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往往令人遐想。
我想:如果人类没有文字,而仅仅依靠记忆;那么,不能想象人类将有几多的文明会被历史的长河淘尽,抑或被记忆的混沌尘封?
我想:如果你是金子;那么,不管怎样汹涌的浪涛,冲走的只可能是滥贱的沙砾,而高贵的金子总会沉淀,总会闪光的吧!
我想:如果你是珍珠;那么,即便被历史尘封,而当人类真正的春天到来之时,公正的春姑娘拿起他的掸子来,重新拂去尘埃之后,珍珠一样会熠熠生辉的吧!
那不?万里长江第一镇的李庄,就是被历史尘封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又重现昔日光彩的一粒闪光金子、一颗璀璨的明珠。
史料记载,李庄是一座小镇,它座落在宜宾市区东郊长江下游19公里的南岸,素有万里长江第一镇之美称。它自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设六同郡起,至今已有1460年的建制历史。曾经辖于戎州(今宜宾市)和南广、南溪县。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
李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庙宇、宫观、殿堂组成的“九宫十八殿”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螺旋殿,有中国营造社旧址,有保护完好的古街古巷和四合院民居。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将螺旋殿、魁星阁、九龙石碑和白鹤窗誉为李庄四绝。
因为,李庄是抗战时期文化科研机构住地——抗战时期中国四大文化中心之一;所以,它更是中华现代文化史上的一颗明亮的珠玑。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偏见抑或政治的原因,它被尘封了,几乎被人们忘却了。
所幸的是,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吹散了阴霾雾霭,现代人更加客观、更加明智也更加公正了;所以,才有了今天人们对李庄地重新认识和对其人文旅游资源地开发,适才有了人们观瞻它、接受它深厚文化底蕴浸濡的机会,这机会也给予了身在他乡之炎黄子孙的我——
今年春节以后的一天,我接到大姐从省城打来的电话,说她和姐夫准备在清明节前几天回老家扫墓,完了邀我一同去宜宾李庄一游。
李庄?好一个陌生的名字撞击着我的耳膜。
大姐说,李庄在历史上非常著名,那时,如果在海外寄李庄的信,只要写“中国李庄”就能收到。
嗬!我甚是吃惊:是我孤陋寡闻,还是李庄压根儿就被浮躁的现实中之浮躁的人们给遗忘了?不是么?在川南大地土生土长的我,竟然不知道有个那么著名的李庄?
其实,除了我的孤陋寡闻外,更主要的是曾经一度不公平的历史把它给尘封了。
但是,金子总是要闪光的,珠玑总是明亮的。即便深埋了好久好久!
许是大姐从电话里感觉到了我的惊奇吧?于是她说道:除了它历史悠久外,更值得一看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前后至1946年),为避战乱,中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同济大学和中国营造学社等高等文化教育科研单位一起迁移到李庄。为了保护文物不被疯狂的日本鬼子窃走,中央博物院将三千箱国家珍贵文物转移到李庄。一时间,李庄云集了当时中国的好多好多的专家学者,比如梁启超的长子、建筑专家、解放后为了保护北京古建筑甚至得罪了毛泽东的梁思成(即便周恩来支持他),还有当时的著名学者专家李济、林徽因、刘敦桢等等……
李庄可是为保护中国文化和文明的承传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啊!然而,它竟然被历史尘封了几十年!不过还好,时值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人们终于捐弃前嫌,懂得什么是公平了,懂得什么是文化了,懂得尊重历史了;于是乎,开始掸去人为的蒙蔽在李庄上的尘埃,让历史说话,让人们缅怀它的功绩,感受它的民风,领悟它的悠久的文明,传承它的爱国主义精神……
于是,我盼望着去李庄看看。
狗年伊始,春回大地,川南的春天仿佛来得特别早。时值三月,刚刚一个寒潮过去,桃花、李花、梨花就次第开放了,所有的树们、草们就吐露雀舍儿似的嫩绿芽苞了。尤其是那满山遍野的菜花,金黄金黄的,铺陈开来,铺陈开来——平地的如地毯,山冈上的似彩云,空气里泛着花香,视野里全是嫩黄……仿佛我们的春姑娘一挥手,刹那间,就把整个蜀南大地打扮得妖娆多姿、灿烂诱人了。田畦里有农人劳作了,学校里书声琅琅了,山野上有游人嬉戏了……我想,此情此景,如果宋人杨万里见了,一定又会诗兴大发:
篱落疏疏一径深,梳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随着春天的到来,我盼望的这一天也终于来到了。
3月28日,大姐、姐夫和我驱车从自贡出发往宜宾李庄驶去。车轮唰唰,东风骀荡,高速公路两旁的山、树、田野、农舍飞快地往后退去……
一个小时后,车过宜宾,进入了去长宁的准高速公路。虽然,由于去李庄的路正在紧张施工而绕道了;但是,又一个小时后,汽车也就缓缓驶入了李庄,停在了江边的一看就知道是刚刚修建没有多久的广场上。
下车后,开阔的长江即本来眼底。江水在灿烂的阳光下闪烁着鱼鳞样细碎的光芒。江里虽然停着采砂船,但没有嘈杂声;码头上停泊着一艘客轮,静静地,不知是在休船,还是在等乘客?来过李庄的汽车司机小胡师傅自然地做了我们的向导。他用手指指左边说:“上面是宜宾;又指指右边说,下面是南溪。当时交通不发达,没有公路,就靠水路。同济大学的师生们、中央博物院的那几千箱宝物,就是从这里上岸的。”
姐夫不无激动地说:“一看,就感觉到李庄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啊!”
