国人。从电话服务、产品咨询,到财务管理、医学分析等等,中国人都可以通过现代电讯网络直接打入世界市场。(高楼人曰:原来,学习了外语,也只是捡狗屎的活儿?实在对不起,我不该说粗话,斑竹打我嘴巴吧!我愿挨。原来英语化了,gdp就增长了,好好的办法!怎么没有做国家主[xi]?没有做总理?当年的朱总理怎么没有想到?邓小平怎么没有想到?当年的决策把英语作为“外语”,实则应该作为“母语”!看来现在的经济学书籍应该加一条经典名言:英语作为母语可以使经济快速增长!)

第二,中国的制造业,由于消除了语言障碍,对自己海外的主要市场会更熟悉,更容易摆脱靠海外厂商的订单过日子的局面,自己直接开发产品、跳出不得不“为世界打工”的境地。(高楼人曰:不知道海外市场是不是都说的英语?那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等都消失了?我们大学的外语学院直接改为英语学院?用中国话就不能直接开发产品?“外包”是不是接受为别人打工?别扇自己耳光哦!了解海外市场,熟悉外语很重要,但是不是只有英语?我们只卖东西给英语国家?我们是仰仗他们的鼻息?)

第三,中国人会获得更充分的资讯,在文化上空前繁荣。比如,学术上的粗制滥造和抄袭变得越来越难,因为英文书大家都能读。由于不得不和英文图书市场在一个平面上竞争,书写得不好无法上市,这就逼着中国的学术文化界提高创造力。许多英文世界的学术文化精英也会把眼光投向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上说英语的人最多的地方。(高楼人曰:文化不繁荣是因为没有使用英语,中文的书原来是写得不好哈,不用担心,司马迁不会从坟墓里跳出来的,李白杜甫也不会,曹雪芹也不会,更不用说什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那位鲁迅了!中国文化界的悲哀啊!你们研究孔子,研究孙子,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都应该研究英文版本的或者不如研究《圣经》不过,似乎〈圣经〉不是英国人写的!你们没有得到英文文化精英的肯定,是因为没有用英语写作文!我们的文化不知道是首先满足那些外洋的英文精英的需求,还是我等平头百姓对精神的需求?)

这一切,难道不比我们现在的日子好吗?(高楼人曰:猪鼻子插了两根葱,原来就是大象了哈!你说英语了,人家就把你当人了?)

大家都知道目前中国人学英语有问题,浪费了太多精力。有些人觉得,过分重视英语本身就不对,特别是不能把英语摆得比自己的母语还重要。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重视英语并没有错,错在用现在的方法学不会。上述两种立场,是对英语学习非常不同的抱怨,会引导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面对现实。(高楼人曰:同意!)

在我看来,中国人并没有过分重视英语,而是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手段来掌握这一困难的语言。我们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死记硬背的方式,不是掌握一门外语的好办法。另外,有效的语言教学班级要小,十来个人一个班最好。而我们的教育体制无法提供这样的条件。同时,中国现在几乎没有英语的学校系统,即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小学、中学、大学。而在日本,这样的英语学校非常多。中国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在北京、上海等有不少这样的学校。在这方面,我们不进反退。换句话说,我们对英语不是重视过分,而是重视不足,在许多关键的环节上根本没有必要的投入。(高楼人曰:外语小班教学,我赞成!要学好语言,多练多说比必不可少,不能够成为哑巴外语学者。不过,中文用英语来教学,似乎有点难度大哈!不知道“关关雎鸠”用英文念出来是什么感觉,会不会让我呕吐!)

但是,现在许多人对英语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民族主义情绪。他们到处嚷嚷:“那么多人学英语有什么用?”当你没有学会英语时,当然觉得没有用。只有学会了,才知道用处在哪里。看看人家印度,如今成了“世界办公室”,把西方许多白领的工作抢到手里,其中的一个法宝就是英语。(高楼人曰:又是捡**,替人家打工!晕不晕?!好像在山区种地不用英语哈!好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很难用到英语哈。很多人实际的情况是,学了之后在生活中确实很少用到,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抢到西方白领的工作?中国这么多的人口,怕是要让所有英语国家的人都失业吧?多一项技能,找工作多一份筹码我还是同意的。)

有人说,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这固然有几分道理。但实际印度民族、文化庞杂,英语基本还是上层语言。许多穷孩子,生活中根本不接触英语。我看了《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里德曼为cnn在印度做的现场采访,印度人学英语并不比我们轻松。我们缺的,是人家的执着。(高楼人曰:唉,我们也不得不执著啊!)

为了掌握一门重要的外语,把母语暂时放一放,也未尝不可。我是在文革中长大的,中文说和写错别字不断。但1989年决定走留学之路后,就把中文书收起来,只读英文。刚到美国时,给学术前辈邹谠先生打电话,问作学术的门径。他张口就说:英文第一。我当时问:“如果研究中国呢?许多英语系毕业的中国人出来,英文好,但对中国并不了解。”邹先生还是坚定地说:“那没有关系。英文好,学东西快。不懂的很快会懂。”(高楼人曰:师高弟子强啊!中文说和写错别字不断引以为豪,佩服!佩服!完全明白了!只是有没有把邹先生的话放在特定的环境下?如果放之四海而皆准,我辈只有以血肉之躯填太平洋了!)

