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兰,正如我爱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孩提时,父亲教我读的诗文中,不乏有文人雅士对兰的描写,李白诗云:“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孔子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通过读书我了解了兰,她以其高洁淡雅的性情与君子的追求不谋而合,作为岁寒四友之一,她迎寒怒放于空崖险壁,典雅巧沁于清风秀谷,惠吐幽香于灵溪之侧,她集山川之灵气,风姿潇洒,香远益清,很早就被誉为“国香、王者之香”, 素来有君子的美称。因此,古往今来爱兰之人比比皆是,屈原爱兰,韩愈爱兰,苏东坡爱兰,康熙爱兰,郑板桥爱兰,朱德、陈毅等也皆以兰花为最爱。而对于兰,我一直久慕芳名却无缘一见,因我的家乡在黄河之北,那里虽出君子却不产兰花,为此我常感遗憾。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湖北工作,从此与兰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年春天,我从花鸟市场经过,看见一家花卉专卖店外摆着十余盆花,狭长的叶子弯曲下垂,柔中带刚,青翠可爱,每一盆都显得姿态洒脱,秀逸优美,婀娜多姿,其中好几株已经有了花苞,这种花的花苞与众不同,它的花茎刚直坚立,茎叶分明。向花店老板一问才知道这就是魂牵梦绕了我多年的兰花,听老板讲春兰花期已过,现在正值蕙兰开放的时节,随后老板带我参观了他的花店,一入花店便感觉清香袭人,令人神爽。看到这么多兰花我很高兴,当即挑选了四株蕙兰,算是了却了我长久以来对兰的相思。
为养好兰花我又是翻书又是上网查询资料,这一翻一查才知道原来养兰花并不简单,她不仅对植料要求严格,而且对场所、水质、温度、光照、盆具等方面也要求极严,稍有不慎兰花会根烂叶枯而死。为掌握养兰技术我翻阅了宋朝赵时庚的《金漳兰谱》,研读了明朝李民奎的《养兰诀》和冯京弟的《兰易》等有关著作,还浏览了多家兰花网站,并不辞辛劳与妻子一起到山上去采集兰泥然后背回家,按照我学到的养兰知识,一丝不苟地开始了对兰花的料理,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精心呵护下兰花终于开始了健康的生长。
一日清晨起床后,满室的馨香扑面而来,顺着香气我惊喜的发现有两盆兰花竟在一夜之间开放了,两盆花的颜色虽不相同(一株淡黄,一株紫色),但一样的幽香清远,沁人心脾,我急忙唤醒妻子和我一起分享这份喜悦。看着娟秀清逸、玉立亭亭的兰花,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姿容绚丽,美而不俗,我不无得意地对妻子说:在馨香幽远,飘逸高雅的兰花面前,我领略到了一种祥和、自信、共荣的性格,这种性格正是君子的写照,你看只有我这样的翩翩君子才能养出如此品格高洁、气清质秀、潇洒脱俗的兰花。妻子听后笑盈盈地说道:亏你自诩是文学爱好者,竟不知兰花也是心质聪慧,品格高雅,吐气如兰的女子之花,难道你没听说过兰心蕙质、空谷佳人么?兰的素心芳洁,文静含蓄,清香袭人,也是妙龄少女的化身啊,有道是人有兰花情,兰自解人意,人倾兰于爱心,兰自会倾人以芳馨,不只是君子才能爱兰、知兰、植兰的,这脱俗淡雅的兰花,难道不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晶吗?我想妻子的话是有道理的,《周易系辞》中有“同心之言,其臭(闻香味之意)如兰”的记述,也许夫妻之间只要能同心同德、相儒以沫就一定会达到清芬悠远的兰之境界。
养兰使我修养了身心,养兰使我的情操得以陶冶,通过养兰,我更加爱兰,兰使我在提高自己精神境界的同时,还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我感到兰可谓是世间最完美的精灵,她品格高洁,气清质秀,集色、香、型、韵于一身,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情操之美、品性之美和神韵之美,在“岁寒四友”中松有叶而无香,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唯兰独有之,可见兰之完美。通过养兰使我观叶思美,看花思情,闻香思幽,身感心受着兰的亲和与高洁。在兰的身上,我体味到了君子的含义:恶闹市之喧嚣,厌尘世之劣俗;天性自由,与世无争;取法自然,隐于幽处;仁而乐山,智而乐水;淡泊养德,宁静修身;姿貌儒雅,容颜简约;不以无人而不芳,不以劣境而屈服;具“慎独”之心,怀仙风道骨。
我养兰爱兰,更羡慕兰,羡慕其能于陡岩怪石之中、荒山野岭之涧汲取日月精华,沐浴乾坤清气,舒展自然之志,吐露肺腑之香。我甚至希望来生自己能化生为兰,或于高山峻岭之上,或于茂密幽林之内,或于深山空谷之中,在无人能至的境界里,迎朝霞,送日暮,吸天地之灵气,报国香于自然。而今生,我只能与兰为友,以兰为师,在生活中寻觅良友以成“兰交”,在事业上出谋划策以达“兰言”,在爱情上坚贞不渝以求“兰石”,在老的时候将自己一生经验传于后人以育“兰玉”……
-全文完-
▷ 进入梧雨秋痕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