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面对长江座落在李庄中轴线上的禹王宫。公元1940年迁来李庄的国立同济大学的校本部就设在这里。现在已经成了“李庄同济大学爱国荣校爱国教育基地”。我看见禹王宫的门口已经搭起了红地毯的台子,后来得知第二天,也就是3月29日是梁思成离开李庄60周年纪念日,届时中央、省、市有关人员要来李庄举行纪念活动。这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氛,感受到了文明与文化的承传和链接……
由于我们只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李庄风物和古迹,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李庄的文化与人情;所以,我们没有请导游。只在一家古香古色的卖纪念品的小店里,买了《李庄旅游指南》,边看指南,边信马由缰,闲适而懒散,自由自在,没有随旅游团那种追导游、靠导游的跑马观花感觉。
来到仅两米左右宽的用青石板铺陈的席子街(因为此街的店前后厂曾经是加工席子的地方和街道宽度只有席子那么长而得名),我的视线一下子即被一道用一根根小圆木做成的落地护窗“纤子”勾住了。
“姐姐,你看这纤子!原来我们家在高山井时也有哈!”我说。
“啊!是的,我们家也有。只是不是圆木的,是方木的。”一向精神的大姐比划着说。
“这就象现在的金属防护栏了!”我说。
“对,就是那个作用。”大姐说时,指着一家的门说:“你看,这腰门!”
“哦,腰门!”我惊呼道:“久违了的腰门啊!”
但见街道两旁都是木结构小青瓦的一楼一底民居,而且家家都有腰门。记得我们家原来也有腰门。所谓腰门,就是在大门上加两扇往外开的半截门,以利堂屋的采光;因为堂屋开两扇大门,一般没有窗户。
席子街上唯一一家卖旅游纪念品小店的老板和老板娘大约四十开外。他们衣着得体,谈吐不俗,非常热情而有文化品位。尤其是在他们介绍陈列在架子上的“长江石”的时候,充满了他们的好客和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穿过仅仅十于丈长的席子街,就来到了依然是青石板铺路的羊街。羊街是过去的牛羊交易市场。街道两旁的四合院很多,院门多为石门坊,门坊上都刻有行云流水等吉祥文饰和阴刻着对联。当我们正在拍照、议论、琢磨的时候,走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她肩上挂着个手袋,体态丰满,衣着大方,仪态典雅,一看就是一位职业妇女。她见我们有些迷惑地看那些门楹上的对联时,即主动给我们介绍起来。她说:“我们李庄这样的院宅很多,都是石头门坊,上面都有对联,或家训、或写景、或抒怀都很有意思。”她指着一座牌坊上的白色蝙蝠浮雕说:“这个蝙蝠塑在上面往下飞的样子,是‘福从天降’的意思!”