我对媒体的年轻朋友也是同样的劝告:不要听别人嚷嚷。那些不能快速阅读英文的人,尝不到甜头,根本没有资格对英语的用处说三道四。(高楼人曰:虽然没有吃过猪肉,可是看见过猪跑嘛!谈谈又如何?不会做菜就不能品评菜了?能不能说不懂中文就不要到处说三道四?)

英语不可能成为我们的母语。但是,日本在2000年前后曾提出要把英语变成自己的官方语言,作为日本21世纪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这样的方案虽然未必可行,但足可以看出一个全球化的国家在这方面的决心。中国人不应该放弃在英语方面的努力。因为全球化使世界变成平的。英语则让我们和世界站在一个平面上。 (高楼人曰:日本现在的文字中汉字还不少呢!)

高楼人曰:作为一门外语,英语在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融入世界大家庭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和当初高层决定加强外语教学,强化外语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外语确实让我们达到了与世界的接轨,但是,它始终只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而不可能是推动历史前进,推动经济发展的的根本动力。人家来投资,不是因为你学习了英语,而是因为你这里投资有赚头。如果你这里具备了语言交际方便的优势,在投资上当然更吸引人。说英语推动gdp,不觉莞尔一笑!对于这些常识不值得讨论。为什么不直接给美国人做而要“外包”?资本家最清楚不过了。你做好了,就是你的知识产权了?

中国制造业很难出海,难道仅仅因为没有学英语?恐怕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有些民族工业还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关吧。不知道实验室的仪器是不是也欺负认汉字的中国人?我们也有自己的先进的技术,原子弹都能够造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到?即使你熟悉了英语,也不代表你的制造业就天下无敌了,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他们的优势产业是制造业么?在海外扩张,靠的是实力,真正的中国工夫,外语只是交际的工具!你买三星的产品是不是因为它用的是英语?

说中国文化不繁荣更是因为没有学好英语,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不否认部分人抄袭国外的学术论文,但是也不见得国外的学术论文都比中国学者的好!重要的是论文的我们的技术、理念是不是比别人高。相反,文化的不繁荣,正是因为国文教育的缺失。民族的特色丢失了,去追逐自己所不熟悉的东西,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真是悲哀啊!

一个国家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对其他的外来文化兼容并包,取长补短,锤炼出更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弘扬自己民族的精神,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如果脱离历史文化现状,以一种文化全盘代替,恐怕带来的不会是幸运,而是灾难。民族的强盛,不是语言的改变就可以达到了,而是是否紧跟世界的步伐,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等等实力来决定的。

学习外语,如果仅仅指英语,也太牵强了。联合国还有几大官方语言呢!世界也不只有英语国家。如果我们把外语作为连接与沟通世界的纽带,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显然这种沉重感就减轻了不少。我们要主动和别人打交道,主动学习人家的语言,主动沟通,那机会显然比守株待兔强得多!

随着我们国家的逐渐强盛,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汉语也逐渐的成为世界上的热门外语,想到中国来做生意,或者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学习汉语的热情也就越来越高。我们不少的国家也建立了战略合作,陆续在国外联合开办“孔子学院”,推广汉语。现在已经有好几十所了。汉语成为美国家庭用语中的第三大语言,在中国的周边国家,学习汉语的新一轮热潮已经到来。

这几天职称外语考试,很多人都在讨论其利弊。我只简单说一句,划分出不同职业对外语的需求,区别对待就可以了。

本文已被编辑[文若书]于2006-4-15 21:12:11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高楼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若书点评:

    现在,热心于学英语的主要是学生,因为考试的需要;还有想出国的人,因为实用的需要;再就是考职称的,想进外企的。但其热度主要还是考学的需要而决定的。
    学好英语当然是好事,但学好我们的母语中文不是更好的事情么。任何事情,走了极端总有些不对头的。可我们总喜欢一哄而起地来一阵风的。

文章评论共[4]个
高楼人-评论

有些错别字是打字时不小心搞错的,还请斑竹斧正!
比如:真正的中国工夫,为“功夫”。
多练多说比必不可少,多了“比”。
  【文若书 回复】:呵呵,以后发文前检查一遍最好啊. [2006-4-15 22:33:55]at:2006年04月15日 晚上9:32

高楼人-评论

我们不少的国家也建立了战略合作,应为“我们与不少的国家也建立了战略合作”at:2006年04月15日 晚上9:35

吹糠见米-评论

呵呵,文若书说的又对又不对。现在的学生为了就业,早就热衷于学日语、韩语这些小语种了。中国人学英语,外国人学华语,其实都是国际接轨的需要。at:2006年04月15日 晚上10:05

蛋兰涩的梦-评论

我是一个中学生,我们班现在大部分男生都讨厌英语~太难学了这都~!你看母语我们学了十几年了都没学到位,更别提什么英语了~at:2006年04月16日 中午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