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父亲(二)
父亲的勤劳俭朴
小学语文课堂上,我知道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阅读父亲的一生,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俭朴。
父亲少年丧父,一个人支撑一个大家庭,勤劳俭朴自不必说。从我记事起到父亲永别人间的半月前,他一天也没停止过劳作。那时的点点滴滴一直浮现在我眼前。
从我四五岁时起,每到深秋,天蒙蒙亮,父亲便扶着犁耙,吆喝着牲口去田地里给生产队播种小麦。为了节省来回路上耽误的时间,父亲总是在去时带上牲口的草料,自己的早饭是我送去。记得那时的天气比现在要寒冷些,经常是有霜有雾的天气。我一个人走在路上,右手提着盛玉米真稀饭的陶瓷罐,左臂挽着装有玉米发糕和生萝卜丝菜的竹篮。路远,要换几回手。到地头路边,喊父亲吃饭。父亲先安排好牲口的草料,然后我们才吃早饭。后来我上学了,怕我饭后上学迟到,父亲常常喝完稀饭,给馍馍里夹点菜,让我赶紧回家。想着父亲这么辛苦,心里真不是滋味。当时我心里产生一种愿望:长大后,我一定要让父亲好好休息,给他买好食品和好衣服。工作后,我经常节假日回家,给父亲买吃的和穿的。父亲总是感激和内疚的神情,他再三叮咛我不要买了。他说现在的生活,吃穿不愁,比以前不知要好多少倍。我买的衣服,他也只是在走亲戚、进县城时才穿,回到家里就换穿旧衣服。他舍不得穿新衣服干活,怕弄脏了或弄破了衣服,总希望一件衣服多穿几年。我知道,多年的贫困生活,养成了父亲节俭的性格。
我十二三岁时的夏忙假里,我们学生参加夏收工作。我们孩子们不会用镰刀割麦子,队长就安排我们用架子车把地里的买捆运到打麦场。当时我父亲负责帮我们卸车,他还负责把麦捆堆成麦积山。小孩们狂劲十足,拉着架子车风疯跑,比赛谁快。父亲看到我们积极劳动的情景,高兴得脸上乐开了花。他勤劳,所以也喜欢勤劳的后代。他不无关爱的告诫我们:“不要比赛了,小心碰伤了。缓缓地走,你们身子骨还软,别挣着(累坏)了。”好几次,当父亲看见我拉车过来时,就多走几步过来接住我的车。那时真是感到很甜蜜。以后不管在那里,只要看见父亲,总有一种安全、温暖、幸福的感觉。
父亲还担任过生产队里的饲养员工作。在父亲接任工作前,曾有好几个社员饲养过牲口。但是喂养的牲口病的和没力气干活的很多。父亲上任后,牵着那匹有病的母马,走5里路,去公社兽医站看了几次病,回来后精心地给马灌药。为了减轻病马的痛苦,父亲经常用刷子给马梳理毛皮,还牵着马去散步。半夜起来又是喂药又是管吃。经过几十天悉心调理,母马终于康复了。后来这匹优良的母马还生了好几个马驹。一个月后,父亲饲养的牲口个个膘肥体壮,毛发油光可鉴。很显然,父亲像母亲照料孩子一样照料牲口,它们能不活蹦乱跳吗?
也许是小时候和牲口有了感情,父亲一生与牲口相处太多。八十年代,农村耕地承包各家各户时,生产队出售公用物资,我家买了一头骡子。于是父亲天天割两背笼青草,晚饭前后和我哥用铡刀把青草切成短节,拌上麸皮喂牲口,晚上还要喂几次。又过了几年,父亲年老体弱,背不动背笼,就用自行车驮回青草。走不动路了,就歇会儿再走。现在我的脑海里还保留着父亲回家时的情景。
为了供给我们几个上学,父亲去河南买芦苇编织成炕席卖。编织的工序很多,先用羽刮竖着把芦苇分成相同大小的四条,在用两片竹片削去芦苇外的弱叶。把它们收集在一起,用碌轴在上面滚压,使其平整柔软。然后用一根一根的席蒾编织炕席。攒几个席子后,用自行车驮着去集市或走乡串户去卖。为了多赚钱,父亲和哥哥加班加点赶做。尤其是寒冬腊月,天气寒冷,他们蹲在客厅地上编织。常常在我睡觉时他们在编织,等我起床时他们还在编织,我真不知道他们晚上能睡几个小时。
父亲一生的勤劳俭朴,深深地教育了我们子女。我的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活的艰辛,丝毫没有改变我们的性格。我们至今热爱劳动,生活俭朴。无论世风如何变化,我们从没有不劳而获的行为。像父亲一样,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无论何时何地面对何人,我们都问心无愧的。因为我们像父亲一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奉献社会,造福自己和后代。父亲得知这些,一定会安慰的。父亲一生的勤劳俭朴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称赞。在父亲的追悼会上,主持人代表大家说,x老先生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他和世界上千千万万个人一样。但是,他的一生又是伟大的,他积极进取、勤劳俭朴的品质永远成为我们丰富的精神财富。安息吧,x老先生!
-全文完-
▷ 进入草木女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