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到来,又勾起了人们对故去亲的的思念。为了寄托这份思念之情,人们都去扫祖墓、除杂草、培新土、祭祖先、悼亡灵。向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在我们这里,有个习俗,那就是如果今年的阴历有闰月的话,就不能在坟上添土。因为今年的阴历没有闰月,所以都要往老人的坟上添上几锹新土。公墓里的水泥碑或者大理石碑,就没有添土这一说了。
早晨,起早去远郊给母亲上了坟。在驱车从乡村往回来的路上,路过公墓,看到这里的车辆已经堵出了好远。在这个公墓两边的路旁,都是卖祭品的网点。平时这里并不这样拥挤,只有清明和阴历的七月十五,这里来的人比较多。因此,卖祭品的网点,在这个时候生意也相当红火。本月2日,我去了一趟公墓,在回走的时候,在那些卖祭品的网点看了一下,让我大开眼界。本想写一篇关于花圈寿衣店出售祭品的文章,由于时间关系就错了过去。今天早晨再次看到这个情景,又促使我把这个文章写了出来。这道风景,让美丽的春天,蒙上了一层不和谐的面纱。
在这些出售祭品的网点里,出售的祭品应有尽有。由原来的纸马、纸牛,发展到现在的纸轿车,纸飞机,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这都不在话下。还有高达近2米的别墅,名为“天堂花园”、“九泉新村”、“玄元宫幽冥帝都酆都城”等等。让我更想不通的是,现在祭品中居然有卖纸扎的保镖、女佣、私人医生,还有信用卡、旅行支票和国际护照的。更有甚者,有的将千娇百媚的“小蜜”、壮阳药的“伟哥”、性保健用的“安全套”,也堂而皇之地摆上了货架。我顺便问了一下店主,这“小蜜”、“伟哥”、“安全套”有人买吗?店主说:有。但没有“别墅”、“汽车”和“家电”买的人多。为什么会有卖这些祭品的呢?正所谓有需要不有市场。商家都是根据市场的需要才出售商品的,祭品当然也是商品。虽然“小蜜”、“伟哥”、“安全套”相对其他祭品卖的少,但卖的少不等于没有人买。
在祭典先人的时候,许多人认为,先人在世的时候,好多现代化的东西,先人们没有享受到,所以,现在“阳间”有什么,“阴间”同样应该有什么。在这一点上,我不能苟同。试想一下,假如先人在世的话,他真的有个“小蜜”,做子女的能理解吗?大多数人的回答应该是不能的。现在毕竟不是可以三妻四妾的旧时代啊!既然知道找“小蜜”是不能被人理解和容纳的事情,也是不光彩的事情,为什么还要让本来清白的先人,在故去后再背上这样的污浊呢?再有那“伟哥”、“安全套”的孝敬,想来老人不但不会接纳,还很可能会用他的拐杖把你轰出来,并大骂你是个“不孝之子”。
清明,古人称之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这个传统的民俗祭祀节日里,准备适当的祭祀礼品,以寄托后人对先祖的孝敬、缅情之意,本无可厚非。一束鲜花、一杯淡酒、一柱焚香足矣。在这个传统节日中,曾掺杂了一些腐朽和庸俗的东西,如上坟烧纸,现在已经下禁令,上坟不许烧纸了,一个是森林防火,另外也是让人们在科学、健康的社会氛围中,形成一种文明的风尚。然而,其他祭祀活动中的封建庸俗之风,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为原本“清洁而明净”的季节,平添了污浊之气。其实,人活在世上,已被无奈的疲惫和喧嚣,搅扰得不得安宁,难道让故去的亲人,在天堂的清静之地,还要在这喧闹和污染中徘徊吗?
曾子曰:“与其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之逮存。”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说:“祭之丰,不如养之薄也。”为人子孙,奉养之薄,已经不妥。像京剧《墙头记》所演的,把老人当成累赘和包袱,甩去推来,踢过来踏过去。这样,即使在老人去后,“千金丰祭”,只是做给活人看的,与已故的亲人又有什么用呢?
清明祭祖扫墓作为民族传统习俗,可以慎终追远、敦亲睦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很好地整理、保护它的内涵,还它肃穆、优雅的本来面目。也让已故的亲人们,在这美好的春天,享受一下春的美好和清明的清洁和明净。
-全文完-
▷ 进入文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