“哦!”我说:“蝠,福的谐音。”
“就是!”她说。
她领着我们看了好几座宅院。在一家宅院里,她说:“这这宅院以前住着一户有钱人家,你们看,那是正房,那是厢房,这里是丫鬟住的房间。”
“哦!”姐夫回应道;“我们站的这里就是下房了。”
她笑着说:“是的!当时这宅院的人很有钱,在院子里种了好些花草,其中最让主人喜欢的是梅花。这人每年都去读书、赴考,但每年都名落孙山。一年,他落第回来,看见梅花,好不是滋味,即在书房门上题写了一幅对联,后来因为这对联的横披“到梅啰”,人们就戏称这宅院所在的巷子叫“倒霉弄”了。那对联曰:
期期新同学
年年守旧妻
这位女士特意陪我们走了一段路。她很健谈,说起李庄来如数家珍。
分手时,我举起数码相机来一边录着相,一边悄声给大姐说,这个女士一定是镇里当官儿的,不然不会那么熟悉镇里的情况,而又那么热情介绍的。大姐赞同。这时,姐夫问那个女士道:“请问,你是……”她说:“我是镇中学的老师,教数学的。”
“请问,老师你贵姓?”
“姓曾!”
“哦,我们是家门!”我和大姐异口同声道。
“哦!曾老师!”姐夫慨叹道:“这就是李庄人!你们李庄为保护中华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向你们学习了!”
“谢谢!”她微笑着说:“……现在才开始开发,到处乱乱的,两三年后,我们李庄一定比现在更加亮丽!欢迎你们再来啊!”
“一定!一定!”我们异口同声道。
后来。我和大姐、姐夫在同济大学医学院旧址(祖师殿)的大门前拍了照。这次我带了数码相机去,录像和拍照多数都是空镜头,可在这里我们都把自己和景点照在一起了。何也?因为,我大姐忽然看见了用石灰抹过的门楣上有依稀可辨的黑色恭楷字曰:“南溪县×××中心学校”。
“姐姐,看来这李庄原来是属于南溪县管辖的哈!”我说。
“可能是吧!”大姐和姐夫都附和着。
看到“南溪”字样,我们都感到忒亲切。何也?因为南溪是我母亲的老家啊!所以我们都在这里留影了。
东岳庙是同济大学工学院旧址,这里开辟成了“中国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有好几间宽敞的文物陈列室,展出了好些相关的背景文字资料、图片和实物,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当年几个文化科研单位在李庄的活动情况。从文字和照片中,还可以看见当年李庄人热烈欢迎这些单位到来的情景。他们为了让这些单位有更多的工作、活动和居住场所,都相互挤住,腾出更多的房屋来。在生活上关照这些单位,和他们同甘共苦。李庄人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保住了中国最珍贵的3000多箱文物,进行了科学研究和考察,培养了无数的高级只是分子。中国营造学社在梁思成的主持下,在李庄的六年中,继续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七卷一、二期和对成都、雅安、广汉、彭山、乐山、宜宾、李庄等地各类文物古迹、古墓开展实地考察和发掘工作。同济大学工学院在这里的六年中毕业近700人,尔后,他们都成为了我国乃至海外各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比如,定居美国的土木工程博士霍润藻、台湾清华大学教授苏兆南等等。
走出东岳庙时,我频频回首,凝望着那青砖建成的古朴的山门和山门前的一条巨大的红底横幅上的一行白色大字:欢迎各位来宾光临中国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
“好一个‘中国李庄’!”我在心里默念着:“真是闻名遐尔啊!难怪当时,在海外的人寄信,只要信封上写‘中国李庄’就能收到啊!”
下午一点了,太阳光非常强烈,我们的肚子也呱呱地在闹革命了,于是去吃了李庄有名的“白肉”。何为“白肉”?就是将猪肉煮熟了,用很宽大很锋利的刀将其“偏”(刀和菜板平行切肉)成尺把长、三四寸宽的肉片,端上桌来,蘸了熟油海椒蘸水吃。看似很肥腻,吃起来却非常爽口。我们各自都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大块。啧啧!我好几年以来都没有这么多的吃过这么肥的猪肉了。
临了,当我们买了李庄别具一格的黄粑上车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突然一个感觉袭来:我感虽不虚此行,但也到有些遗憾,遗憾的是因为修路,我们没能去成梁思成纪念馆。即便它是此行我最想去的一个地方。因为,梁思成是一位学者、一位专家、一位保护了好多古文化的、有骨气的大学者大专家啊!不过,我想,我是会再来的。因为我记住了那位端庄典雅的和我是“家门”的李庄中学女教师的话:“……两三年后,我们李庄一定比现在更加亮丽!欢迎你们再来啊!”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是珍珠,总会璀璨的。
我相信,李庄这一粒曾经被埋没了半个多世纪的金子、这一颗曾经被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明珠,定将永远亮丽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
因为,真正的春天来了!
本文已被编辑[烟雨琳静]于2006-4-2 23:35:5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曾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